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研究

时间:2022-09-16 09:01:36

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研究

摘 要:如今,教育界提出了将传统应试教育转变为现代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所以,将它作为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世界。而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也应做到面向素质教育,并在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准的前提下,构建有效、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自主学习;德育;多元化教学评价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常常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尽管与传统应试教育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也摆脱了以分数论学生的观念,而是面向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研究和阐述。

一、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由于深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禁锢,只讲究一天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对于学生有没有掌握、能不能将其进行运用却从不考虑。而在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理念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不应只专注教了多少,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这些知识的能力,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独立的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图表表达能明了》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本节内容的信息技术知识点,而是采取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创建、编辑、修饰图表的方法。如,我先为学生展示了课本中“对超标用水加价的态度和平时有无节水的统计”工作表,并给学生布置任务:将统计结果用形象直观的柱形图表示。我则在一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观察,并请部分学生演示了操作过程。然后,又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对饼图、折线图这两种图表类型进行了了解,并组织他们讨论不同类型图表的适用情况,然后请学生发表见解看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加深对图表的认识和熟悉对图表的操作。这样,我就摒弃了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模仿和练习课本中的操作,掌握了图表建立和编辑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

素质教育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即让学生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完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进化和成熟。所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也要努力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并在合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对他们进行德育,使他们在掌握专业信息技术的同时,在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上也得到一定发展。

以《修复图像更美观》这节内容为例,在讲解修复原则这部分知识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复图像,修复图像我们应坚持什么原则?”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我为学生讲述了“周正龙事件”“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龅牙哥茫然弟”这些新闻案例,并出示了相应的虚假图像,趁机对学生进行了德育,使学生懂得不能恶搞图片,损害其他人的肖像权这一道理,从而形成正确的修复图像观念。这样,我们一来使学生对修复图像有了全面认识,二来进行了德育的渗透,达到了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教育要求。

三、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评价,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即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评价主体上,可以由原来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变为教师和学生同为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上则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来实现。在评价内容上,不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对学生的信息品质(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基础知识(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情况)、技能技巧(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则通过纸笔、上机、实作、面对面等来进行。总之,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下“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教学理念的良好体现。

综上所述,身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并做到始终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教学指导,以此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马晓娟.试论面向素质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上一篇: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问题 下一篇:如何上好高中英语试卷评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