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语中夫妻称呼的比较

时间:2022-09-17 04:43:33

日汉语中夫妻称呼的比较

摘 要: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夫妻称呼问题与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中日夫妻称呼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比如根据场合来选择称呼、使用姓名等。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点。作者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夫妻称呼也发生微妙变化。语言现象其实反映着某种社会关系。

关键词: 夫妻称呼 中日比较 变化

1.前言。

K.马克思、F.恩格斯认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页)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家庭是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的团体。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家庭是父母子女形成的团体。家庭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指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形式。

夫妻之间的称呼可以说是家庭中夫妻相互关系的一种反映,这里想就中日家庭中夫妻称呼作一对比分析,反映出中日文化及夫妻在家庭和社会上地位的变化。

2.中国夫妻之间的称呼和日本夫妻之间的称呼。

2.1中国夫妻之间的称呼

从古至今,对丈夫的称呼变化不小。不论哪个朝代称呼,都能反映出当时的人文环境及关系。

纵观历史,妇女对丈夫的称呼有:“良人、郎、郎君、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先生、爱人、男人、我们家那口子、孩子他爸、老公、当家的、掌柜的、外面人、郎君、老伴、老头子、那口子、男人、老爱、那位老板”等。

我们现在称男人的配偶为妻子。而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竟有近四十种之多。“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此外还有“皇、后梓、童、夫人、荆妻、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娘子、内人、太太、妻子、老婆、老伴儿”等。在方言中还有以下称呼:“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家里/屋里人、做饭的”,等等。[1]

2.2日语中的夫妻称呼

和中国一样,夫妻之间也有很多称呼。日本人之间的称呼复杂多变,因谈话双方的地位、身份不同而不同,因谈话的场合不同而不同。

那么日本人夫妻之间的称呼又是怎样的呢?通过某调查机构对东京都内已婚女性150人(大部分为母亲)及东京部分男子所做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夫妻之间的称呼亦多种多样。

当有孩子在场时,妻子一般用「お父さん(孩子他爸)、「お父ちゃん(孩子他爸),外来语的「パパ(爸爸)及「あなた(你)、「あんた(你)等词来称呼丈夫,或喊丈夫的名字さん;当孩子不在场时,很多妻子便用「あなた、「あんた来称呼丈夫。不过,在大庭广众中,也有很多妻子使用「あなた、「あんた称呼丈夫的,但此时却没有人喊「パパ。

丈夫称呼妻子:直接叫名字,お母さん(孩子他妈)在外:和别人提到的妻子:女房(にょうぼう)、家内(かない)、老婆。

那么丈夫又是如何称呼自己的妻子呢?当有孩子在场时,丈夫多用「お母さん、「お母ちゃん,外来语「ママ(ちゃん)称呼妻子,或直接叫妻子的名字;或是用「君、「おまえ等代词;也有用「おい、「あのね等感叹词来称呼自己的妻子的。当只有夫妻两人时,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和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一样,多是用「あなた、「君、「おまえ等词。另外,还有一部分丈夫回答说,不管孩子在也好,还是只有两人独处也好,都不称呼或是不说出声。

提到别人的妻子:奥(おく)さん(夫人),和别人提到自己的丈夫:夫(おっと)、主人(しゅじん),提到别人的丈夫:直接称呼姓,ご主人(しゅじん)。[2]

3.由中日两国家庭中夫妻的称呼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及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3.1汉语中从古到今夫妻称呼的变化中渐渐体现出男女平等。在以前的称呼中还可以看到男尊女卑的倾向,现在基本上是平等的。限于篇幅,以下仅仅以“相公”、“先生”、“爱人”为例说明。

(1)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最后怕是要叫“皇公”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2)先生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3)爱人

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新文学作品之中。上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就有:“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

“在小说中、情书中,更是多见。但那时没有被广泛地用于对妻子或丈夫的称呼。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而新中国成立前在国统区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1]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夫妻对称,如“爱人”一词可以相互称呼对方,而“老公”、“老婆”的称呼也仅仅是性别上的不同而已,无高低,尊卑之含义。这和日语中的夫妻称呼有明显的不同。

3.2如前所述,在日本的夫妻称呼中,妻子多用「あなた(你)称呼丈夫,「あなた(你)在日语中原来是第二人称的敬称。丈夫可以用「おい来称呼妻子,这相当于汉语的“喂”,是很简单的一种称呼。

夫妻有了孩子以后,称谓也有所变化,双方索性都借孩子的口吻,丈夫称妻子“ママ(妈妈)”或“かあさん(母亲)”,妻子称丈夫“パパ(爸爸)”或“とうさん(父亲)”。[3]

妻子外人提到自己的丈夫时则会用「主人一词。而按照《广辞苑》(新村出版纪念财团,第五版)的解释有五种意思:一家之主;店主或老板;对他人的尊称;丈夫;东道主。《新明解国语辞典》(三省堂出版社,第五版)中在“うち”的词条中有这样的解释:うちのひと――自己的丈夫;うちのもの――自己的妻子。在日语中,「ひと和「もの都可以指代人,但前者比后者敬意程度高。

在日语中的夫妻称呼中,有些称呼语有着明显的尊卑含义,换言之,这些称呼是单向的。

如前所述,丈夫称呼妻子用的「君、「おまえ的称呼,在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对和自己平等或者年龄地位低的人的一种称呼语。而妻子对丈夫用的「あなた一词,在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是向对方表示轻微敬意的称呼语(新明解国语词典,日本:三省堂出版社)。因此这些称呼语有一定的指向,是不可以互用的。这也表明在某种程度上称呼语中体现了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的地位和关系。

4.夫妻称呼中隐藏的文化背景。

在中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满女平等观念的普及,以及妇女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传统的“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婚姻关系渐渐向“男女平等”的婚姻关系转变。在以前的“男主女从”的模式中,妻子的主要任务是相夫教子,缺乏与丈夫取得平等权利的经济资本;而现在在一般的家庭中,夫妻都有各自的工作,因而有固定的收入,妇女可以通过自己的经济收入来维持自己的地位。从而在家庭内外事务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和中国相比,日本是一个传统观念非常强的国家,虽然二战结束后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日本家庭中男女分工依然十分明确。因为丈夫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所以在家庭中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威。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外出工作,对应的地位得以提高,家庭民主决策趋向也有所扩大,但由于经济地位受制于丈夫,以及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夫妻之间还没有完全形成对等的关系,妻子仍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丈夫。上文提到的部分夫妻称呼语正是反映了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5.结语。

在中国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特别是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积极提倡男女平等,同时也由于女性自己的努力,女性在社会活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得到了男性和社会的认可。

在日本女性地位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夫妻称呼中还是可以看到男尊女卑的阴影。一种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改变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中人的意识是很重要的。在福田真弓所著的『「主人という言:女からみた男の呼び方中提到超过一半的人「主人一词对没有反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隐藏着男尊女卑意识的夫妻称呼在很长时间内还会延续下去。[4]

在中日夫妻称呼对比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婚后有了孩子,两国的夫妻都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称呼对方,但是日语中,夫妻会简单地以「お父さん和「お母さん相互称呼,这和称呼自己的父母时使用的是一样的词汇。而汉语中则一定会在“爸”或“妈”前加上定语,如“孩子他爸(妈)”等。这不仅仅是省略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后想从文化的视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耿献锋.从古至今中国最全的夫妻称呼[EB/OL].2006-7-24..2011- 6-20.

[2]刘柏林.中日の族呼称について[M].『言と文化5.知大学学教育研究室,2001:58.

[3]靳卫卫.走进日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6:110.

[4]福田真弓.「主人という言:女からみた男の呼び方[M].日本.明石店,1993:110.

上一篇:家庭交流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下一篇: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