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阅读阅读再阅读”

时间:2022-09-16 07:49:34

语文教学中要“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语文教学小学生阅读能力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质和能力是语文新课改的根本方向和关键之处。

一、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学生能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相机教育学生: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与学都是互相的,课堂上各抒己见。而且,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力图让各种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学生爱学、乐学、趣学。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还经常开展“讲故事”“读书会”“展评读书笔记”“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课本剧”等语文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我们提倡的以读代讲,就是要指导学生多读,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读中答疑解惑,读中品味积累。由此,我提炼出了“五读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中认字。(2)细读课文,品词析句,咬文嚼字。(3)深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结构。(4)精读课文,体会感情,理解内涵。(5)熟读课文,背诵积累,内化吸收。

此外,还要从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教给读书方法,如批注阅式、注释式、归纳式、探究式或联想式阅读法,力求做到不拿笔不读书。

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使人成才。”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就能够成为一个精神的富翁。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增加智慧,使人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冰心老人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老师们,不妨带着学生在书海里畅游吧!让读书的光彩照亮每一个学生吧!

参考文献:

1郑延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1,(01).

2于婷.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20).

上一篇:让作业的批改触动学生的心灵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