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16 09:35:05

浅谈初中英语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之一是词汇教学。如何更好地教授词汇是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再者,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多少,制约着其学习英语的质量。

英语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之一是词汇教学。如何更好地教授词汇是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再者,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多少,制约着其学习英语的质量。那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有兴趣的学好并掌握英语词汇呢? 笔者就以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做基础, 就无法同他人进行交际。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词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部分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的处理令人担忧。尽管新大纲和新教材对此提出了要 求,但在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仍可以看到教师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单纯地讲解词汇的读音、词义和拼写。 他们无意识地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使词汇学习脱离了生活。学生只是通过硬背孤立地记住几个单词,却无 法准确地使用,以至在造句中出现"Open the light."和"Ihappy hear the news. "一类的错句。错误出 现在学生身上,问题却存在于我们教学之中。如果这类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无疑会影响中学外语教学的质量。目前,不乏有关词汇的教学方法,如集中识词、构词识词、情景识词等,在教学中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但这些方法在体现词、句、文三者的内在联系上仍不鲜明,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词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原则

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指在教学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教学中要将词汇融合到句子直至语篇中去。词汇只有放到句子或语篇中才会有其实际意义,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单词的音、形、义,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会使用这些单词,从而达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四、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1.呈现(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

①由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理解其意义。

②教师也可以直接提供课文中含有该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去理解。

2.示范与模仿

由教师口述含有该词语的例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生依次口头重复例句, 进行模仿。

3.扩展

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图、填空、口头英汉互译等形式操练含有该词语的句子;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其 总结和认定所学句子的结构。

4.初步运用

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课文中的例词进行口头造句,或自编约四句话的小对话,其内容和意义有一定联系。

5.综合运用

学生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例词连贯起来,口、笔头完成4—8句话的小作文(对话)。该作文可分为:a.控 制性作文,即由教师事先设制情景,给出图画或中文提示,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条件作文。b.非控制性作文(自 由作文),即教师不提供任何条件,学生自行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例词自由发挥作文。

五、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运用范围

该教学方法初中三个年级均可使用,难易程度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要求进行调整,可采用不同 的训练方法分层次教学。三个年级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分别为: 初一年级:要求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词语用到句子中,并能根据图画或词语提示自编小对话或补全对话。初二年级:要求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词语用到句子中,并能根据提示,口、笔头完成3—5句语法正确、意 思连贯的话(可以是小对话)。形式可以多样,如:补全对话、看图写话和短文填空等。初三年级:要求能够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语口、笔头完成5—8句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短文。形式可以是短 文填空、看图完成对话、补全对话、看图写话和自编短文。

六、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实验体会

1)从语言的交际性来看,运用是学习的目的, 学习过程应该是运用的过程,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加深对词 汇的认识和理解,词汇也在运用中得到储存和记忆。

2)在词汇教学中,让学生学有所用, 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语言交际中能够很 好地运用所学词汇,并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赏,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正是从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信心出发,在学生造句和作文的过程中,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提高 课堂效益,减轻学习负担。

3)该教学方法起点低,密度高,节奏快,层次清,反馈明, 适用于程度不同的学校和程度不同的学生, 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学生的活 动贯穿始终,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排除他们学习上的心理负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

上一篇:余孽久了就是妖孽 下一篇:陈小年,要记得微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