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体罚事件的反思

时间:2022-07-23 11:08:59

对校园体罚事件的反思

反思之一:师德修养不够。毋庸讳言,有体罚行为的教师在师德修养上是有问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将“爱国守法”和“爱岗敬业”界定为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和本质要求。爱国守法亦是每个国家对其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身为特殊群体的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光荣使命,更应该知法、 懂法 、守法,依法执教 、文明执教,以不体罚学生来彰显自己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值得学生效仿的遵纪守法的楷模。守法是文明的底线,也是教师文明执教的底线,更是教师爱国思想的体现。如果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就会有样学样,养成暴力倾向。因而教师要以仁爱之心善待学生,用仁心去感化犯错误的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仁中之爱。爱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是爱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无所谓爱。要掌握职业行为原则和规范体系,并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担。

反思之二:对自身教师角色的定位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有体罚行为的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不能与时俱进,这也是导致体罚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对学生享有绝对的控制权,学生只能承受,这种师生关系是社会环境封闭、 落后的产物。我们现在的学生则是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教师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垄断者,教师只是在人生经验或某一课的知识上比他们强些。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用平和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服务者。

反思之三:对教育对象的了解不到位。有体罚行为的教师由于对教育对象缺乏全面、 深刻的了解,不能理性地对待成长中的学生身上出现的毛病和错误而对学生实施体罚。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普遍心思细密 、隐秘、 敏感。他们的情绪极不稳定,敏感、 脆弱 、自控能力差,加之受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的影响,学生们普遍早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并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思维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并常有一些怀疑与批判的心理。但由于生理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想又极不成熟,知行不统一。针对这些复杂化的情况,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工作中要尽量及时、 全面、 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成长中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让自己少犯错误,从而减少体罚事件的发生。

反思之四:不尊重学生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体罚行为的教师中并不缺乏优秀教师。报纸上、 网络上也没少报道这些优秀教师因为学生不能完成这样或那样的作业而体罚学生的新闻。其实,学生完不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者是成绩上不去, 并不完全是学生的错,教师为此体罚学生纯属争强好胜、 责任心太过、 甚至是完美主义心态在作祟的缘故。对此,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认识,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 呵护学生的成长,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让自己的教学能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思之五:不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有些教师由于不善于把握最佳教育时机,致使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最终以体罚学生来收场。不可否认,我们是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整日里状况不断且花样翻新,乍看之下毛病, 缺点甚多,是让人烦心、 让人愁,但是假如你能够冷静下来,仔细观察、 分析,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本质并不坏,他们也有正常的是非观念,也并非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是错误的,只是不肯轻易承认罢了。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变化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认识自己的错误、 改正自己的错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的错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就能使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上一篇: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 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下一篇:创建农村平安校园应抓好硬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