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新引擎

时间:2022-09-16 01:54:54

未来中国新引擎

纵观世界经济历史,每一次金融危机袭来,都会对各国经济结构进行重新调整,都有带动经济繁荣复苏的支柱产业出现,成为“新引擎”,引领国家走出困境。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有人产生疑问: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将中断?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危”中有“机”――这是中国领导层、经济界的共识。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目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完全能够突出重围,率先实现复苏。如果这一命题成立,那么接下来人们关心的问题是,我们能够较快走出危机以及恢复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哪些产业将引领中国走出危机阴影率先实现复苏?这个问题如果能得到解答,将对我国实现保增长的当前任务和调结构的长期任务、企业和百姓未来的投资方向、建立长期的、覆盖面广的就业计划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到底谁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民论坛编辑部组织了大量的调查,专家们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列举出他们心中的“新引擎”,在讨论中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形成了激烈的辩论。确实,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新引擎”的选择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出现诸多答案也在情理之中。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还围绕“‘新引擎’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关系”、“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龙头产业”、“美国支柱产业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与其他国家支柱产业的选择有何不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探寻中国经济“动力源”何在,希望能为中央和地方决策,为企业和百姓投资提供一些参考。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历史上带领经济走出危机的“引擎”

1900年经济危机

产业龙头:钢铁等重工业

1899年夏天,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俄罗斯,随之工业生产陷入危机。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最先跟进,英国尾随其后。1903年,美国才爆发全面危机,并转入萧条。

应对危机:危机发生后,德国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并占领英国的海外市场。

1905年美国最后一个摆脱危机并迅速转入高涨。带动这一轮高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铁路和重工业建设。

1907年银行危机

产业龙头:军备工业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应对危机:1909年起,美国、法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进入高涨阶段,德国到1912年才走向高涨,英国则更晚。然而,这一轮经济高涨的主要动力却是军备竞赛。

1929年大萧条

产业龙头:汽车等机械制造业

1922~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

应对危机:德、日、美、英、法等国都出现了法西斯组织,将世界引入了战争的边缘。

1930年以后,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美国在西部建立军工企业,发展汽车等机械制造业和高技术工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科技革命发端于斯坦福大学及其周围地区,60年代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硅谷”。

1987年“黑色星期一”

产业龙头:金融等服务业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

应对危机: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支柱产业发生了巨大改变,钢铁、汽车、工具机、消费型电子及办公设备等令人瞩目的产业等迅速衰落。但是,这一时期,休闲娱乐业和金融服务业则成为最具有竞争实力的支柱产业。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产业龙头:信息技术产业

1994~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不仅导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应对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是最主要的增长来源之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产业龙头:电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应对危机:新加坡政府连续数年实行赤字预算政策,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培养新兴产业部门。电子业、化工业和工程业是新加坡的三大支柱产业。政府计划在2010之前将生物医药发展成为第四大产业部门。(人民论坛编辑王慧 杜凤娇收集整理)

上一篇:宏观调控并不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等 下一篇:中国经济领航者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