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时间:2022-09-16 07:04:08

高职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摘 要: 作者就目前高职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以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妇产科护理 实践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高职护理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医疗、社区、康复、家庭保健第一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妇产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是实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干课程之一。如何帮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强化实践操作技能,更好地与临床接轨,值得每一位妇产科护理教师探索和研究。

1.目前高职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开展要以实训基地为依托。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不足、实训教学场地紧张、实训设备紧缺、简陋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妇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很多操作如孕期四部触诊、胎心听诊、接产、妇科检查等均无法在正常人体进行,必须借助模型,而市场现有模型价格昂贵且仿真程度有限,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1.2“双师型”师资队伍缺乏。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即具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1]。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专业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且具有执业资格的双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大多数教师均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临床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加之工作负荷过重,毕业后再教育不够,外出进修学校机会少,无暇参加临床顶岗实训等,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1.3实训教材建设存在问题。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相对缓慢,导致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缺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充分满足护理岗位需求。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专门的实训指导教材,任课教师只能采用讲义或自编资料授课。由于资料印制粗糙,随意性强,任课教师的示教手法、考核标准不一等,导致学生的操作难以规范、系统、完整,无法达到实践教学效果。

1.4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规范。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对实践教学及考核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部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缺乏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实训考核方面存在理论考核替代技能考核、考核不够系统全面、技能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2.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改革举措

2.1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2]。学校应争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如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学生实践实习的平台。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模拟产房、待产室、妇科检查室、妇科病房、产科病房、新生儿护理间等。实训室内可根据教学大纲针对性地购置实训仪器和设备,尽可能地与医院保持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与临床零距离接触。

2.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妇产科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修深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科研、教改及教材编写,大力提倡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另一方面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使教学单位与临床人员岗位轮换或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顶岗实训,了解临床新技术、新理念及岗位需求,还可通过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讲座或专题培训等巩固教师的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3建设实训教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传统的实训教材由于受到时间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内容往往滞后于临床。因此,笔者建议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行业专家及兄弟院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护理行业开展深入调查,围绕岗位任职资格和行业需求,开发实训教材,教材内容要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性,可根据临床护理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将临床的真实情景再现于课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学生经过循环教学,基本能够熟悉临床护理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是检验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临床观察和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学校应建立独立完整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如组织校内专任教师及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编写《妇产科护理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按规范强化学生操作训练,严格达标考核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时间和内容,并将实训考核成绩记入期末考试结业成绩。日常教学时,各专项技能逐项过关,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组织开展综合技能强化训练及达标考核,考试未达标者,不能进入毕业实习环节[3]。

3.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对其进行改革探索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科学,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4]。我校近几年来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省市级、国家级各项护理技能大赛中屡次获奖,受到用人单位和护理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国英.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2]徐淑芝.高中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3]万德年.宋保兰.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

[4]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职教论坛,2006.3.

上一篇:财经类院校关于实习型实践教学的改革 下一篇:微课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创新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