文章要有音乐感

时间:2022-09-17 08:55:37

文章要有音乐感

一篇好文章,除去思想深刻、内容丰满、逻辑严密,还应当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个“上口”,可以说是文章的音乐感。

又不是写诗歌,为什么强调音乐感?这和人们的审美习惯有关。几乎每一个国家,最古老的文字都是韵文作品。它好读好记,读起来轻松愉快,人们就喜爱它。后来,韵文变化出了散文,读者仍然对它有这个要求。我国有着古老的文化,是一个韵文特别发达的国度,因而读者对文章的音乐感,要求就更高。实际上,写文章讲究音乐感,早就成了我国文风中的优良传统。一千七百年前的齐梁时代,卓越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就专门讲了“声律”一节。要求作者写文章要依据唇齿的发音规律,来协调声音的高低变化,不能“随音所遇”,就那么随便一写。我们行文的时候,只有把语调字句安排得十分妥帖、和谐,讲究抑扬顿挫、长短疾徐,才能将文章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恰如其分,把读者带进一种美的意境。据说抗战时期,重庆有一次举行诗歌朗诵会,著名演员赵丹也在场。有人要他朗诵一首诗歌。赵丹拿了一张纸,疾徐有致、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他朗诵的是什么诗呢?有人上前一看,原来他拿的是一张菜谱。可见,语言讲究音乐感,有着相当大的感染力。如果不讲究音乐感,人家读起来呆板、绕口,还有什么文采可言,又怎能谈感染力呢?

要使文章有音乐感,我以为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要讲平仄。诗歌对平仄有严格的要求。平仄字交替出现,语调抑扬顿挫,美感便会油然而生。读过唐诗的人恐怕都有这个感觉吧,“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读起来多好听!写文章不必像诗歌这样严格,但也要有意识地做到平仄交错,能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前几年,我写过一篇守边人的稿子,有一句开始是这样写的:“北风扑面,严霜铺地,冬天就要来了”,念念,觉得不大顺口,因为“面”和“地”都是仄音。稍作推敲,改成这样:“北风送寒,严霜铺地,冬天就要来了。”这个句子中,“寒”是平音,“地”是仄音,平仄交错,念起来就顺当多了。

二是讲疾徐。一首歌曲,唱起来有急有缓,时而如高山瀑布,时而如涓涓小溪,才能动人。同样,一篇文章,语气有明显的节奏感,才会让人读起来舒服。如果经常出现几十个字都没有标点的句子,读起来上气不接下气,谁还找这个罪受呢。古人为文,十分讲究语气的疾徐。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讲赤壁月夜,说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些句子,长短参差,疾徐有致,读起来音乐感极强,使人在吟咏之中,情动神移。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甚广,人们愿意讲,愿意听,语气疾徐有致,也是一个原因。

三是讲对应。就是在一个复合句中,分句与分句在同一地位上的词类,字数大体上要相同。这样读起来节奏感强,听起来悦耳。比如,孙犁在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讲到主人公躺在房顶上想心思,就用了很自然的对应手法:“他想,什么时候才能置办得起一身新人的嫁妆,才能雇得起一乘娶亲的花轿?什么时候才能有二三亩大小的一块自己名下的地,和一间自己家里的房?”

在这段文字里,“一身新人的嫁妆,一乘娶亲的花轿”“一块自己名下的地,一间自己家里的房”,对应得相当整齐,读起来圆润和谐,朗朗上口。如果把“花轿”改为“轿”,把“房”改为“房屋”,你再读读看,恐怕就不那么上口了。所以,要使自己的语言美起来,就要注意推敲字句。当你写下一个复合句子时,最好念上一遍。一念,就听出毛病来了。前些年,我写过一篇《崇高的爱情》,讲一名小学女教师嫁给一个双目失明的战士,曾获得全军好新闻奖。这篇稿子在运用复合句子时,我都下工夫讲对应。讲到女教师雨夜思考自己的婚事,开始用了这样的句子:“窗外,雨打竹叶,像在声声催问;屋内,姑娘思来想去,心里像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念念,觉得不上口。几经推敲,最后改成这样:“窗外,雨打竹叶,像在声声催问;屋内,辗转反侧,姑娘心如麻团。”这样,读起来就好听多了。

语言讲究音乐感,可以增加文采,但不能为了单纯追求音乐感而使文章变得浮华、空泛。这一点,倒是值得我们切切注意。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和谐” 下一篇:探微索隐 鞭辟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