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农村平安校园应抓好硬件建设

时间:2022-09-17 12:49:55

创建农村平安校园应抓好硬件建设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除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律、法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自护、心理调节的教育外,还应该抓好学校的硬件建设,给师生营造一个无忧虑、无污染、无危险的工作学习环境。这种优雅平安的环境更能充分发挥师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对创建平安校园,确立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因硬件不硬,校园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近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对农村中小学的硬件建设有较大投入,然而因硬件不硬,学校安全隐患仍十分严重。一是校园无围墙,社会闲散人员及不法分子常进校滋事,造成师生人身伤害;二是有部分D级危房仍在使用,随着中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保证适龄少年就近按时入学,由于贫困地区经费薄弱,一时间难以新建校舍,只好对D级危房观察使用,师生在此环境下生活学习整日提心吊胆;三是大部分学校生活用房极为紧缺,食堂餐厅、操作间、储藏室共用,饮水设施未有严格的监控,学生住宿拥挤,且无消防、防盗设施,极易出现食物中毒事件,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四是体育器材大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不规则的器具极易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五是无运动场地,上体育课时,部分学校只能让学生在很窄小的范围内做广播体操,难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有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运动愿望,只好带领学生在河滩公路跑步锻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学生溺水和被车撞的危险;六是电路老化,护栏陈旧,门窗破烂,都会成为校园安全隐患;七是校外桥梁有的无栏杆有的损坏,渡口船舶有的破烂有的窄小,交通工具年久等,虽在校园外,一但事故发生将会波及校园,造成校园混乱。

二、 解决硬件不硬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办法

1. 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办学条件。

由于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靠地方财政拨款,很多大的建设校方无能为力。如:学校围墙、运动场地、师生生活用房、校外桥梁、渡口船舶、交通工具等,这些都必须靠当地政府在每年的预算中增大投入,且经常进校现场检查解决安全隐患所需要的资金,应及时拨款,完善办学条件使校长能够彻底地安下心来率领师生全面发展,专注于教育教学。

2. 依靠社会力量改善办学条件。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学校应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有智出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共同办好学校,让全社会各界人士知道,只有改善了办学条件,才能使自己的子女能在一个舒适安全优化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3.加强学校自身建设,优化办学条件。

一是加强安全责任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学校成立综合治理小组,由校长挂帅,实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经常组织校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各类设施着力排察,做到不露一砖一瓦,不露死角。凡有安全隐患的立即拆除,对仍在观察使用的D级危房、年久的栏杆、走廊、老化的电路、易失火的场所实行24小时监控,稍有变化上即终止使用。建好安全警务室,不让无关人员入内,后勤人员把房屋防火、防电列为日常工作,保证不出问题;体育老师要经常检查校园内的活动器械是否完好,是否安全;对校外学生必经的桥梁,必过的渡口,必乘的车辆和渡船,如发现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二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教育能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能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意识,勿把生命当儿戏,勿存侥幸心理。三是学校尽量压缩其他资金支出,多方筹资,尽最大的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优化办学条件。

总之,学校硬件建设不改善,就谈不上优化办学条件。优化办学条件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前提,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命,就等于失去一切,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和谐。只有做到政府加大投入,重视教育,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学校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平安校园才能建成并更加和谐。

上一篇:对校园体罚事件的反思 下一篇:加强区域内合作 共享教科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