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活体实验会终结吗?

时间:2022-09-17 05:46:20

动物活体实验会终结吗?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经常利用活的动物来做科学实验,老鼠、兔子、狗、猴子甚至猩猩都成了人类的实验用品,这就是所谓的“动物活体实验”。作为科学实验的牺牲者,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体使用各种药物和各种新机械的安全性,甚至破案时它们也能派上用场。比如,在不久前的复旦大学学生宿舍下毒案中,当人们发现被害人的症状与实验用小白鼠症状类似时才最终得以锁定了作案嫌疑人。

然而,“动物活体实验”一直是科学上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动物保护主义者一直认为,用活的动物进行实验,实在是过于残忍,这对可怜的动物是一种非人道的折磨,而且动物实验常常帮不上人类什么忙。

动物实验遭到抵制

其实,这些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话也不是一点儿道理都没有。我们拿动物进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其结果应用于人类,提高医疗水平。但是,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能机械地、不经分析地用于医学临床治疗,因为人和动物毕竟是有区别的。如果不加分辨地将动物实验得到的信息用于人类,那么不仅白白浪费了动物的生命,而且还会对人类自身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例如,早期的心脏移植是用狗来进行实验的,研究者们花了9年的时间给狗做了400多次相关实验。但是,首次在人体上进行的移植还是出乎意料地失败了,因为人的身体出现了之前不曾遇到的新问题。而心脏移植的失败只是成千上万个此类问题中的一个:止泻药氯碘羟喹在大鼠、猫、狗、兔子身上实验时也没问题,但给人用时,却导致了人的失明和瘫痪;在动物身上被证明是安全的减肥药芬氟拉明和芬特明用在人身上却引发了心脏病;治疗关节炎的佐美酸钠用于人体时,人体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可是这些不良作用却无一发生在猴子、狗的动物实验当中……

因此,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在人身上进行观察实验获得的信息比从动物身上得到的更为有效,真正的收益都是从人的身体上获得的。这个观点着实没有错,毫无疑问,通过动物来间接研究人类将会不可避免地走很多弯路,且在此期间,许多动物都会白白搭上性命。但问题是,本质上,动物是人的实验替代品,如果不拿动物做实验,科学家们也没办法直接用活人来进行实验,没有实验,医学如何进步?

实际上,随着人类对动物生命权利越来越尊重,动物活体实验的次数也一直在减少。选择与人类疾病有共性的动物做实验,提高实验动物质量,这些做法都极大地降低了实验的动物使用数目。目前,美国和欧洲各国每年使用的实验动物数量大约在2900万只左右,其中80%是大鼠和小鼠,尽管这个数目依然十分惊人,但与30年前相比,动物的使用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而未来,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动物使用数量将会继续减少。

而且,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让动物彻底从实验台上走下去。现在,他们已找到了一些方法来取代动物活体实验。那么,现在有哪些替代动物的方法了呢?

寻找替代方法

目前,将高科技材料植入动物体内的新方式,让脑类专家能在不伤害实验动物的情况下获得比以往更多、更有效的数据。之前研究人员在做肿瘤实验时,还需要在不同阶段对多个小鼠实施脑部剔除,可现在只需要把纳米荧光染料放进小鼠的脑部,再通过电脑进行观察就可以了。同样,随着脑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很多实验研究可以直接通过观察人脑得出结论,而不再需要猴子的参与。

与此同时,试管培养干细胞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学家已经能够利用人类皮肤进行原始干细胞培养。这些“万能细胞”可以分化成体内任何细胞――肝脏细胞、肾脏细胞以及特殊的病源细胞等等。这些被培养出来的各种细胞,可供科学家进行各类实验,这样,科学家就再也不需要采摘动物的器官了。如今,减少使用动物做实验在科学界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减少实验用动物好处多多――不但会为实验者带来爱护动物的美誉,并且还会帮助他们降低成本。要知道,在无菌细胞培养皿中培养干细胞既经济又方便。

遗憾的是,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动物都可以被替代。例如,研究关节炎疾病时,新型的药物测试必须用动物来模拟人类的条件,因为没有东西可以替代活蹦乱跳的动物。不过,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设置实验条件来避免使动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替代动物的道路并不平坦。十几年前,一家美国制药公司就曾计划在每批药物到达市场之前用细胞培养来验证安全性从而取代动物实验。可是,新的测试方法却遭到了广泛质疑,完全没有经过动物测试的药物仍然得不到人们的信任,于是制药公司不得不提供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官方数据,以证明此方法不会危及人类健康。未来,芯片技术和人造器官将有望给人类提供新的方法来更准确地识别病理机制,或者测试药物。总有一天,我们能真正给动物活体实验划上句号。

上一篇:“双十一”网购悠着点网购狂欢几多愁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习作的选材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