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时间:2022-09-17 03:48:29

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现实状况,然后在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指标体系,在运用AHP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权重,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综合评价;层次分析

一、引言

发达国家的物流实证分析表明,只有独立的3PL占物流总量的50%时,现代物流业才能形成。巨大的需求,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国3PL的基本情况。200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摩根士丹利预测,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到2010年年增长率将达到16%至25%。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且64%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这几个数字反映出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这在近几年来得到印证,物流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热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之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观念逐渐被接受和证明的环境下,现代物流在我国各个行业越来越被重视。大批的先进的有实力的竞争者不断涌入物流市场,这种环境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获得成功?逐渐成为困扰每一个企业的紧迫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系统对物流企业认识自身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二、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架。

在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Nevem working group等在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时主要考虑4个指标:送货时间、送货可靠性、送货灵活性、库存水平。该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了物流的服务质量,而未从物流经济成本方面进行考虑。由于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单纯从物流服务质量方面来考虑物流的绩效水平,将导致物流绩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Thomas A.Foster and Helenl.Richardson等认为,物流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定基(benchmarking)。王娟、黄培清(2000)建立了绩效评价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的指标:与商流结合;与资金流结合;反应物流投入效果;物流与商流以及资金流的综合,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既净值报酬率。王焰(2007)针对物流服务方面进行了绩效评价。他认为物流服务绩效应包括7个指标,即准时装运率、准时交货率、拣选准确率、订货完成率、品类完成率、存货准确率、差错损失率等,同时还对常用的绩效评价标准进行调查,从而设置了物流服务绩效评价的标型。孙宏岭、戚世均(2001)等人从物流活动方面对物流绩效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顾客服务、运输、存货、物流成本控制等。按物流活动进行评价,虽然能考核物流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对绩效,但对于整个物流企业而言,缺乏系统性。马红艳(2005)等人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罗伯特・卡普莱(Robert.kaplan)教授提出的“全方位绩效看板”,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方面:内部绩效、服务满意度、财务盈利、发展潜力。其中每个方面又有若干二级指标,财务盈利的每个二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三级指标。但是,其在服务满意度的二级指标中,所包含的指标不够全面。此外,本指标体系未考虑物流成本的因素,由于物流的成本与服务之间“二律背反”,仅考虑服务水平而未考虑物流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物流绩效水平。总之,研究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文献并不少,只是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各有各的侧重点,指标体系的选取更是灵活多样。但是,笔者认为理想的评价指标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反映企业自身特点、顾客对企业或者产品的要求、代表性和全面性等等。

在物流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少,孙宏岭、戚世均(2001)等人提出一种以功效系数法为主、综合分析法为辅的评价方法。黄福华(2006)在研究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物流绩效指标的权重,借助供应链成本仿真模型进行物流成本与物流绩效的综合分析,依据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实际需要建立了数量分析模型,并结合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由多个数学模型构成的评价方法系统。另外王瑛(2007)、裴少锋(2003)等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总之,国内外学者在对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这对后来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三、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依据指标体系特征性要求,使3PL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全面、科学、系统地反映3PL企业经营水平,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在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是指3PL企业绩效进行评估要有相关的科学依据,不能只凭以往的经验去

运作,也不能想当然。通过该指标体系提供的基本数据资料,应该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3PL企业的现状,并可分析、诊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3PL企业的管理质量, 避免管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任意性,为制定有关规划和政策服务。

第二,全面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3PL企业绩效评价评价对象具有复杂性,在3PL企业评估标准中必须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过评价能对3PL企业经营水平有一个整体、全面的判断。

第三,突出主要性原则。3PL企业绩效评价涉及多个管理层面和维度,要穷尽全部评价指标是不可能的,每个指标对3PL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程度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建立3PL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不能随意罗列而削弱主要指标的影响力,也不便于实际操作;不排除舍去一些虽属重要但在目前尚属力不能及的指标。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在考虑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到该体系的可操作性,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 因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另外,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又要考虑计算方法的简易性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

在对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遵循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我们进一步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设计了如表1 所示的3PL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构成(见表1)。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977年美国匹次堡大学Satyr教授首次提出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方法是专门针对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缺乏定量数据的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为排序和决策提供了一种简洁而适用的建模工具。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功能是筛选最能反映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它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优点是能够量化决策者的经验评判,对目标因素结构较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更有用。在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就是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评价者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1、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假设同一层次共有n个A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它们相对某一指标的重要性,即可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aij)n×n。式中aij表示同层次指标i与指标j相对于某一指标的重要性1-9标度化值,具体数值大小可根据两两比较获得,其中1表示两个指标比较具有相同的重要性,9表示两个指标相比较,前者比后者重要多。其中1、3、5、7、9分别表示相同、稍强、强、很强、绝对强五个等级,等级之间的对应于2、4、6、8。显然可知,任意aij>0,且满足aij=■,A为正互反矩阵。

2、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同一层次各指标的权重

实际运用中,我们常采用简便的几何求解法,其步骤如下: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Bi,Bi=■aij,i=1,2,...n。

计算判断Bi的n次方根,Ci=■,i=1,2,...n。

对向量C=(C1,C2,)T归一化,Di=■,i=1,2,...n。

D=(D1,D2,...Dn)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D1,D2,...Dn分别为同一层次各指标的权重。

3、进行一致性检验

在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时,赋值的主观意识很强,因此还需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判断各指标权重的相容性,来进行一致性检验,以评价判断矩阵是否可靠。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其中λ■=■■■,λ■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因素的个数。

计算一致性比率CR:CR=■,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其值可通过查表获得。若CR<0。1,接受一致性,即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被通过;若CR≥0。1,则应对判断矩阵重新作适当调整。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确定3PL企业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比较财务、客户、业务流程以及技术创新四者与被评价3PL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A。

A=1 4 5 41/4 1 2 1/21/5 1/2 1 1/41/4 2 4 1

计算得到:

B1=80,B2=■,B3=■,B4=2,c1=2.991,c2=0.707,c3=0.398,c4=1.189

C=(2.991,0.707,0.398,1.189),归一化处理得D1=0.566,D2=0.134,D3=0.075,D4=0.225

再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得:

λ■=4.131,CI=■=0.044,由n=4,查表得RI=0.89,所以CR=■=■=0.05<0.1,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被通过。

即被评价的四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布是:财务层面为0.566,客户层面为0.134,业务流程为0.075,技术创新为0.225(见表2)。

依照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得各构成要素中每一子要素的权重,具体的权重分布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构建3PL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模型:F=■(■Yk・Wk)・Di,其中i=1,2,3,4,k=1,2,...n。F表示综合评价的最后得分,Di表示各评价一级指标所占权重,Wk表示各评价二级指标在该要素中所占权重,Yk表示各评价二级指标得分。

最后我们可以把评价的结果以数值的形式体现,按照一般标准,评价结果按分数可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见表4)。

五、研究结论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不断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物流行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加之现在客户对质量要求的整体提升,无形中都给物流企业带来了生存压力,因此对自身服务质量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绩效评价的应用正式物流企业认识自身服务质量、发现自身问题有效途径。

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专家评价法确定两个层次指标的评分,第一个层次是指财务、客户、业务流程、技术创新维度的权重,第二个层次是指相应指标的标准评分,最后于得分与标准相比较,看落与哪一阶段,就是该物流企业绩效状况。本文四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选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量化处理的方法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减少了传统评价体系确定权重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从而使评价结果较客观公正,有较高的可信度。

综合评价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更科学地观察和改进物流企业评价问题,它能改进和完善现有评价体系,但综合评价理论并不是为物流企业绩效评价量身定做的,且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具体实施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们不能以它作为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的绝对标准和依据。建立合理的3PL绩效评价体系,关键是要明确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各环节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据此来对3PL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评价体系能够对3PL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光映.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综述[J].科技和产业,2005(1).

2、王娟,黄培清.物流绩效评价的财务评价系统[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0(3).

3、王焰.企业竞争优势的实现――从物流到供应链[J].国储运,2007(12).

4、孙宏岭,戚世均.现代物流活动绩效分析[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5、马艳红.绩效评估是“给”还是“和”[J].人才资源开发,2007(3).

6、王勇,杨文慧.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4).

7、周涛.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及层次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5(6).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对海南财政支农政策取向的思考 下一篇:论我国慈善机构存在的问题和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