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时间:2022-09-16 05:21:57

试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在当前农村,使用计算机不是非常普及,很多人不了解计算机知识。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的信息技术教师,目睹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不禁思考,如何将其先进的理论、技术、手段农村化?怎样才能闯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路子?

一、制约发展的因素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1)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多,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目前农村办学条件不足,无法实现。确实,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非常落后,硬件设施不齐,软件方面配套跟不上。还有些人认为只有等条件足够时才能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重视办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改革升级已涉及教育业,将允许外国到中国办学。如果我们不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就会被淘汰。实行各校自由招生,条件再不足的学校,如果生源没有,那么一个学校就不复存在。

(2)师资队伍素质较低。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全校有近70名教师,可会用计算机的教师不到10%,有的教师想用多媒体上一节课还必须的信息技术教师跟班指导,否则就有可能出“丑”。教师学计算机也是被逼无奈,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计算机证,应付职称晋升等。

(3)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很多人认为,计算机的作用没多大,无非是玩玩游戏而已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万台计算机通过Internet连接在了一起,从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球性的图书馆和资料库,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不断增长了的、随时更新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传递以及交流信息。21世纪是信息社会,是信息的时代,谁能及时掌握最新、最多的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人们可以在网上查寻各种资料,可以在网上购物,可以网上求医,以及电子商务等等。在我们教育行业,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取代了原来的应试教育,教育方法也已逐步淘汰满堂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形式多样的使用各种仪器的教学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把知识通过声音、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等,随着讲授者的逐步讲解而出现,可谓图文并茂,声光俱呈,动静有致。有人做过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比之传统教育,学生记忆提高了30个百分点。原因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内容、材料融入三维空间,就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情绪振奋、思维活跃,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促进发展的措施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从目前的实际来看,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谋划适合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使他们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农村中小学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措施。

(2)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保证,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必须调动政府、教育内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可采取“引资修建、借鸡下蛋”等办法上设备,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有了设备,没人用,一切都是空的,但现在多数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固守老一套粉笔加黑板的方式,连投影仪都很少使用,对计算机甚至有畏惧感。这两年随着教师计算机考核的开展,情况稍好一点,但是距离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差距还是很大的。因此学校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对在职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教师队伍。

(4)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构建教研网络,各学科教师在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上,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5)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软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同志指出:“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又是充满光明的。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占领信息技术教育这个制高点。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白家湾小学)

上一篇:英汉双宾语构式对比探析 下一篇:化肥高效施用必须注意其酸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