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乐大本营》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时间:2022-09-16 10:15:13

从《快乐大本营》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进入了发展期,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为例,分析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和困扰,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 电视娱乐节目 同质化 限娱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进入了发展期,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吸引了大量观众。其中,湖南卫视在1997年播出的《快乐大本营》作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代表,在播出三四期后,即引起较大的反响,迅速占据全国电视市场的周末黄金时段。《快乐大本营》引发了全国电视界的一场“综艺变革”,不久全国各地电视台出现了近百档类似栏目。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为例,分析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和困扰,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义及类型

关于电视娱乐节目,学界还未出现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电视娱乐节目是指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①电视娱乐节目分为以观众观赏为主的综艺晚会型节目,如各省、市台播出的跨年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以平民圆梦为主的选秀型娱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以嘉宾互动为主的游戏类娱乐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还有以知识问答为主的益智型娱乐节目等多种节目类型。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特点

1、当家主持为节目增色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中,有越来越多的当家主持,将自己的风格与节目相融合。主持人的风格定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节目的整体效果:新闻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严肃、不出跳,这样才能让观众最大程度地关注到新闻事实本身。而电视娱乐类主持人则需要有较高的知名度,有良好的调节气氛和临场发挥能力以及活泼的主持风格,这样才能为观众所喜爱,让节目的娱乐性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例如,一提到《快乐大本营》,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快乐家族”——何炅的机智,谢娜的搞笑,李维嘉的幽默,吴昕和杜海涛的可爱,这些特点既满足了不同特质和年龄段受众的需求,又很好地与节目风格相融合。

2、选题和节目内容多样,紧跟潮流

娱乐节目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必须留意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以及观众感兴趣的话题。选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娱乐节目嘉宾和每期话题的选择上。在节目形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到节目内容和选题的及时更新,很容易被淹没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快乐大本营》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2012年上半年,《甄嬛传》大红,《快乐大本营》抓住时机,请来了该剧众多演员,讲述台前幕后的趣事。在暑期档,“甄嬛风”又一次席卷,于是在8月25日一期中,节目组又请来了《甄嬛传》的三大主演,赚足了噱头。除了对当红电视剧剧组的邀请,《快乐大本营》也把握了当红娱乐明星的动态。例如在去年11月份,亚洲当红乐团五月天的“诺亚方舟”世界巡回演唱会起航,该节目两次请来了五月天,一方面,利用五月天的高人气获得极高的收视率,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演唱会造势。这些都体现该节目在选题和形式上的创新,准确把握流行脉络,以嘉宾、电视剧的人气带动其收视率,而其高收视率又为嘉宾起到了宣传作用,实现了双赢。

3、市场定位准确,为目标受众量身打造

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具有一般“受众”的意义,但它又是特定的,是指传播活动定媒介渠道或媒介内容的诉求对象。目标受众决定着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及营销策略,同时又为传播内容提供方向和依据。②娱乐节目以娱乐性、趣味性为主,即便如此,每档不同的娱乐节目都有其目标受众,而正是目标受众的诉求“鞭策”着娱乐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好的娱乐节目总是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关注目标受众的需求,为目标受众量身打造,又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延伸,以期吸引一些潜在受众,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快乐大本营》宣扬“张扬快乐,张扬个性,张扬青春”的理念,其形式、内容、邀请的嘉宾等都以年轻受众的倾向为主,牢牢地抓住了年轻受众群体的心,使得《快乐大本营》成为年轻人每周的必备话题。我国很多娱乐节目也正在或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

4、风格轻松幽默,为观众带来欢乐

我国娱乐节目大多轻松幽默,不需要观众太多的思考,在不经意间就能让人捧腹大笑,这种“猝不及防”的幽默往往是观众所期待和喜爱的。《快乐大本营》五人主持团队中何炅是方向性的引领,他向嘉宾发问,在嘉宾的回答过程中抓住一些笑点,然后由其他四位主持人进行夸张的模仿或者调侃。正是节目中所体现出来的幽默搞笑的感觉,在节目和观众之间构建了一个桥梁,使得观众有了欢乐的体验。

除了这些共性的特点,我国娱乐电视节目还各有其特性。比如风靡一夏的《中国好声音》,采用导师盲听的方式遴选好声音,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热度持久的《非诚勿扰》,在“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等环节中用情感故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快乐大本营》充分利用主持群体的特殊性,在服装上下功夫。同一系列的衣服,通过不同的裁剪、搭配,凸显出每位主持人的不同风格。这些个性与共性互为补充,构成了不同形式、风格定位的娱乐节目。

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

1、内涵有待提升

我国很多电视娱乐节目都只是推崇简单的娱乐,打开电视机,几乎随时可以看到综艺节目在向你兜售欢笑,制造茶余饭后的热辣话题。许多娱乐节目忽视内容,突出各种搞笑的形式和过分夸张的肢体语言。这样的节目缺乏思想性,只在乎浅层次的感官刺激和享乐。《快乐大本营》也难免落入这个俗套。新生代主持人杜海涛,在很多时候只是应制造笑点之需,被善意地“讽刺”或“挖苦”。如果仅仅将主持人以及娱乐节目的风格定位停留在“快餐娱乐”上,也许眼下的高收视率只会昙花一现。

2、同质化现象严重

尽管目前国内很多娱乐节目力求新颖,注重创新,但是必须看到,无论是综艺娱乐还是策划包装,大多是“拿来主义”,属于自己独创的东西不多。这种拿来主义的东西别人一样可以“拿去”。③纵观2000年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有些节目只是名称不同,其内容、形式并没有创新。尤为典型的就是相亲类节目。自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火了之后,全国各种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等。同质化现象,让节目的出彩难上加难。

四、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出路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限娱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让内地综艺娱乐节目阵脚大乱。“限娱令”之前的综艺娱乐节目以“娱乐”为主,夹杂不少“重口味”。 “限娱令”之后,从央视到各省市电视台积极调整节目编排,娱乐节目适当收紧,人文关怀类节目层出,猛刮“小清新”之风。那么,在诸多竞争和诸多压力下,怎么才能出彩呢?

1、寓教于乐,提升节目层次

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电视娱乐节目,不仅要给予观众娱乐的感觉,而且也要传授观众以知识,使节目娱乐性和教育性兼得,寓教于乐。只有这样,电视娱乐节目才会更有吸引力。这里,不得不提到湖南卫视的另一档节目——《天天向上》。该节目每期都会插入公德礼仪知识,运用娱乐方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之美。虽然娱乐节目不要求其具备太强的教化功能,但并不等于思想性的缺失,在观看娱乐节目的过程中,让人快乐的同时又有所受益,雅俗共赏才是最佳境界。

2、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尽管一个节目的创新,会面临着其他相同类型节目的克隆和模仿,但电视娱乐节目还是要坚持创新理念,不断寻找自己能够出彩的地方。娱乐节目策划人魏永刚认为:“如今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临着盗版的问题,一个综艺节目的优秀创意一产生,很多人就会不加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学习、创新。但其实只有动脑筋的综艺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的可能。

3、健全电视节目管理制度

面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种种问题,广电总局颁发了“限娱令”予以限制。但限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正如大禹治水那样,围堵截流只是暂时之计,适当疏导才是长远之策。这就要求广电部门及时制定出一系列详尽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监管条例,确保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有序。根据电视娱乐节目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电视娱乐节目管理制度,依法整顿不符合规定的内容,有利于电视业的自律,避免其越过道德底线,甚至烂俗化。

综上所述,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功能还是消遣娱乐,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下,限制和禁止或许可以对电视娱乐节目起到纠正、整改的作用,但应该将问题具体化、量化,决策者应该充分从传受双方的角度考虑,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相信中国的电视娱乐业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彩平,《央视娱乐节目靠什么确保收视高地》[J].《传媒》,2005(8)

②李南,《“目标受众”与〈贵州人口〉的宣传服务意识》[J].《新闻窗》,2012(3)

③刘善杰,《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青年记者》,2012(7)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星尚电视节目营销 下一篇:电视“大片时代”的范本:《中国梦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