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9-16 11:18:15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依据自身的一些探索和经验,主要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 效率; 方法 物理是一门部分学生感觉比较难学的科目,同时也是部分教师感觉比较难教的课程。因而尽可能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物理知识的得到,绝大部分是从课堂40分钟而来,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兴趣、爱好的培养,对物理规律的掌握都离不开这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开发,物理方法的传授,研究分析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的提高等也大都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结果。下面谈一谈本人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和探索。

1创设问题情景,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保证效率的第一要素

物理教学首先要"唤起兴趣",教师根据学情的需要,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在教学中,设置好问题情境,也能使学生面临解决难点的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级参于到教学活动中来。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可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和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

2注重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由于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心理存在差异,教学内容、思维要求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由于诸多的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学习的自信心屡遭打击,直接影响教学工作。因此,在高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好转化和过渡工作;从直观向抽象、从单一向复杂、从标量向矢量、从算术运算向矢量运算、从浅显向严谨、从以定性为主向以定量为主转化,描述方式以文字法为主向文字法、公式法和图象法等多种方法相互完善、相互补充转化。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从习惯于背诵向推理论证转化、从习惯于模仿向创新转化,从习惯于课堂“大合唱”向独立思考转化;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育,逐步掌握观察实验法、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科学假说法、控制变量法、隔离法和整体法、逆向思维等思想和方法。

3课堂上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忽视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无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基础。教师要研究学生、认识学生、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注重研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我们的不少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活动中,习惯于“填鸭式”,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或几乎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是由教师讲清楚和突破,例题的讲解是教师在讲,教师在解。学生最大收获也只不过是听懂而绝不是弄懂,更谈不上“过手了。一堂课学生几乎就只动用了两种学习器官——看和听,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少,死记硬背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尽可能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4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重视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把实验作为教学附件,或仅仅作为一段引言或一个转折。要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发挥实验在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作为实验学科,实验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物理实验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教给学生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验机会。

5因材施教,注意层次教学,提高全班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学开始,针对问题,让学生发表看法,暴露学生认知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物理课堂教师只有一个,学生则少的四十、多的有六十。这么多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差异是不科学的。教师若不顾学生差异,课堂教学没有层次,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肯定不高,所以物理教师的授课一定要有针对性。在我的物理课堂上,很多的话我都说得很明白。此类的问题是属于必须掌握的常识,彼类的问题是高考的难度,接下来的问题是竞赛的级别。我都跟学生交代清楚。所以在我的课堂我并不总是要求学生都百分之百的认真,依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后进生有能够学得懂的,让优等生能够吃得饱,各取所需。当然,实际操作的过程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有矛盾的时候,甚至不可调和,这时候我们教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为了大多数学生学好物理。同样要注意班级学生内部的帮扶,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召集班上物理成绩比较好的十来个同学组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将他们每个同学与一个后进同学结一个学习对子,还不时对学习对子进行评比。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全班的学习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浪潮。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优等生体会的是成功的乐趣,后进生感受了同学的关怀。

6物理教师对学生规范解题的训练是保证物理课堂真正有效的关键一环

有实验、有课件,有故事,有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的物理课堂就完整了吗?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错啦。物理的难点主要就在于这是一门思考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于解决物理问题。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多次地示范。若不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大部分高中生解物理题是比较盲目的。做对了,他很开心;做错了,他不知道错在哪里。因而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亲自示范解题的时候规范性一定要特别注意。强调规范,是为了少走弯路,明确方向,这样才能保障前进的步伐,规范的例题讲解必不可少,机械训练要少,总结要多。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保宗悌. 物理.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7.

[3]姜立东.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低效教学行为分析.物理教师.2007(6).

上一篇:多媒体创造出精彩的小学英语课堂 下一篇: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