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从课前预习开始

时间:2022-09-15 09:11:02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从课前预习开始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没有充分的预习,学生就可能跟不上课堂的快节奏,也就无法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更谈不上高效课堂了。然而现实却令人尴尬,预习没能很好地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学生意识不够。语文课是每个学生都能听懂的课堂,语文成绩的提高又是个长期的过程,有些同学刚开始也许信心满满,可坚持一段时间没有显著进步就会有所怠倦。他们宁愿多花些时间来做几道理科的题目,也不愿拿出一点时间来预习语文,再加中学科目作业繁多。因此语文预习也就形同虚设。

其次,老师缺乏有效的指导。一方面,作为老师,我们找不到简单有效的办法督促学生预习;另一方面,我们更多功夫花在上课教学与课后巩固,而课前预习却处于自由状态。当很多的预设没办法生成时,我们抱怨学生不预习,却很少反思为什么。

很明显,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都不够。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一、淞⒄确的学生观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意识中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树立“学生是主人”“预习即自学”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树立好正确的观念,加之有效的策略,定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地预习。

二、设置有效的题目

我们要求学生预习,很多的时候只是让学生明白下节课要上什么,更多的口头禅是“下节课我们要上第三课,希望大家回去预习下”。但缺乏有效的引导。殊不知,这样的预习任务,学生找不到从何人手。为此,老师要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置一些有效的题目。只有带着问题的阅读才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比如,预习《项脊轩志》时,我布置学生预习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____种情感,____代情缘,____个女人,请同学们用数字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下节课提问”。这样的问题既能切中文章重点,又简单可行。这样我们就不用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在学生初次阅读文本上,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若只是上面提到的口头禅,我相信会有一小部分的同学对这篇文言文提不起兴趣,会预习不到位,或根本就不会去熟悉课文。

三、让预习变得有趣

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每堂课都能布置有效而有趣的题目,教师要变着花样,让预习变得有趣。听过一位老师上的公开课《奇妙的对联》,上课开始,老师请同学将展示自己收集的周边寺庙的对联,经老师一分析,学生发现原来地名、寺庙名称也可以嵌入对联中。个人认为这样的预习很好地将实际与理论联系起来,也激发了学生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平时我们就应当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预习形式,让课前预习不再停留于单一的阅读文本层面。我们倡导开放性的预习方式,网络、电视电影、图书馆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借助这些辅助材料,可以在预习实践中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笔者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也尝试着利用课堂10分钟播放蔺相如的视频,在观赏视频后,思考“影片在情节方面与文本的出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出原著的魅力,结果收效比单纯地阅读文本、概括故事情节更好。

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的预习真正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我们可以给学生上预习指导课,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比如:

1.单元把握法。不同文体的文章阅读要求不同,高中必修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文体意识非常明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单元提示预习,明确不同文体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必修三第一单元、必修五第一单元都是小说单元,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人手,理清每篇文章脉络,找出关于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语句。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人物传记,除了指导学生结合注释通读课文、标注重要字词句式,还要告诉学生古代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张衡传》就是一篇可以以一带面的好文。

2.问题阅读法。除了老师布置的问题,课后练习题也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如《祝福》课后第三题:“小说中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可以说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试找出来,仔细品味,谈谈它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或许,学生在预习时还没办法从这三次变化中悟出什么,但找出来、读出生存状态还是可以的,这就节省了学生课堂的阅读时间,也只有在学生已经走进文本的基础上来讨论三次肖像变化才有意义。

当然,诵读法、圈点批注法、精妙、疑难处多读等等都是学习语文必须的,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预习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才能省时而又有效地预习。

五、注重预习评价和检测

教师如不及时检测,一方面无法把握学生预习的程度;另一方面预习好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久而久之预习热情也会消失殆尽。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检查方式,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就采用抽查的方式让学生介绍其中的好汉;上文言文单元时,我一般会检查学生是否对课下重要的字词、句式做圈点。还有或学案检测,或板演知识体系等方式直接检测基础知识。这些做法,既能帮助学生发现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疑惑点,又为教师找准讲点,还使预习认真的同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何乐而不为!

如果我们能致力于语文预习教学,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用“形象”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下一篇: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