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09-16 04:19:45

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 要: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归根到底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使课程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职业岗位需求,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获得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而这一有效活动的完成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前提。

关键词:高职 法律类专业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48-03

高职院校教育与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就业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每节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因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而且在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能满足职业岗位及其变化的需求。只有学生掌握了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没有相应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并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笔者以高职法律类专业为视角,就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般分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所发起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到在美国适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这一理念便引起了各国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

要把握有效教学的内涵,必须对教学的构成因素作一番考察。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依据教材传媒和教学物质条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复杂系统。如果我们从静态角度分析,教学的构成性要素包括环境因素(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人员环境(教师和学生)、信息要素(课程和教材等);如从动态角度分析,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反馈等过程性要素。那么,如何在既定的时间内优化配置各教学要素,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就是我们关注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因此,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最大限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高职法律类专业是为司法部门、法律服务部门辅助岗位、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基层司法所及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门培养应用法律辅助型人才。这种定位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法律专业课堂教学要从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即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原理,还要使学生把握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的各种技巧、能力、方法,培养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依笔者之见,以下三个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

1.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具有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符合社会需求。即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法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符合,做到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识能力的“够用适度”,专业课程则要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

2.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创造性,使个体价值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的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整体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由此要求教师必须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创新。因此,教师的职业能力的有无与高低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有效益的,能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二是有效果的,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三是能有效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当前制约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透视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科化痕迹明显,针对性不强。既然高职法律类专业是为司法部门、法律服务部门辅助岗位、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基层司法所及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门培养应用法律辅助型人才。这类人才既不从事法学研究,也不是直接从事法律职业,而是在法律事务中为法律职业者提供业务辅助的,其职业岗位群的定向性决定了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当有别于法学学科教育,不必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分析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上,将法学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按照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真正使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应,体现职业岗位定向性和满足职业岗位对法律辅助型人才需求的现实性。然而,目前高职法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部法律专业教学委员会推荐的14门核心课程为参照系,再结合培养方向增添一些课程,形成专业课程体系,没有突破学科型课程体系的藩篱,无疑偏离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的本质要求。由于课程是按照学科逻辑的顺序与结构来组织的,人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隔离开来,没有体现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和过程性。课程体系的学科化,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去甚远,又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得到实践教学的支持,没有职业情境的体验,既影响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又削弱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认识不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就业有什么关系,因而,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明显降低。

2.教学模式没有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弱化了教学的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由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反映在各门课程上,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学科逻辑为主线、理论知识为主体,没有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造成教学内容过多、过细,实用性不强。要在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2008年新修订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设计》所规定的课内课时应控制在1800学时,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确实存在着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不足的矛盾。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者,过多地注重法学原理和法条的阐释,忽视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职业岗位必备的司法职业技能的训练重视不够。这种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谈不上对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学科教育思维明显,专业教学能力亟待提高。高职教育教师除了应当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外,还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司法实践经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他的权威来自于两个方面:形式权威和实质权威两类。在教学中,虽然教师拥有制度所赋予的形式权威,但没有或不全有知识上的实质权威,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法律专业教师从高校法学专业研究生或本科毕业,他们本身就是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缺乏司法实务经历,教学中的通病是理论知识有余而司法实践经验不足,因而他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还不是职业岗位人才的塑造者。事实上,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仅有专业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与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对教师来说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学科专业发展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内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越丰富,教学内容就充实;教育专业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即教学的技能,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越丰富,教学实践能力越强,技能技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而目前高职法律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司法实践工作经验,缺少对司法实践部门工作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司法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将特定的法律规则与相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教会学生运用规则去解释现实生活和处理纠纷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职业能力的培养,重教学过程、轻教学目的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提高高职法律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对策

大学有效教学的特征,即给予学生以广博深厚的文化侵染、真切地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怎样关注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优化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岗位定向性、针对性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高职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根据应用性的辅助类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重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从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本位的转变。

1.根据高职法律类专业就业去向和职业岗位任务重构课程体系。高职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去向已从传统的政法机关转向企事业单位,从城市转向农村,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地区,其就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决定了高职法律类专业必须因应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变化重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体系还必须立足于高职法律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辅法律专业服务的职业或者从事基础性法律事务的相应岗位职责任务以及每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设计。

笔者认为辅助类法律职业教育应当提供四个层面的职业训练:一是法律职业理性的教育,即法律观念、法律精神、法律思维方法的传授;二是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即法律职业品质、职业操守和司法伦理的教育;三是法律职业素养和技术的训练,包括案例分析和法律文书的专业训练;四是法律职业辅助工作技能的训练,包括档案管理、文字处理、速录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据此,高职法律类专业课程必须克服传统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课程体系,应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及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而不必刻意追求法学体系的完整性和体系性,不妨将课程设置素质与通用技能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实训课程和职业技能拓展等相互衔接的动态课程体系。这样即可保证高职法律类专业学生既具有法律人的理性,又能契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2.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减少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叠。一是课程内容整合,即打破课程章节的界限,摒弃原有的学科体系,以简单到复杂的能力的构建为线索,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归并、分类、整合,使课程内容模块化。如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由于贯穿其间而作为核心概念的是权利与民事行为,权利可以分为人格权、财产权(物权、债权)、身份权,当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侵犯他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为此,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民法基本原理模块、人格权模块、物权模块、债权模块、身份权模块、侵权责任模块,这样可以改变现行教学中将合同法、婚姻法等课程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造成课时相对不足的矛盾。二是课程间整合,即将课程体系内的相关课程按照特定的功能归类,实行分类解构、分类重构、分类整合,打破原有法学课程的界限,实现课程间的有机对接。其一,将培养功能相同的课程整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如程序法是在解决争议或冲突的程序中保证权利义务实现的法律。由于程序法的宗旨在于保证解决争议或冲突的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不妨将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加以整合成诉讼法原理与实务,使学生在掌握诉讼法的共性原理的基础上,把握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个性,这样可以缩短理论课时,加大诉讼法实践教学学时。其二,将专业内容相近的课程归类,以增强知识的融通性。如将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课程内容融入法理学课程中,舍弃与职业关联不大的内容,形成一门综合理论课,体现学科的继承性和开放性。以就业去向和职业岗位需求来整合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模块化、综合化,真正使理论知识实用性、关联性和针对性,服务于实践教学之所需,为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的教学提供了保证。

(二)创设多元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合理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后,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真正使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当然,法律类专业教学模式的选择,既取决于我国属于成文法法系的法律传统,还决定于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的授课风格,因而无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可以交替使用。

1.分统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所谓分,即实体法和程序法案例模块分别教学;所谓统,即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形成综合实训案例教学模块。在学生掌握实体法、程序法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定,初步养成法律思维和掌握一定的适用法律技能的基础上,开设案例综合实训课程,引导学生在具体案件中学会运用相应的实体法、程序法,解决复杂的案例,理解法律、国家政策、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分合统一”的案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分析解决案例过程中掌握了实体法的知识,又把程序法应用于具体实践,而且实现了法律知识的连贯性、教学的应用性、法律职业的岗位性的有机结合。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套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诉讼的进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诉讼启动、审判和执行三个教学模块,围绕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精心设计一个个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通过任务的实施引导学生掌握各诉讼阶段、各环节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原理,着重培养学生从事法律服务和处理相关法律事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诉讼技能。

3.抛锚式教学模式。它是指在多样化的现实情景或在利用技术虚拟情景中运用情景化教学技术以促进学生反思,提高知识迁徙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可以改变当前法律教学过于倚重书本和教材,重口头讲授和纯理论化,出现学用脱节的倾向,教师将教学内容设定为典型的个案或问题情景作为锚,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抛出“锚”,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比较适合于如司法文书、商法等应用性法律课程。

4.模拟审判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真实典型的案例,以法庭为平台,以庭审为内容,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经历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的过程,掌握诉讼庭审程序,熟悉不同职业角色法律思维的特点,从而提高法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转变学科教学思维,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的发展

教师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要素,他们对高职教学改革基本理念的理解,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与水平等教学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高。因此,高职法律类专业要摆脱学科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必须树立职业教育理念,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从学科教育转变到职业教育上来,法律专业教学改革才能深入开展;其次,教师是否拥有实践教学能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是课堂教学有效运行的保障。只有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使高职法律专业课堂教学契合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的实际情况,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司法考试或律师职称晋升考试,支持教师到律师事务所兼职或到公检法等部门实践,积累司法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同时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专职律师、书记员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学的实施提供智力保障。为充分发挥专兼教师的专业优势,不妨在课程安排上做适当调整。对专职教师因其专业理论功底较深可以安排他们进行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程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理论;对兼职教师因其司法实践经验丰富可以安排他们讲授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训课程,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实训中学习法官、检察官、律师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法律专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着力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即增强专业教学内容的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真正使课程与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契合;然后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即构建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实现由以“教”为主向“教、学、做”一体化的转变;而要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最终要靠教师去落实,因而“谁来教”也是关键要素之一,只有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07年安徽省教育厅《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07jyxm476)的阶段性成果和校级教学改革课题的终结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厚德著.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周浩波著.教育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2

3.徐平:.浅论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教育艺术,2007(6)

4.肖川.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5.谢利民.论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9(5)

(作者单位:淮南联合大学 安徽淮南 232001)

(责编:吕尚)

上一篇:完善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精品课建设及课程改革... 下一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