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艺术表现

时间:2022-09-15 07:56:14

浅谈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艺术表现

摘要 张艺谋的创作活动已经超越了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和美学概念的“中国新电影”(1 982-1 988)的界限,张艺谋的作品成为中国电影编年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段,其本人亦成为一个特殊的电影人物,一位当代中国电影话语的“代言人”。张艺谋和他的电影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电影艺术创作的范畴,而被注进了更丰富更复杂的文化与艺术意味,因而从他的影片中,读解、探寻中国电影和文化、中国电影和艺术表现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张艺谋,《英雄》,艺术表现,美学意境

一、张艺谋电影的艺术魅力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是一个努力追求创新的导演,但历来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导演。但张艺谋在中国电影史上创造了神话即“张艺谋神话”,张艺谋的成功证明,电影艺术家不仅要在艺术上追求创新,更应该具备强烈的生命意识,即生物生命意识、精神生命意识、社会生命意识,并把这三者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使其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因此,电影艺术家在进行电影创作时,首先应该考虑其影片的可看性,即要满足观众视听感官上的需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影片的艺术性,以满足观众精神层次上的更高追求;最后还要有较强的社会使命感,着重表现与思考重大的社会现实与历史问题,以满足观众对社会生命的渴望。只有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电影艺术家才能使其作品成为电影史上的佳作。

二、张艺谋的电影艺术创造与美学风格

依黑格尔之见,艺术美的要素可分为二,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一种是外在的,即形式。外在形式的价值就在指引向内容,显现出意蕴。 “艺术的价值就在借助物质外在形式,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主题、题材研究,能够深刻体味到张艺谋电影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追求,而从这种精神的外在形式看,张艺谋的电影也是符合中国艺术创造的规律和美学风格的。

在艺术领域,以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含蓄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情感或思想这一方法,是古今中外文艺家孜孜以求的高品位境界。类似于中国传统美学中诗、画里的意象及其所能带给人们的意蕴表达,张艺谋电影也一直借着其造型感染力强、视觉冲击力强的艺术形式的优势在极力地张显其艺术创造的外在形式美,以更好地体现电影作品的思想精髓。

三、电影《英雄》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1 张艺谋电影《英雄》中色彩的艺术表现。

色彩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往往通过对人物场景空间的色彩布局和构成、视觉气氛的渲染、画面构图的经营、色彩运动的变化使观众感受某种超出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在巧妙的运行中与观众形成对流,即观众与影片内容本身的对流,让人体验到一种似幻似真的视觉享受。张艺谋的电影之旅也是色彩之旅,色彩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或隐或现地透露出来,深深地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画面华美、色彩绚丽、效果极度夸张、冲突对比强烈、细节富有匠意,色彩能指功能充分发挥”,张艺谋注意本民族的色彩欣赏习惯和接受心理,使色彩不仅成为张艺谋的电影中构思写意的组成元素,也承载了张艺谋电影的传统美学表征。

张艺谋电影《英雄》中色彩的艺术表现在影片镜像中有两类表现。请看“菜单”内容:

(1)人工搭置场景空间的色彩艺术表现。

秦宫――主黑、挂绿;棋馆――灰黑+黑白(“意念”搏杀部分);书馆――红;残剑居室――红、绿;藏书阁――红、蓝、白

(2)自然环境空间的色彩艺术表现。

胡杨树林――金黄+全红(如月“血眼看世界”);高山瀑布――白(水)+浅绿(山);北国沙漠――土黄(地)+蓝(天);翠色平湖――青(山)+绿(水)+蓝(天);荒原土

丘――金土黄(地)+蓝(天)

从不同场景空间的不同色彩艺术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张艺谋及其主创有三种创作思路值得注意。前两种思路是:第一,凡室内场景空间(人工搭置景物)的色彩,多为纯主观的大写意色彩表现;第二,凡室外场景空间(实景空间景物)的色彩,多为鬼斧神工的原始自然色彩表现。

在自然场景空间里,创造者对实景色彩的艺术表现上也颇有创作原则和设计思考。如胡杨树林、北国沙漠、荒原土丘三景均以黄色为主调:叶黄、地黄、沙丘黄……“高山瀑布”、 “翠色平湖”两景以大片的青、绿、蓝色组合为主。在旷大的空间环境里,选择大面积的自然色相,意欲在色彩表现形式上与室内场景的单一色彩靠近,另外还有在色彩构成关系上表现某种文化意义上的需要。

2 张艺谋电影《英雄》中道具的艺术表现。

在张艺谋看来,视觉表现性是电影画面艺术的更高要求。张艺谋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视觉表现性有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充分发挥视觉艺术的视觉效果,对假定的情境或具有表现性的现实物质进行夸张的处理,形成一种“气势”,表达其所具有的隐喻和象征作用。张艺谋电影中的道具在这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认真研究后会发现这些道具在表面之下隐藏着表达中国传统特色的象征指代,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

在《英雄》中,张艺谋多次将道具――书法和剑法放在一起,表达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天、地、人合一的美学追求,以及侠客所追求的正气、侠义。这些刻意而为的东西的确显示了导演的艺术才华和艺术追求,增添了电影表意的丰富性。书法艺术是审美领域内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一种典型代表,它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整个心灵,从而潜移默化地从指腕、神经到气质、性格影响着人的身心与思想情感。正如残剑所说:“书法剑术同原同理,书法之真谛在于意境,剑法也如此,讲究返璞归真之境界。秦王不能杀,这是从书法中悟出的道理。”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的呼应,就在那线条、旋律、形体、痕迹中,包含着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辨非符号所能传达、说明、替代、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意味。《英雄》里书法艺术所表现所传达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结构与外在宇宙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的伟大生命精神。

3 张艺谋电影《英雄》中虚实景象的艺术表现。

中国画论里说的:“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实理论是中国美学有的。清朝邹一桂的《小山画谱》里写道:“幅无大小,必分宾主,一实一虚,一疏一密,一参一差,即阴阳昼夜消息之理。”虚实消长,是宇宙蜕变演进的现象,其中蕴涵着发展的轨迹。人文科学依附于宇宙的自然科学而存在,人类的生活、文化以及环绕在四周的万物,必须在此轨迹中各居本位而又相互影响。此消彼长,虚实盈亏的种种现象极尽神妙。中国人最善于运虚入实,运无入有。

在中国画理论中,“虚”就是轻薄、淡漠、飘渺、迷离、稀少、微茫、空疏、流动、曲折、畸零的事物,付诸于形象则是浅水、微波、轻雾、淡烟、浮云、夕照、远沙、遥岭、雨气、残花、落叶、弃枝、断梗、枯草等;“实”就是积厚、凝结、浓重、密 集、层叠、粗壮、巨大、盈满、结实的事物,付诸于形象则是巨瀑、壮流、层岩、叠石、粗枝、大叶、密树、繁花、老干等。

而虚实之于《英雄》的画面来说,黑色被摄体就是实,亮部则是虚。本文最重要的就是讨论《英雄》是如何虚实相生的。对于这个命题,毫无疑问,《英雄》里黑色就是“实”,这个已经是定量了。其实讨论虚实相生的时候,主要也就是讨论《英雄》是如何来运“虚”入实(衬托黑色)。

例如,无名在入宫前的宫前广场上,广场两侧站满了秦国的士兵,中间的石板大道上洒上了水,石板在水的浸润下泛出柔和的光,倒映出秦垂相和无名的影子,并把两旁黑漆漆的兵士隔开。虚实相间,石板的反光(高光)衬托出黑色的主体。而在无名进入宫中的大殿上,宫中大殿的地板在逆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有如水面的倒影,无名孤零零的在空旷和宏大之中成了一个小小的剪影,暗喻此次进宫的叵测命运。此外,影片还利用金属的光滑表面,丝质衣料形成的光滑表面,巧妙多元地造成景物的高光和亮部,衬托出处于黑色或暗部的主体人物。

四、电影《英雄》中的艺术表现后体现的美学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审美范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概括。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情境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是一切文艺作品所追求的审美目标。

张艺谋的电影着力艺术表现营造了许多具有传统美学意蕴的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对西方世界来说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如情景交融、韵外之味、天人合一等等”。张艺谋电影里无论“从画面、音响音乐、场面调度等各方面来说,都营造出一种整体上的中国传统美学上的意境,大音希声的韵外之味是其中比较突出中国传统特色的美学意境”。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以华美壮观的视觉效果、盖世绝伦的中华武功和首屈一指的票房成绩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画面”记忆,其中的种种意象传达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无限的意境。中国艺术非常讲究含蓄、自然、隽永、凝练,讲究虚实相生,显隐结合。它在塑造、建构人性结构上,重视想象的真实大于感觉的真实。品味中国诗、画中,那些山水景物、风花雪月的状态并不清晰、具体和明确,但又都和想象的境界相通相融。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古诗素以含蓄为特征,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往往山水景物画面如何既含蓄又准确,恰到好处地表达意境便成为中心课题。

五、结语

张艺谋电影借鉴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不仅在思想主题上能体现悠久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也非常注重中国传统美学的风格。从电影中的画面构图重大色块大远景的镜头,到色彩上频繁运用代表中国精神的红色,“从人物造型的具有符号化的意象表现,到道具之象、声音之象表现出的中国传统特色等等”,无不带有中国传统美学的风格。

上一篇:论电影《赤壁》音乐创作的“得”与“失” 下一篇:出彩的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