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对策

时间:2022-09-17 01:47:05

企业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商业信用的广泛推行,赊销成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赊销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在目前,有许多企业因未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本文将从企业赊销活动现状、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办法等方面对应收账款加以阐述。

一、企业赊销活动现状

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疲软,库存积压等情况下,随着商业信用的广泛推行,赊销成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但是在现代商业、市场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赊销;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账款,占压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根据国内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竟达50%以上,远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20%的水平。

二、企业赊销中的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应从应收账款防范机制的建立和逾期债权的处理两方面入手。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与销售、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监控、跟踪服务和反馈分析,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存在的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催讨,并积极寻找债务重组、出售债权的可能,争取及时收回债权。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销售部门业务员掌握的客户资料、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客户的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他公开的信息渠道。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等。

3.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1)赊销发生监控。顾客的订单只有在符合企业内部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销售管理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客户动态管理系统提供的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销售。信用管理部门的职员在收到销售单后,将销售单与该顾客已被授权的赊销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加以比较。并对每个新顾客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信用部门决定是否批准该客户的赊销,并在销售单签署明确的意见。(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所有责任都交给主要负责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和资信调查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3)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在工作中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4)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三、加强企业赊销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路

1.正确估算赊销成本,建立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企业会计在作赊销决策时,必须在增加收益和成本之间权衡得失,作出正确的判断。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就应当是求得利润,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与持有应收账款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通过建立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从全局出发,衡量应收账款收益与成本关系,避免单纯为了增加销售而盲目增加应收账款,从而避免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情况出现。

2.准确了解对方信用程度,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赊销这种促销方式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企业的信用政策主要有: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间是企业给顾客的付款期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若只考虑销售额增加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加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在反复权衡中合理确定信用期。

3.强化财务销售分类账的管理。 在企业赊销活动过程中 ,销售部门的营销侧重点在于实物销售量。因此,企业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应收账款的收账问题上存在着突出矛盾。销售部门的销售台账和财务部门的销售分类账相互独立,部门之间因职责,目标和地域等原因相互脱节,缺乏信息沟通,造成应收账款管理上的漏洞。为克服这一问题,在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中,要强化财务销售分类账的作用。销售部门要及时将应收账款的发生情况向企业财务报告,财务部门要定时汇总赊销销售数量,进行相关财务指标计算和分析,并将情况及时反馈销售部门,使之对赊销的最终效益心中有数。财务营销的重点在于销售后现金与货款的回收量。

4.完善应收账款收账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赊销活动发生后,对所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对方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尚未列入坏账期,有的则超过了收账期,一般来说,拖欠时间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企业应实施严密的监督,随时掌握回收情况。财务部门应通过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加以管理。对超过信用期的赊销应收账款,无论是善意拖欠还是恶意拖欠,都应加大收账力度。对于非恶意的拖欠,可以通过双方进一步的沟通,在保证企业利益的情况下达成收款新协议。

参考文献:

[1]肖颖.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管理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2]薛海阳.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2010,(29).

[3]王爽,夏永敏.浅谈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0).

[4]杜永生.加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上一篇:浅析高速公路供配电和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下一篇:浅谈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