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情感联系

时间:2022-09-16 06:26:31

浅析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情感联系

作者简介:吕灵芳,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摘要:艺术在现代生活中意义广泛且涉及的领域多元化。如果一定要给艺术冠以准确的定义是值得商榷的。艺术家和艺术品是艺术行为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艺术家通过自身情感的融入,使艺术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艺术作品也承载了许多思想,并将思想传达与大众。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作品;情感

艺术的概念广泛,仅在各类教科书及文献中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定义。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所阐述的艺术的定义是:欧美拉丁语系国家,“art”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蔡元培早期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包括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区分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表达社会意识的一门大学科,广义上包罗文学、音乐学等,也包括建筑和园林等。①

百科全书对艺术的定义即从整体角度出发,艺术包括多个门类。有从专业角度定义它,有从文学角度定义它,也有纯粹从美的角度来解读这个词语。当然,不同的人对于此概念的看法不同,因为他们所处的知识背景与专业方向不同。例如:对于文人来说,他们把艺术体现在文字当中,当其把文字串联成一首首充满灵气的文学著作时会认为自己完成了一件属于自身的“艺术”作品,而这种艺术在文人心中最具价值与意义,是一种在文学领域的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之一,美学家科林武德认为艺术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活动,其他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得从它的土壤上生长起来,宗教、科学、哲学都不是最原始的形式。艺术比他们更为原始,构成了它们的基础,使它们的发生成为可能。②因此,艺术的起源比较早,譬如人类第一把石斧的出现。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创造物,也是人类根据生活所需创造出来的符合日常劳作需求的鲜活写照,放到现今艺术家眼中即艺术品,即便它既粗糙又简陋。

谈及艺术与艺术品,艺术家是这两者的塑造者。艺术家的心中有一种黑暗的、不可思议的艺术冲动,将这些艺术冲动凭借物质表现出来,就成了一个优美完备的合理想的艺术品。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艺术活动的关键。“艺术的普遍而绝对的需要是由于人是一种能思考的意识,这就是说,他自己而且为自己造成他自己是什么,和一切是什么。”艺术家在其中扮演了“人”的角色,只要其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或一定的思想观念,它就会去思考它并实现它。

将文学家放到艺术领域创作诗文的过程即艺术创作,相较于文学家,艺术家也具备此能力,仅创造对象不同而已。文学家须通过文字表述个人感受,进而汇字成章。而艺术家先用眼睛观察外部世界,再汇聚成某种或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最后以颜色、造型、笔触将自己搜集到的形象以画面的形式表达。这是对自我的认知,更是对外在事物的亲近。就像黑格尔所说的“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因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观察。”③

规律即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例如画家创作一幅作品,其无法从头至尾的将自己关闭在封闭、狭小的空间里独自作画,即使有这个阶段也在其后期创作阶段。因为身为画家首先要对身边事物具有直观感受,譬如孩童在没见过飞机的状况下无法知道飞机的形象。因此画家必须先感知世上存在的事物之后在脑海里形成一定的物象或色彩,最终创作一幅作品。且一副好作品必须充满创作者自身的感情,使这份感情通过艺术作品这个载体传达到观众的眼中。这不仅是画家要表达的,也是所有门类的艺术家共同期许的境界。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能够表达其心境与情感因素,只是传达的媒介、方式不同。在我们看来绘画是通过图画的形式表达思想,音乐是通过旋律表达美感,书法是通过文字与笔触的轻重来表达艺术家的感受而诗人是以诗的韵律表达他的心灵。艺术是共通的,宗白华认为,自先秦以后,“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书法尤为代替音乐的抽象艺术。”④

可见书法与画法能表现艺术家在其作品中的情感寄托。尤其是书法,最能体现个人的气质与韵味。人们通常看某个人的字就能略知其性格与特质,以艺术表现角度来观察,也不无道理。在《中国书法里德美学思想》一文中,宗白华在阐释清代大画家石涛的“一画说”时,就曾指出,“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没有人,就感受不到这美,没有人,也画不出、表不出这美”。⑤譬如,诗人与诗歌作品之间就是情感与创造美的传递者。诗人作诗即通过自身感受运用文字、押韵及韵律表达切身感受,因此其创作一首诗时会融入丰富的情感在作品当中。当然,与其他艺术家表现方式不同的是通常会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或当事人所处的环境所联系起来。艺术方式表现的共通之处如宗白华所说的“中国画运用笔勾的线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现生命情调,透人物像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洗尽尘滓,独存孤迥’。”⑥此话表明中国画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中国画以墨为媒介描绘人物或景物,它用墨的浓淡轻重通过艺术家自身感受体现到宣纸上,它表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情调,能够透过此物来感受此人内心,因此其有一种内在精神作支撑。

艺术家从自然提取元素,根据自身情感需求进行艺术活动。每件艺术作品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人们需要通过观察对其进行区别。以绘画作品为例,西方的油画总要比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直接与具象,他们用单纯的甚至浓厚的色彩、精准的形式把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人和物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中国画不同,譬如一位国画画家要表现一望无垠的江水或湖面,他们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将画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更甚者只留空白让观者自己意会其中奥妙。

中华艺术从根本上说,不是指向所表现对象的外在真实,而是化景物为情思,“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追求题外的意趣、意味,追求艺术的真实。因此中华艺术,不论是绘画、音乐还是书法都具有追求题外的情愫,这是其特征之一。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古往今来研究艺术、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学者众多,见解独到精准的不乏其人。本文仅就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潜在联系提出拙见,浅显的论述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联。(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美]科林武德.艺术哲学论文集[J].美国布卢明顿出版社.1964.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91.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邓福星著.艺术的发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2.

[6]宗白华、王德胜.宗白华评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注解: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12

②[美]科林武德.艺术哲学论文集[M].美国布卢明顿.1964年版.第55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9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⑤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美学散步》,14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页

上一篇:坚守与追寻 下一篇:国产动画的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