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凡:用资本催生企业神话

时间:2022-09-15 09:19:53

包凡:用资本催生企业神话

华兴资本在2007年完成20个项目,交易额接近1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一个个资本神话故事都是由这个年轻的首席执行官包凡导演的

2007年 11月19日,长城饭店的二层会议厅沸腾了,国内最大SP(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的华友世纪与光线传媒正式“联姻”,组成新公司“光线华友”。

台上,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和华友世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秦岱喜形于色,各自规划着新公司的未来。但谁也没有留意,在这段“联姻”的背后,有个幕后推手静静地坐在台下,他就是华兴资本的董事长包凡。

如何判断企业是否挣钱

《新财经》:华友世纪与光线传媒的“联姻”,华兴资本在其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华兴资本的收益是从达成的项目中提取,但是,华友世纪与光线传媒之间主要是股权合作,华兴资本的利益如何体现?

包凡:自2006年,华兴资本就作为华友世纪的财务顾问,帮助它与猫扑、华纳音乐、维旺迪等公司寻求合作。与此同时,华兴资本也是光线传媒的财务顾问。一直在帮助光线传媒进行私募融资,并计划在海外IPO。因此,在光线华友合并案件中,华兴资本理所当然地担任了交易中财务顾问的角色。

双方合作的形式是换股,华兴资本看好的是双方未来的发展前景,新公司中有我们的股份,至于多少比例,我不便公开。

《新财经》:大家习惯于将企业融资形容为与资本谈“恋爱”。身为牵线人的投行也很自然地被当做了“婚介”,您觉得这个角色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包凡:我喜欢将合作双方称之为“新郎”和“新娘”。其实,叫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能真正为双方找到互相匹配的“对象”。这不仅要掌握大量的企业及VC资源,还必须深入地了解双方的“个性细节”。比如一个早期的互联网项目,与美国模式非常接近,那么,有美国背景的VC会更容易沟通。如果是一个家族企业,有非常本土化的团队,那么,具有本土背景的VC可能更加适合。每个案例都要特别地分析和对待。

《新财经》:华兴资本介入过征途等很多大的融资项目,好的项目很多人都想做,你们是如何赢过别人的?

包凡:华兴资本在国内投行中的优势,首先是合伙人制度。一些很专业的机构,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都是合伙人制度。这种机制在这些行业中相当重要,作为老板的心态和作为打工者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打造企业文化上。

其次,我们比较专注。每天找上门的项目很多,但我们只做4个行业,传媒娱乐、通讯、传统商业、金融服务。我觉得,在中国做生意要先做强再做大。对于我们不了解的行业,是没办法给别人带来价值的。在与大投行的竞争过程中,华兴资本基本上是胜出的。因为大投行提供给企业的大都是眼前的服务,对客户没有任何价值。所谓术业有专功,我们只限定在几个行业,做起来比较专业。

《新财经》:在给知名企业“配对”时,信息相对透明。但是,在很多企业尚未形成品牌和不具备实力的情况下,你们如何选择介入?怎样判断一个企业的潜力?

包凡:首先要考察对方的团队。就像两个实力相当的选手赛跑,领先的优势并不明显,这时候就要看团队。其次要看他们的商业模式。比如教育行业,这个行业很重要的特点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不会是爆发式的发展。但是,品牌一旦确立则维系的时间非常长久。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品牌,都是经历了很多年积累下来的。

风险投资行业不可能等待二十年之久的投资回报,我们更希望看到爆发式的发展,因此,商业模式非常关键。

投资也是一种赌博

《新财经》:很多人认为,投资就是赌博。在“资本赌博”中,眼光和策略占的成分有多少?

包凡:眼光和策略可以帮你更好地分析风险,一个有经验的赌徒知道他在赌什么东西,他需要冒多大的风险。投资也是在赌这个市场是否会火起来,赌这个团队执行力的优劣,甚至赌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是否强大,这三个风险是不一样的。

投入一个企业,如果感觉它的风险很大,未来的收益也应该很大。这种企业就值得去投,如之前的google,大家都不知道google拿来可以干什么用,赌这样的局,如果不能赚回100倍的利润,就没有意义。如果是赌管理团队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回报就稍微低一点。所以,要根据风险的大小去衡量预期的回报。

《新财经》:很多企业并不是有了资金就能把市场做大,一个企业该怎样做才能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包凡:资金是一方面,管理人员跟不上也是很大的问题。我们以教育领域为例,如新东方有400家加盟校区,如何选择400家加盟学校的校长,是很大的问题。再如红黄蓝儿童教育机构,它对园长的培训也是很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自己的园长,那么,对教学质量的控制也很难说,管理是企业发展的瓶颈。新东方是在英语培训市场唯一一个做成品牌的企业。培训业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培育和投入的。

《新财经》:您如何看待风险投资领域的风险问题?

包凡:追风对企业来说是很危险的。在一个领域,行业老二、老三与老大之间的价值差得很远,即使成功,回报也非常有限。在投资过程中,尤其是在新兴行业,管理的风险非常大,也是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另外,竞争环境和格局的改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比如,教育行业的优势在于教育的需求很明显,看得见摸得着。中国的VC目前都在干所谓PE(私人股权基金)的事情,中国的VC其实更需要投资回报,当目前的成长速度低于50%时,可能就不是VC想投的。在美国,传统行业已经很发达了,很难在传统行业中找到高成长的企业。中国的市场方兴未艾,在一些传统行业中,还可以找到高成长的机会。

《新财经》:11月初,我参加了在西安召开的欧亚经济论坛。会上提出,能源、旅游、教育将是未来投资的热点,您是否也这样认为?

包凡:很多领域已经被投行们开拓得差不多了。比如2006年,投行撒了一波互联网的“种子”,2007年“开花结果”的不多,如果2008年再不能“开花结果”的话,就可能会死掉一批这样的企业。

你刚刚提到的这些领域大家一直都很关注,能源和教育的确是未来投资的一个热点。尤其是教育,我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领域了。

《新财经》:教育市场很大,但实际能进入的区域非常有限,请问你们看中了哪块业务?

包凡:如果把教育投资当做对现有体制的补充是可以的。如课外辅导,这个领域是有空间的,但是,对资本方不是最有吸引力的领域。最有吸引力的应该是学前,学前不属于公有体系的一部分,这部分不是义务制,有相对大的空间,家长对学前市场表现出来的需求和对义务教育表现出的需求不太一样。

包凡简介

包凡,华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在其长达七年的投资银行家生涯里,包凡先生先后服务于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在此期间,包先生帮助数家领先的跨国公司进行资金募集、银行借贷、并购以及重组工作,其中包括加拿大贝尔、瑞士诺华制药、RPR、Investor AB、日本NTT、韩国KEPCO和KT等。

2004年底创建华兴资本,在短短三年内,包先生带领华兴资本成为中国的新型投行。

上一篇:渣打高管细解跨国并购 下一篇:中国资本海外投资非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