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德境界

时间:2022-09-16 03:32:55

[摘要]品德境界分为三类四种:恶德境界、无德境界和美德境界:美德他律境界与美德自律境界。恶德境界是坏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恒久说来,是不遵守道德的:他违背道德干坏事――纯粹害人、损人利己和单纯害己――必定是恒久的;而遵守道德干好事――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则只能是偶尔的。无德境界是品德的中立境界,是无恶德亦无美德的境界,主要是儿童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交错地遵守道德和不遵守道德。美德境界是好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必定恒久遵守而只能偶尔违背道德:处于美德他律境界者大多数的行为必定遵守道德;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者的行为则近乎百分之百地遵守道德。不论处于恶德境界,还是处于无德境界,道德都不会真正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只有处于美德境界,特别是美德自律境界,道德才能真正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

[关键词]品德;品德境界;美德他律;美德自律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9-0008-05

一、品德境界概念

粗略看来,品德可以分为恶德和美德两大境界;美德境界又进而分为美德他律境界和美德自律境界。细究起来,在美德与恶德境界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境界:它既不是美德境界,也不是恶德境界,不妨称之为“无德境界”。这样,品德的境界便可以归结为三类四种,亦即恶德境界、无德境界和美德境界,美德境界又分为美德他律境界与美德自律境界。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考察品德的这些境界时将会发现,“品德境界”是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它与“品德”概念根本不同。因为,任何人,不论他多么坏,哪怕他是个十足的坏人,他或多或少也总会有一些美德,如勇敢或勤奋等等。但是,我们能因此就说他――一个坏人――处于美德境界吗?显然不能。无论他多么勇敢勤奋,我们只能说他处于恶德境界。反之,任何人,不论他多么好,即使他是个十足的好人,他或多或少也总会有一些恶德,如嗜酒如命以致英年早逝,违背了“贵生”道德而堕入轻生之恶德,但是,我们能因此说他――一个好人――处于恶德境界吗?显然不能。我们只能说他处于美德境界。

因此,品德境界与品德不同,好人与坏人都具有美德与恶德,但只有好人处于美德境界而坏人则处于恶德境界。美德境界就是好人的品德境界;而恶德境界则是坏人的品德境界。显然,好人或处于美德境界的人,虽然有美德也有恶德,但必定以美德为主,美德必定居于主要的、决定性的、支配性的地位;反之,坏人或处于恶德境界的人,虽然有恶德也有美德,但必定以恶德为主,恶德必定居于主要的、决定性的、支配的地位。那么,这种将好人与坏人以及美德境界与恶德境界区别开来的主要的、决定性的、支配性的品德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道德总原则“善”,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是一切美德的总汇,是一种完全的美德;反之,不道德总原则“恶”,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则是一切恶德的总汇,是一种完全的恶德。这样,人们品德境界的根本区别显然便在于:就“善”与“恶”来说,他们究竟具有哪一种品德?如果一个人长期的恒久的行为遵守“善”原则,从而形成和具有了“善”――亦即无私利人和为己利他以及单纯利己――的美德,那么,尽管他同时具有懦弱、不智、轻生、放纵、偏执、自卑等等恶德,却显然是美德为主,因而他仍然是一个好人而处于美德境界;反之,如果一个人长期的恒久的行为不遵守“善”原则,从而形成和具有了“恶”――亦即损人利己和纯粹害人以及纯粹害己――的恶德,那么,尽管他同时具有勇敢、智慧、贵生、节制、中庸、自尊等等美德,却无疑以恶德为主,因而他仍然是一个坏人而处于恶德境界。

可见,所谓品德境界,亦即品德层次,也就是一个人的主导的、决定性的、支配性的品德所达到的层次,也就是决定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品德之层次,说到底,也就是道德总原则“善”或“恶”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一个人的人格如果是“善”原则的实现,那么,不论他的其他品德如何,他都达到了美德境界而是一个好人;如果是“恶”原则的实现,那么,不论他的其他品德如何,他都堕入了恶德境界而是一个坏人;如果没有某种道德规范在他的人格中实现,那么,就该种道德规范来说,他就处于无德境界。然而,具体讲来,这些品德境界的基本属性究竟如何?

二、恶德境界

一方面,众所周知,恶德是一个人长期地、恒久地违背道德规范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自我、道德人格或道德个性,是不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恶德境界是不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恶”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于是,精确讲来,所谓恶德境界,便是一个人长期、恒久地违背道德总原则“善”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道德的人格境界,就是不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恶”已经转化为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品德境界。这种境界因其所内化的不道德总原则“恶”的三大原则之不同而具体表现为:“纯粹害他”、“损人利己”以及“单纯害己”三种恶德境界。

首先,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妒嫉心和复仇心等恨人之心所驱动,以致其长期行为的目的就是害人,那么,这种行为所形成的品德就属于“纯粹害人”的恶德境界。其次,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内疚感或自卑心等自恨心所驱动,以致其长期行为的目的就是害己,那么,这种行为所形成的品德就属于“纯粹害己”的恶德境界。再次,一个人长期受自尊心、求生欲和自爱心等利己的欲望所驱动,以致其长期行为的目的就是利己,那么,如果他的手段长期是损人,这种行为所形成的就是损人利己的恶德境界;他的手段若是害己,并且与其所达到的利己目的之净余额是害己,如吸毒、抽烟和酗酒等等,那么,这种行为所形成的便仍然是一种单纯害己的恶德境界。

不难看出,首先,纯粹害他是最高的恶德境界,是至恶的恶德境界。其次,损人利己是基本的恶德境界,是最主要的恶德境界。这种恶德境界固然不如纯粹害人可恶,却远远比纯粹害人恶的程度重,它显然是对社会和他人损害最大的恶德。因为损人利己无疑是最为广泛最为普遍最为众多的恶德。最后,单纯害己是最低的恶德境界,是底线的恶德境界。这种恶德境界最可原谅,因为就其直接效用来说,所损害的仅仅是恶德拥有者本人,而并不损害社会和他人。所以,我们固然鄙视那些酒鬼、赌鬼、瘾君子,却往往并不将他们叫做“坏人”;我们将这个人人咒诅的称号一般只给予那些具有纯粹害他和损人利己的恶德的人。

一个陷入恶德境界的人,如上所述,并非毫无美德;即使他毫无美德,他的行为也决不可能完全违背道德,决不可能完全是恶的、不道德的,决不可能有完全违背道德的人。试想,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类蟊贼,他可能丝毫不爱他的父母、妻儿、恩人和朋友吗?他可能一点儿也不做有利于他们的好事吗?显然不可能。只不过,他的行为违背道德干坏事――纯粹害人、损人利己和单纯害己――必定是恒久的,而遵守道德干好事――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则只能是偶尔的。

三、美德境界

一方面,众所周知,美德是一个人长期地、恒久地遵守道德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自我、道德人格或道德个性,是已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的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美德境界是道德总原则“善”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因此,精确讲来,所谓美德境界,是一个人长期、恒久地遵守道德总原则“善”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种善的、道德的人格境界,是道德总原则“善”已经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的品德境界。这种境界因其所内化的道德总原则“善”的三大原则之不同而具体表现为“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三种美德境界。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同情心、报恩心、爱人之心和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所驱动,以致其长期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人而利人,那么,这种行为所形成的品德就属于“无私利人”的美德境界。如果一个人长期受自尊心、求生欲和自爱心等利己的欲望所驱动,以致其长期行为的目的就是利己,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他的手段若长期是利人,如成名成家等等,这种行为所形成的就是“为己利他”的美德境界;他的手段若也是利己,如节制和贵生等等,这种行为所形成的就是“单纯利己”的美德境界。

首先,无私利他是美德的最高境界,是至善的美德境界。试想,古往今来,最可赞叹的,岂不就是那些满怀爱人之心和完善自我品德之心的无私利人的伟大楷模?岂不就是那些在自我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能够牺牲自我利益乃至生命的道德英雄?其次,为己利他是美德的基本境界,是最主要的美德境界。这种美德固然不如无私利人高尚,却更为基本和重要。因为只有为己利他才能够――而无私利他却不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最后,单纯利己是美德的最低境界,是美德的底线,是底线美德境界。这种美德就其直接效用来说,所增进的仅仅是美德拥有者本人的利益,而并不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所以,我们虽然欣赏那些珍爱自己生命的人,那些富于节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人,但一般说来,却不将他们叫做“好人”。我们将这个人人衷心称赞的称号往往只给予那些具有无私利他和为己利他的人。因为只有无私利他和为己利他才是直接造福社会和他人的美德。

一个人只要进入了美德境界,那么,不论其境界高低,道德总原则“善”便已经内化为其人格和个性。但是,他的行为却绝非完全遵守道德总原则“善”,更绝非完全遵守道德,绝非完全是善的、道德的,因为绝不可能有什么完全遵守道德的人。人性乃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本性,它并非完全是善的、道德的,而是亦善亦恶、亦道德亦不道德的。试想,谁可能没有一点儿妒嫉心呢?谁可能没有一点儿复仇心呢?谁可能没有一点恨人之心呢?谁可能在自我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必定自我牺牲而绝对不损人利己呢?显然绝不可能。一个即使达到了美德最高境界的人,也绝不可能完全遵守道德而全干好事,他也会违背道德干坏事。只不过,他的这种行为――纯粹害人、损人利己和单纯害己――只能是偶尔的;而遵守道德干好事――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则必定是恒久的。否则,如果他的行为偶尔遵守道德而恒久违背道德,他就不是处于美德境界而是处于恶德境界了。

四、美德他律境界

美德境界比恶德境界复杂得多,因而需进一步分为美德自律与美德他律两大境界。所谓道德和美德的自律,正如自律论伦理学家布拉德雷所言,这是指道德和美德以道德和美德自身为目的,而不是以道德和美德自身之外的他物为目的。“道德说,她是为其本身之故而被欲求为一目的的,不是作为达到本身以外的某物的手段。”[1]因此,所谓美德自律境界,也就是以美德为目的的美德境界,是为了美德而求美德的美德境界,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人长期的为了美德而求美德的遵守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美德境界。换言之,一个人如果受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所驱动,长期遵守道德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品德而求美德、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人、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那么,这种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品德境界就是美德自律境界。

相反地,美德他律境界则是为了美德之外的他物――亦即利益和幸福――而追求和获得美德的美德境界,是为了自己或他人的利益、幸福而追求和获得美德的美德境界,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人长期的为了利己或利他而求得美德遵守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美德境界。这种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品德境界就是美德他律境界。

举例说,一个人长期追求“节制”美德的行为目的,如果是为了节制美德本身――亦即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节制美德的人――那么,这种长期遵守节制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节制”美德境界,就是节制美德的自律境界。反之,如果他长期追求节制美德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节制美德之外的他物――如自己的健康长寿或祖国的繁荣兴盛――那么,这种长期遵守节制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节制”美德境界,就是节制美德的他律境界。

不难看出,美德他律境界包括“无私利他”和“为己利他”以及“单纯利己”三种美德境界。如果一个人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和幸福而追求和获得了美德,便达到了无私利他的美德境界;如果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而追求和获得了美德,那么,他用以作为利己手段的美德若是善待自我的美德,如“节制”、“自尊”和“智慧”等等,他便达到了单纯利己的美德境界;若是善待他人的美德,如利他、公正、诚实等等,他便达到了为己利他的美德境界。

试想,一个人为了出人头地而遵守和追求善待自我的“节制”美德,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就是为了利己而利己,属于“单纯利己”的道德境界。反之,如果他当时所遵守和追求的美德是善待他人的美德,是利他,是造福社会和他人,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利己目的而进行的种种利他的行为,就是为了利己而利他,因而属于“为己利他”的道德境界。但是,如果他是出于对儿女们的爱,为了不给他们带来忧愁和痛苦,而戒烟限酒,追求和获得了节制美德,他就是为了利他而利己,因而属于“无私利他”的道德境界。

一个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既然是一种为了美德之外的他物――自己或他人的利益、幸福――而求美德,那么,他必不以拥有美德而快乐和幸福,而仅仅以拥有美德给自己或他人所带来的利益而快乐和幸福。在他那里,美德与幸福、快乐是两回事。因此,他遵守道德、追求美德是有条件的。只有美德能够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利益和幸福,他才会遵守道德、追求美德;如果美德不能够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利益和幸福,他就不会遵守道德、追求美德了。

因此,美德他律境界达成的前提、终极原因和原动力,说到底,便是美德必须能够恒久给予自己和他人以利益和幸福。如果不能够,他必定恒久不遵守道德,从而也就是一个没有美德的人,因而也就根本不可能处于美德他律境界。那么,美德是否必定恒久给予自己和他人以利益和幸福?美德必定有利于他人是毋庸赘述的,因为决不可能有害人的美德,凡是美德必定利人,此乃美德之所以为美德的本性。问题仅仅在于,美德是否必定恒久给予美德拥有者以利益和幸福?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关于幸福与美德关系的研究表明:美德是幸福的统计性正相关要素和必要条件:有德便有福从而德福一致而成正相关变化,这是个统计性规律。说到底,有德便有福、德福一致是常规,是恒久的;而有德却无福、德福背离是例外,是偶尔的。

于是,可以得出结论说:美德必定恒久给予自己和他人以利益和幸福。因此,一个人才可能为了利己和利他而恒久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从而进入为利己和利他而求得美德的美德他律境界。美德必定恒久给予自己和他人以利益和幸福是美德他律境界所由以达成的前提、终极原因和原动力。

五、美德自律境界

美德自律境界与美德他律境界根本不同,它不是为了美德之外的他物――自己或他人的利益――求美德,而是为了美德而求美德。因此,如果一个人达到了美德自律境界,便会以拥有美德而快乐和幸福。在他那里,美德与幸福、快乐原本是一回事。因为快乐和幸福无非是一个人的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既然是以美德为目的并且达到了目的而求得了美德,那么,他的需要、欲望和目的岂不就得到了实现?他岂不就得到了快乐和幸福?当然,他得到实现的只是追求美德的需要、欲望和目的,因而这种快乐和幸福只是内在的“德性幸福”而不是外在的“非德性幸福”。所以,包尔生说:“对于一个意志完全由美德支配的人来说,增进美德的行为总是最大的幸福,即使这种行为并不给他带来外在的幸福,反而给他的生活带来苦难。斯宾诺莎的格言对于他是适用的:幸福不是美德的结果,而是美德自身。”[2]

这样,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他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不论道德和美德能否带来利益、快乐和幸福,他都会遵守道德、追求美德。因为对于他来说,美德自身就是目的,就是一种利益、快乐和幸福;因而即使美德自身不能带来利益、快乐和幸福,他遵守道德而得到了美德,也就达到了目的,也就得到了一种利益、快乐和幸福,亦即所谓“德性幸福”。

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虽然不以美德是否带来快乐与幸福为条件和前提,但是,一个人能否达到美德自律境界,却与他能否达到美德他律境界一样,完全以美德能够带来快乐与幸福为前提和条件。因为一个人之所以为了美德而求美德,只是因为他爱美德,而他之所以爱美德,又只是因为美德给他带来了快乐、利益和幸福。爱是对于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所以,美德自律境界固然是为了美德而求美德,而不是为了利己、利益而求美德,却是因为利己、利益而求美德。利己、利益和幸福不是美德自律的目的,而是美德自律的原因、前提和原动力。

这样一来,美德他律境界达成的前提、终极原因和原动力――美德必须能够恒久给予美德拥有者以利益和幸福――说到底,也是美德自律境界达成的前提、终极原因和原动力。美德所带来的利益、快乐和幸福是美德自律境界所由以达成的前提、终极原因和原动力,是一个人能够为了美德而求美德的前提、终极原因和原动力。只不过,这一原动力引发美德自律境界的过程,如上所述,经过了一个中介,亦即美德他律境界。一个人追求美德最初只是由于美德能够给他带来利益和幸福,因而他是为了利己而求美德,逐渐地,他才会因美德不断给他利益和快乐而日趋爱好美德、欲求美德,从而便会为了美德而求美德,使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因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

因此,美德自律境界,直接说来,只能源于美德他律境界。说到底,只能源于美德所带来的利益、快乐和幸福。美德自律境界只能产生于美德他律境界,而美德他律境界只能产生于美德所带来的利益、快乐和幸福。换言之,一个人只有将美德作为利己和利他的手段从而进入美德他律境界,他才可能因美德不断给他带来利益和幸福而逐渐爱上美德,才可能为了美德而求美德从而进入美德自律境界。美德他律境界是进入美德自律境界的唯一通道,一句话,美德他律境界乃是美德自律境界的基础、根据、原因、原动力。

因此,最终说来,美德他律境界是主动的、具有动力机制的境界;美德自律境界则是被动的、不具有动力机制的境界,美德自律境界最终只能从美德他律境界获得不断发展变化的动力,因而完全依赖和附属于美德他律境界。诚然,直接说来,美德自律境界也是主动的、具有动力机制的品德境界。但是,美德自律境界的直接动力仅有一种,即:为了完善自己的品德,亦即完善自我品德之心,亦即为做好人而做好人的道德需要。反之,美德他律境界的直接动力则多种多样:首先,是引发为了利他而获得美德的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其次,是引发为了利己而获得美德的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最后,是引发为了利己而求美德的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于是,一方面,就最终动力来说,美德他律境界是主动的,而美德自律境界则是被动的;另一方面,就直接动力来说,美德自律境界是单薄乏力的,而美德他律境界则是浑厚有力的。合而言之,美德自律境界无力独立而实为美德他律境界的附属物。因此,就一个人的行为总和来说,即使他达到了美德自律境界,即使他的品德极其高尚,他主要的美德境界也只可能是美德他律境界,而不可能是美德自律境界;美德自律境界只能附属于美德他律境界,只能是他的一种附属的美德境界。这里可以借用弗洛伊德的那个著名比喻:美德他律境界犹如一座沉入海洋中的无比庞大冰山,而美德自律境界不过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之一角而已。这是千真万确的。试想,古今中外,究竟有哪一个真实的道德楷模,能够抛开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而整天在那里为美德而求美德?究竟有哪一个真实的道德楷模,他大多数的行为就是为了美德而求美德?他大多数的行为岂不只能被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以及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所推动,从而为了利他和利己而求得美德吗?

因此,美德自律境界虽然是美德的最高境界,却并不比美德他律境界更能够使人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恰恰相反,后者比前者具有远为强大的使人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的动力。但是,“美德自律境界”与“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根本不同。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却必定远比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更能够恪守道德。因为美德自律境界是美德他律境界的升华和附属物,显然意味着:一个人如果处于美德自律境界,必定同时处于美德他律境界,而一个人如果处于美德他律境界,却未必同时处于美德自律境界。这就是说,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必定比一个只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多了一种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的动力,亦即美德自律境界的动力:为美德而求美德的动力。这样,一个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他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便可能只有一种动力:他若遵守道德而得到了美德,便大体能够达到目的、得到快乐和幸福,亦即非德性幸福。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他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则必定具有双重的动力:一方面,他若遵守道德而得到了美德,同时便必定达到了目的、得到了一种快乐和幸福,亦即德性幸福;另一方面,他若遵守道德而得到了美德,同时则还能够大体得到另一种快乐和幸福,亦即非德性幸福。

试想,一个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比如说,他是为了得到健康长寿而追求“节制”美德,那么,他若遵守“节制”道德而获得“节制”美德,岂不是只能得到因节制而大体可以实现的健康长寿之非德性幸福?反之,一个为了得到“节制”美德而追求“节制”美德的美德自律者,若遵守“节制”道德而获得“节制”美德,岂不一方面必定得到了成为一个有节制的人的德性幸福,另一方面则因节制而大体可以得到健康长寿之非德性幸福?

可见,一个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他遵守道德只能获得非德性幸福而不能够获得德性幸福,因而他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便只有一种动力。而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他遵守道德既可以获得德性幸福又可以获得非德性幸福,因而他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具有双重动力。这样,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固然因其处于美德境界而必定恒久遵守道德,却远远不及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恪守道德的程度。当然,后者对于道德的遵守也不可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也不可能完全遵守道德而绝对不会违背道德。因为一个人的需要和欲望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他的快乐和幸福也必定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当他遵守道德而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与他的其他的快乐和幸福不发生冲突时,他必定会遵守道德,但是当二者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他便可能会为了保全在他看来价值更大的快乐和幸福,而违背道德从而牺牲德性幸福。

因此,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也可能违背道德。但是,他违背道德的可能性无疑极其微小,他违背道德的具体情况无疑极为罕见,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可有一比:就一个人的行为总和来说,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必定有多数的行为遵守道德;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的行为则近乎百分之百遵守道德,近乎百分之百地随心所欲也不会违背道德的境界。一个人要完全达到这种境界显然是难乎其难的。所以,孔老夫子说他自己到了古稀之年才达到了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美德自律境界。

但是,能否由此得出结论说,美德自律境界远比美德他律境界更为高尚?康德的回答是肯定的。他甚至完全否定“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他统称其为“爱好”――所引发的为了利他而求美德的美德他律境界的正道德价值,而认为由“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心”所引发的为道德而道德、为美德而美德的美德自律境界是唯一具有正道德价值的境界:“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心乃是唯一的而且同时又是无可怀疑的道德动机。”[3]

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美德他律境界不但同样是一种完全属于善的、正道德价值的品德境界,而且与美德自律境界的道德价值并无高低之分。因为道德和美德,如前所述,无非两类:高级的,亦即善待他人的美德与低级的,亦即善待自己的美德。所以,为美德而求美德的美德自律境界之道德价值,便既可能是无私利他,也可能是单纯利己。如果一个人以善待他人的美德为目的,便是为利他而利他,便是无私利他;如果他以善待自我的美德为目的,便是为利己而利己,便是单纯利己。

试想,一个人为了做一个有美德的人而追求美德,如果他当时所追求的善待自我的美德,是“节制”,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为了使自己具有节制的美德而进行种种节制的行为,他的这种行为就是为了利己而利己,属于“单纯利己”的道德境界;反之,如果他当时所追求的美德是善待他人的美德,是“利他”,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为了使自己具有利他的美德而进行的种种利他的行为,就是为了利他而利他,因而属于“无私利他”的道德境界。

因此,美德自律境界的道德价值并不高于而只是简单于美德他律境界。美德自律境界仅仅包括“无私利他”和“单纯利己”两大道德境界;而美德他律境界则包括“无私利他”和“为己利他”以及“单纯利己”三大道德境界。只不过,引发这些相同道德境界的原因、动力却根本不同。美德自律境界的“无私利他”和“单纯利己”的原因、动力只有一个,亦即完善自我品德之心;而美德他律境界的“无私利他”和“单纯利己”的原因、动力则纷纭复杂,包括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以及自爱心、自尊心和求生欲等等。

六、无德境界

何谓无德境界?“德”、“德性”或“品德”,众所周知,乃是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自我、道德人格或道德个性,是已转化为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应该如何和不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因此,所谓无德境界,就是尚未形成品德、道德人格或道德个性的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就是一个人遵守或违背道德的伦理行为还没有形成一种品德、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的不稳定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善的、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和恶的、不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还都没有转化为一个人的个性和人格。

因此,一个处于无德境界的人,必定断断续续交错地、半斤八两地遵守道德和不遵守道德――遵守道德若是半斤而不遵守道德必是八两――以致道德和不道德互相中和、抵消而皆未能内化为其人格或个性,从而他既不是一个具有恶德的坏人,也不是一个具有美德的好人,而摇摆于美德与恶德、好人和坏人之间,处于美德与恶德的中间状态。这样,他的道德境界便是不定的,他没有确定的品德,他是个名副其实的“无德者”。否则,如果他遵守道德明显多于违背道德,如果遵守道德是恒久的而违背道德是偶尔的,那么,他就处于美德境界了;反之,如果他遵守道德明显少于违背道德,如果不遵守道德是恒久的而遵守道德是偶尔的,那么,他就处于恶德境界了。那么,他遵守和不遵守道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诚然,任何一个人,即使已届耄耋之年,对于某些道德,如谦虚、贵生、智慧、诚实等等,却仍然可能一直半斤八两交错地遵守和不遵守,因而便摇摆于美德与恶德之间,以致仍然处于无德境界。但是,无德境界无疑主要是儿童的品德境界。或者说,一个处于无德境界的人,具有与儿童相似的缺乏智慧的心态。他注重不遵守道德或恶德自身的、当前、确实的小利和遵守道德或美德自身的、当前、确实的小害,而忽略不遵守道德或恶德更大的、日后的、不确实的恶果和遵守道德或美德的更大的、日后的、不确实的善果,从而宁愿选择不遵守道德和恶德而占有当前的、确实的小利小善,却不顾尔后的、不确实的大恶大害。

这样,他虽然遵守道德和不遵守道德是半斤八两地交错进行,但是,他遵守道德是被迫的,而不遵守道德是自愿的。他遵守道德不是自愿的,不是出于遵守道德从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当然,他是人,不能不具有自愿遵守道德从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但是,他的这种道德需要比较微弱而不足以克服不道德的欲望从而居于支配地位。因此,他虽然具有自愿遵守道德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却被更加强大的不道德的欲望所克服,因而不愿遵守道德。他遵守道德并非自愿而是迫于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毁誉赏罚。试想,儿童就其本性来说,岂不都不愿遵守道德吗?他们遵守道德岂不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奖赏而避免父母的惩罚吗?

因此,无德境界,就其本性来说,更加接近恶德境界而不是美德境界。因为一个处于美德境界的人,与无德境界根本不同,是被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所推动而自愿遵守道德;反之,恶德境界则与无德境界相同,是被种种不道德的欲望所推动而自愿不遵守道德、被迫遵守道德。

但是,从根本上说,无德境界与恶德境界毕竟不同。因为无德境界的人不遵守道德的欲望不可能达到恶德境界那样的强烈程度,因而只要有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毁誉赏罚就可以迫使他们遵守道德了。反之,恶德境界的人不遵守道德的欲望则相当强烈,因而迫使恶德境界的人遵守道德的力量,仅仅是权力和法律,而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毁誉赏罚,已经不能迫使他遵守道德;否则他就不是个堕入恶德境界的坏人了。

因此,无德境界的人,如儿童,虽然不自愿遵守道德,却很容易屈服于社会和他人的压力而遵守道德,以致其遵守道德和不遵守道德是半斤八两,从而才能够处于无德境界;反之,恶德境界的人,如坏人,不遵守道德的欲望却强烈得多,很难屈服于社会和他人的压力而遵守道德,以致恒久不遵守道德而偶尔遵守道德,因而才处于恶德境界。所以,真正讲来,尽管无德境界更接近恶德境界,无德境界却决非恶德境界,更非美德境界,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境界。

不言而喻,一个人最初既不会处于美德境界,也不会处于恶德境界,而只能处于无德境界。因为恶德与美德一样,都只能形成于一个人的长期的行为。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个具有恶德的坏人或具有美德的好人。他最初必定处于自愿逃避道德而接受恶德、同时又被迫遵守道德而接受美德的无德境界。从此出发,他既可能长期地、稳定地、恒久地不遵守道德,从而形成恶德、成为坏人而堕入恶德境界;也可能长期地、稳定地、恒久地遵守道德,从而形成美德、成为好人而进入美德境界。首先进入以美德为手段的美德他律境界,最终达到以美德为目的的美德自律境界。

综上可知,品德境界分为三类四种,即恶德境界、无德境界和美德境界,而美德境界又分为美德他律境界与美德自律境界。恶德境界是坏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恒久说来,是不遵守道德的:他违背道德干坏事――纯粹害人、损人利己和单纯害己――必定是恒久的;而遵守道德干好事――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则只能是偶尔的。无德境界是品德的中立境界,是无恶德亦无美德的境界,主要是儿童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必定半斤八两交错地遵守道德和不遵守道德。美德境界是好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必定恒久遵守而只能偶尔违背道德。处于美德他律境界者大多数的行为必定遵守道德;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者的行为则近乎百分之百地遵守道德。因此,不论处于恶德境界,还是处于无德境界,道德都不会真正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只有处于美德境界,特别是美德自律境界,道德才能真正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本文的写作得到“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布拉德雷.伦理学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33(1944).76.

[2]Friedrich Paulsen,System of Ethics, Translated By Frank Thill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 ,1908,406.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80.

上一篇:干事业要有最佳状态 下一篇:我们应该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