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训练

时间:2022-09-16 03:00:36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训练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又能地运用朗读手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语文;低年级;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又能地运用朗读手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我在这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提出要求,明确朗读目的

新课标对学生朗读是分阶段要求的:低年级(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年级(3―4年级)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高年级(5―6年级)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整个小学。我在教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用普通话朗读并要求他们发音清楚、响亮,尽量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

二、教师范读,提高朗读水平

低年级的儿童读书不流利,常读破词破句,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刚开始识字,认识的字不多,他们的理解水平比较低,不能根据意群来停顿,词与词之间分不清,在这个阶段,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课文没把内容读熟读透,就不能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后,教师也可以分析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如一年级的《小鱼的梦》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小鱼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渴望。多读,在读中体会,直到能够背诵。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抓住重点段落,加强朗读训练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带领学生抓重点词句,用心品味、感悟课文。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只有细细品味重点词句,才能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在教学《乌鸦喝水》的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紧紧抓住“终于”、“一颗一颗”、“叼”、“放”“渐渐”五个关键词,反复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由这些词语想像到乌鸦思考了很长时间、动了不少脑筋和乌鸦叼石子的情景,从而体会到乌鸦“想出办法”的兴奋和办法生效后内心的喜悦。这种抓重点词句的朗读方式,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思考得多了,感悟也就更深了,读起课文来,自然能入情入境。

四、注重朗读评价,树立自信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让评价充满赏识且生动形象,培养学生朗读的勇气和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同桌互评,同学评,也可以自评,给学生更多交流的空间,多读多悟,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在评价时,特别强调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语言经验与生活经验不同,会导致对课文感受与体验的一些差异,学生的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的个性气质与生活经验的体现,在准确把握课文总体基调的基础上,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化的差异。因此,在朗读评价时我们应关注到这些,施以个性化的评价,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每位学生全心投入,尽情发挥,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五、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把课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形象地表达出来。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读得生动一点”,“要读出感情来”那是没用的,因为学生不知道怎样读生动怎样有感情,如果只是机械得提示学生哪儿要重,哪儿要轻,哪儿要高兴,哪儿要悲伤,那是没用的,只会让学生读得矫揉造作。我们只有启发学生思考、想象,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表达的愿望,才能使他们自然地读出感情来。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教学中切实指导学生读书,课堂上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是一条可取之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上一篇:日本政坛病人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