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时间:2022-09-17 03:41:00

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摘 要]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愈加明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特殊的是,从各大招聘企业的反馈来看,并不是企业不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往往现今本科毕业生的素质及能力,即就业竞争力,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实践经验不足,故造成职位的空缺,导致就业率下降。本文通过对教育改革政策、企业用人标准的分析,旨在探索出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及措施。

[关键词]实践;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对就业形势严峻的思考

2010年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国际经济尚未开始复苏的年段,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仍在稳步增长,但是面对低迷的国际、国内市场,2010年即将毕业的700万本科生的就业前景问题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的影响确实在部分上导致了就业压力,但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早在2005年,即金融危机开始的3年前,就有了明显的迹象。从2005年到2009年,每年的就业率从72.6%下降到了70%以下,每年的失业人数从93万增加到了183万。而纵向比较这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每年的GDP都在稳步的提升,换言之,并不是就业岗位的减少导致了就业压力。

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为何在社会需求人才的时段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如此之大呢?通过对我校毕业生以及部分用人单位的走访和调查,发现了一个主要问题。即就业人员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无法实现“握手”,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换句话说,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即将工作的岗位需求是什么,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这说明大学生缺乏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习导向,而企业也不愿意为继续培养学生买单。如果这个“握手”问题不解决,就业竞争力不提升,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就是不容置疑的了。

二、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当继续分析下去,我们不难发现,为何高等院校用了4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呢。除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差异之外,是否我们应该分析一下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情况呢?

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社会实践能力,即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在大学期间,这些能力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获取。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却存在着如下问题:

1.专业实习的阶段性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2.专业实践缺乏明确目的。

通过对本校以及外校同学的调查显示表明:在对学校授课的评价中,有73.32%的人认为“学校重理论,轻实际”;42.14%的人认为“教学死板,创新不足”,对“学校授课满意”的人连1%都不到。同时,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将“实践经验”作为考核条件。在回答“在求职时,感到什么因素最为困扰”这一问题时,“没有相关考证”的占31.42%,选择“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等”的占33.24%,认为“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达69.18%。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现今阶段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严重忽视了实践经验的培养和训练,或是并没有建立完善有效的实践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自然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形势。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1.课堂教学应改变其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观念,优化专业课结构。理论知识固然为学生学习的根本,但实践环节也应在传统的“教学配实践”思路上加以改进。一直以来,高校都将实践课程看做是体会理论知识的途径,造成了实践课程长时间以来被视作理论课程的附属品,其地位和重视程度都远远比不及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慢慢被忽视。加强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大学生在校期间便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不再是眼高手低,不会在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一片茫然不知, 心理上和行为上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就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的经验与能力。

2.提升理论教学的目的性,了解社会实际需求,提升专业素质。现今的本科教材,大多数以“容量大,知识杂”为特点,并且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周期都被安排为一学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内容庞大的教学,老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很难有针对性,选择性就现今社会重点需求的问题进行教学,概括来说,就是博而不精,教学变得没有目的,只是让学生学到学科的皮毛,很难造就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3.进行就业实践,完善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优化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及早入手,重心前移,有计划、分层次、全过程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培养的目标规划, 指导学生掌握最新的就业政策和规定,从宏观上明确社会的需要状况,依法就业和规范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正龙,钱小倩,高愫妍. 浅析如何提

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09.

[2]陈兵,高波. 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

争力[J].中国建设教育,2008.

[3]杨海霞.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途径探索[J].新学术,2009.

[4]刘有涛. 改变观念,了解企业需求: 提

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企业之声,

上一篇: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下一篇: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