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空型服务经济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16 10:49:25

我国临空型服务经济产业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面临新问题、国内经济运行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宏观环境下,成都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产业布局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本文就双流县临空服务经济的产业选择和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临空型服务经济;双流;产业选择;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031.6 文献标识码:A

一、临空型服务经济

(一)内涵。综合国内外的相关讨论,并在大量研究临空型服务经济现象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临空型服务业是指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优势,在机场周围地区发展起来的,直接服务于航空运输业和直接依托于机场功能、具有明显航空枢纽指向性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产业。

二、双流县临空服务经济的发展环境与条件

(一)双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2008年,双流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经济总量在成都近郊县中保持领先地位。全县人均GDP为4411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从产业发展来看,2008年双流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51:40,已经形成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制造业体系,光伏光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好,成为推动双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空港条件。双流县拥有国家第五大区域性中枢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是成都、四川乃至西南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我国内陆地区面向世界的重要空中门户。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可通航90多个大中城市,其中国际城市及港澳台地区2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航线网络。3.区位和交通条件。双流县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成都的近郊大县,距离成都市区仅10公里。由于处于成都向南发展的主轴线上,且三面环绕成都,是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吸纳中心城区要素扩散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其中心位置将在该经济走廊中起到承接产业发展、推动合作交流的关键作用。4.教育科研环境。双流科研教育资源丰富,境内拥有以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南物理技术研究所等为代表的教育、科研产业基地,有30多个科研机构、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863计划重点实验室、4个博士后工作站、7所高等院校、3所国家重点中学、2所省级重点中学、2所省级重点小学,并与中科院、上海交大等30多家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与康弘、华神等四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或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

三、双流县临空型服务经济的发展思路

(一)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发挥机场带动作用。积极争取省、市政府支持,加大对临空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理顺政府管理机制,整合临空服务业管委会、牧马新城管委会、文化旅游管委会的相关职能,成立专门的临空服务业管理结构,争取由四川省委、省政府或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分管领导担任主任,由双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机场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向省、市政府争取设立临空服务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从土地价格、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扶持、上市融资、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临空服务业企业支持。

(二)推动临空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互动发展。坚持产业融合理念,注重临空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互动发展,通过发展临空服务业,推动双流、成都市乃至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打造辐射中国西部的临空型服务经济。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为体积小、价值高、时效性强的电子产品、药品、食品等产品提供仓储、配送、加工、包装、展示交易等服务,促进成都市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机械、食品加工等制造业行业,及光伏光电、新型材料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时令水果、蔬菜、鲜花等农产品提供仓储、配送、增值加工等服务,建立成都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以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为重点的商务服务业,打造成都市临空总部经济园区和服务外包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培育发展金融保险业,建立成都市金融创新中心,加大对全市制造业、农业龙头企业、支柱行业的支持力度。

(三)加快发展重点产业:1.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以航空运输枢纽为依托,以成都航空物流园区和成都双流中心为关键性载体,大力发展以航空物流为核心、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物流中心、辐射中西部的货运仓储分拨中心和成都地区城市配送中心。2.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以现代商贸园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机场零售、商品批发的临空型现代商贸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形态,加快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引导现代商贸业向经营连锁化、物流配送化、管理网络化、企业规模化、业态新型化、服务系列化、设施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培育发展金融保险业。依托双流航空枢纽的区位优势,抓住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合重大机遇,从双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需要出发,引进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的创新与产业催化剂功能,为双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支持,打造成都市金融创新中心。

(四)增强保障能力:1.强化项目支撑。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紧紧围绕“空港大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把规划招商、土地招商、项目招商有机结合起来,把对上争取政策资金和市场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区域联动原则,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制定统一的招商策略,根据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转移趋势和特点,结合本地投资环境、资源优势、市场基础编制项目手册。2.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抓好机场二跑道、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成新蒲快速通道等省市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临港路及支线、天府大道延伸线等重大工程,促进地铁一号线延伸工程尽快开工。加快临空服务业项目的推进和建设,重点推进九龙仓国际品牌直销商城、元端国际家具城、金恒德汽车城等项目及配套建设。

参考文献:

[1]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临空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王军等.成都区(市)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3]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Z]

[4]双流县服务业发展规划2007-2020(修编)[Z]

上一篇: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信息的披露 下一篇:浅论行政垄断规制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