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再灌注肝损伤与损伤修复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16 09:27:01

腹腔镜手术再灌注肝损伤与损伤修复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再灌注肝损伤与损伤修复在治疗慢性结石件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前ld、2h、术后1、2、3d给以药物十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十预措施,两组患者都定时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液送检,记录与检测手术基本指标(出凝血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费指标共11项,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的出凝血时间、手术时间、气腹压力、气腹时间和手术费用等基本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会增加患者手术经济负担。结论腹腔镜手术中辅助药物修复再灌注肝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药物川芎嗪与七叶皂苷钠不会改变患者的出凝血时间、气腹压力和气腹时间,最终也不会增加患者手术经济负担。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再灌注;肝损伤;损伤修复

【中图分类号】 R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39-02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在各类损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腹腔镜手术下实施再灌注手术,虽然各种在灌输后损伤机制尚未明确,但是缺血肝脏再灌注后,常使原缺血的组织细胞的损伤加重,临床称之为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HIR),其也是临床中治疗相关疾病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为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再灌注肝损伤与损伤修复在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该院于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了6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手术再灌注肝损伤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其中男14例,女46例,患者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57.45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16例,女44例,患者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56.78岁。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术前ld、2h、术后1、2、3d给以药物十预,十预方式为:术前1 d静脉输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5479,2 mL:40 mL)10~20 mL/d,1次/d,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国药准字H51520609,5 mL:30 mL),5~10 mg/d,1次/d,7~10 d为1个疗程。并定时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液送检。

对照组患者仅仅实施腹腔镜下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不做任何十预措施,但定时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液送检。

两组病例每1例均以专人定时于术前、术中(CO2气腹后4O')、术后24、48、72 h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液送实验室检查,并记录检验结果,此项检杏也是既往腹腔镜手术必杏项目,不增加患者手术负担,药物亦是临床常规药,对患者无任何伤害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出凝血时间(s)、手术时间(min)、气腹压力(mmHg)、气腹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丙氨酸转氨酶(ALT)(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U/L)、总胆红素(TBIL)(U/L)、白蛋白( ALB)(U/L)。ALT、AST、TBiL采用酶法检验。ALB采用终点法检验。

1.4 条件

没备:长风牌:HH W21电热恒温水箱;日立牌:7020型生化仪;科华牌:KHB ST-360酶标仪。检验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指标,出凝血时间(s)、手术时间(min)、气腹压力(mmHg)、气腹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费用试验组为(5148.78±438.78)元,对照组为(5467.49±5784.47)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中实施损伤修复,不会增减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药物川芎嗪与七叶皂苷钠不会改变患者的出凝血时间、气腹压力和气腹时间(min),最终也不会增加患者手术经济负担,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肝损伤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ALT和AST在术后72 h,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耗氧量大的器官,对缺血缺氧的敏感性强,而慢性肝病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更敏感,此时肝脏各项功能的降低,特别是清除功能的降低。加之肝硬变时动静脉交通支的开放,使随门静脉人肝的大量内毒素得不到有效清除而进入体循环,造成全身的内毒素血症,再灌注时随门静脉人肝所造成的肝损害及进入体循环后所造成的损害,是造成肝硬变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较正常肝更敏感,史易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正常门静脉压为7~10 mmHg,腹腔镜手术的气腹压力为10~15 mmHg,增高的腹内压使门静脉压在短时间内上升,会减少门静脉的血液灌流,而门静脉提供肝脏70%的血供,在气腹的解除后恢复了原腹内压,增加了门静脉的灌注,但缺血造成的细胞损害不是立即终止,而是继续加重,即出现了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表现大量氧自由基释放、钙超载及能量物质耗竭等。其中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引起的损害是最关键,除消耗了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它还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引起其结构破坏,通过氧化细胞膜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重细胞损伤。肝功能损害与肝细胞胀亡程度密切相关,减少细胞胀亡的发生可能是防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的一环。

川芎嗪具有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能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作用。β-七叶皂苷钠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肝细胞的能量,抑制ATP的过分消耗,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肝细胞ATP含量及能荷的下降,使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并通过清除自由基来改善出血引起的损伤,加速组织的白身修复。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实验组的肝损伤各个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只有ThiL指标略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72 h的TbiL值为(14.47±1.22),对照组术后72 h的TbiL值为(10.15±3.48)。采用药物川芎嗪和β-七叶皂苷钠的实验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手术肝损伤,术后72 h,ALT、AST、TbiL和ALB 4项指标均出现了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中辅助药物修复再灌注肝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创口小,给病人带来的手术创伤小,基本无疼痛,住院时间短,基本无术后并发症,且可以较大程度上为患者节约治疗费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社会治理创新下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下一篇:浅析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