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手段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时间:2022-09-17 07:36:16

现代教学手段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多媒体的使用忌多、求精,坚持适度原则,恰到好处的运用,要选择新颖、典型,符合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科学,符合新课程中重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习整合的原则,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以优化生物教学过程为主线,以增加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思维活动;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14-01

目前,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出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必须恰到好处,并不是“多多益善”,不然可能会事得其反,课堂效果不佳,如何让多媒体课件成为现代教学辅助的有效手段,使课堂高质、高效,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下面就从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应用的不足、以及多媒体的正确应用三个方面谈一下: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适合中学生心理特征:好奇心强,思维活动易受感官(视觉)牵制,实验证明,就短时间内记忆效果来看,单用听觉可记忆15%,单用视觉记忆达40%,视觉、听觉并用可达75%,多媒体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转载,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声像、情境并茂,能较快的使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再加之,多媒体有信息量大,传递快捷等特点,如:生物教学关于植物的开花、传粉和受精以及果实的形成,用多媒体展示就会栩栩如生,就会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的形成,这一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学生一目了然,动感十足,尽收眼底,印象深刻,事半功倍,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1.2 形象、生动、直观、逼真、便于理解。多媒体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特征、生物特点进化等方面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多功能的电教媒体技术引入生物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三维目标的有机达成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的转换,化静为动,能大大缩短生物现象的周期,使之具有连续性,由慢转快等特点,很多难理解的概念、原理、生物现象、生理现象,通过用多媒体来表达,便可以透析抽象,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生动、逼真、跃然屏上,便于理解,反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泌尿系统的内容中,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用多媒体展示就非常形象、生动、直观、反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多媒体应用上存在的不足

2.1 传统的教师功底被削弱,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多媒体取代了教师的板书、板画、板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似乎显得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是多媒体课件的操纵者。

2.2 使用教材显得不够,有抛开教材而教学之嫌,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味地展示课件,把教材抛到九霄云外,有喧宾夺主之意。

2.3 多媒体课件成了一堂课的主流、主导、主宰,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课件展示,其它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实物标本等无用武之地,多媒体课件充斥着整个课堂,课堂教学的空间属于多媒体技术,是多媒体的天地。

2.4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受阻。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一般只能按预定的备课方案、步骤进行,课堂上灵活性差,学生总是跟着规定好的内容、步骤走,教师没有多少发挥机制的余地,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情绪,师生交流有限,很难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师生之间被多媒体课件隔裂开,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等难以表达,师生、生生互动不够,思维难以碰撞,心灵难以沟通,智慧难以启迪,资源、过程的生成难以实现,学生的学习有些被动,始终被多媒体课件牵制着、约束着,似乎有“填鸭式”教学之嫌,创新思维、品格互助、良好生生关系的提升等受到了阻碍!

3.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好,不仅融入了时代的气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享受,同时,很多难理解、难表达的生物现象、生理过程也会迎刃而解,那么如何运用既能不舍弃优良的传统教学,又能发挥好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多媒体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教学,现在不能,在很长的时间内也不能,传统教学与时俱进,显得“力不从心”,然而传统教学有些方面多媒体还是“甘拜下风”的,“姜还是老的辣”,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言讲艺术的高超,将肢体语言、动作、声音融入到高的情境中去,绘声绘色,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感染着学生,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智慧的火花可以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教学还应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起着辅助作用,传统的教学是“虎”,多媒体教学是“翼”,如虎添翼无可比。什么时候(间)添,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时候添,在情境的创设,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等关键环节上,让多媒体有用武之地,大展风采。其它环节上能不用就不用,“杀鸡焉用宰牛刀”。另外,教师的板书不可无,板书的地位不可撼,作用不能丢。

3.2 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能“越俎代庖”,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里所说的主导,一是在课件制作上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深思熟虑,首先要创设导入情境,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去,在过程与方法上,要呈现问题的情境,并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对学生的思维形成挑战,还应有层次性,步步为营,同时,应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并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二是教师要有恰当、精要、激情的讲解,有条理的板书,规范的示范操作等,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策略,并要有特有的人格魅力、情趣等感染学生,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关注学生的认知、情趣,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口头提示、褒贬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进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资源和过程的生成,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的使用忌多、求精,坚持适度原则,恰到好处的运用,要选择新颖、典型,符合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科学,符合新课程中重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习整合的原则,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以优化生物教学过程为主线,以增加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媒体迎难而上——是教师必须驾驶多媒体之上的更深的生成,做到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共赢”,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生物)主编:李美荣、田宗秀光明日报出版社

上一篇:当前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及改进建议 下一篇: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