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时间:2022-07-25 01:52:27

职业学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经济类课程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求改进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经济类;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12-01

1.目前经济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既是要精经济又要懂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类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1 不同专业经济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计划的安排脱节。经济类的课程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知识,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经济基础》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类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些专业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类课程作为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个学期,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些课程的继承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1.3 教学方法欠灵活。经济类课程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讲授经济类课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例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经济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1.4 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经济类课程在职业学校的工科专业中属于考察课,部分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总结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总结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类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经济类的课程结构选择的理念

2.1 做人与做事双维度。经济类教育通过课程活动,使教育者自觉地把学生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的过程融为一体,要让学生树立高尚的精神境界,学会做人,也就是促使学生自主地形成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优秀品质的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人,能融入社会、具备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要让学生学会做事,也就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娴熟的职业专门技能,形成独特的智能结构 ,具备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的就业能力、具备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的就业能力和个人发展要求的就业竞争能力并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2.2 社会与职业双向度。经济类教育应十分重视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训练,它包括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和判断能力、承受能力、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反省能力、思维能力及责任感、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即“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在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中都受到重视,主要在于它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应责无旁贷地在学生职业生涯开始以前,有意识、有目标地训练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通用能力”,做到社会与职业双向度。

2.3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平台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类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 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2.4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总结,依据学生的作业和总结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类课程的掌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保同:经济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2050年第2期.

[2] 曾峰: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素质教育》,2051年第11期.

[3] 冯永平: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湖北教育》,2050年第34期.

上一篇:素质教育新课程下的作业观 下一篇:浅议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