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消毒概述

时间:2022-09-15 07:07:45

规模猪场消毒概述

[摘 要] 目前,由于受到饲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疫病频频发生,消毒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消毒主要是指用消毒药剂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避免损失,从而达到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目的。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即使没有疫病发生,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当污染程度达到一定点时,就会引发疫病。因此,消毒是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预防和扑灭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规模化猪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规模化 猪场消毒 消毒剂 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58-02

本文首先叙述了消毒剂与病原菌相互作用机制,简要介绍了兽用消毒剂的分类。针对当前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工作,阐述了如何合理消毒和检测消毒的有效性。

一、消毒剂与病原菌相互作用机制

人类对微生物采取的杀灭和抑制措施,微生物也会通过各种机制来抵抗这种行为。常用消毒剂对病原菌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消毒剂对病原菌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而病原菌即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性。

只有消毒剂与细菌目标位点结合后才能产生效力。通常细菌的目标结合位点不止一个,化学物质首先与细胞壁或外膜结合,而重要的位点还是在细胞内,消毒剂必须被摄入细胞内。消毒剂的种类较多,作用机理可归纳为几个方面。消毒剂对细胞壁的作用,可以溶菌、破坏聚集和变联;对细胞膜的作用,消毒剂可通过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对细胞内成分的影响,消毒剂与胞浆内蛋白质、酶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反应,或可与核苷酸发生反应,破坏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是指消毒剂不能在目标位点达到足够的致死浓度。有些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有天然的耐药性,如芽胞、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等。有些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获得质粒或转座子从而具有耐药性,但目前芽胞和分枝杆菌不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耐药性。采用营养限制或用富含丙三醇的培养基培养会使细胞壁发生改变,会使其对消毒剂的敏感性降低。

二、兽用消毒剂的种类

1.酚类以羟基取代苯环上的氢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它可使病原体蛋白变性、凝固而呈现杀菌作用;另外通过它在细胞膜油水界面定位的表面活性作用而损害细菌细胞膜,使胞浆物质漏失和菌体溶解从而杀灭细菌。同时,酚类还能抑制细菌专一酶(如脱氢酶和氧化酶)的活性,起到抑菌作用。常用酚类消毒剂主要有苯酚(石碳酸)、煤酚(50%肥皂液即煤酚皂溶液又称来苏儿)、臭药水(煤焦油皂溶液)、松馏油、鱼石脂(依克度)、复合酚(菌毒敌、农乐)等。

2.醛类消毒药主要是通过凝固蛋白质来杀灭病菌,其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具有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病毒的作用,但刺激性强,多用于畜禽圈舍及环境的消毒,此类消毒药主要为福尔马林溶液、戊二醛和聚甲醛等。

3.碱类碱溶液中的OH-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细菌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损害,同时抑制细菌的正常代谢机能,分解菌体中的糖类,使病原体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碱类消毒剂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因此多用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消毒。常用作场地、动物圈舍、车船、饲槽等地的消毒,低浓度时也可对器械、浸泡衣物消毒等。一般常用碱类消毒剂主要有碳酸钠(苏打)、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钠(苛性钠)等。

4.氧化剂类通过氧化反应,与菌体或酶蛋白中的氨基、羧基等发生反应而损伤其细胞结构,抑制代谢机能,破坏细菌代谢必需物品,使代谢失去平衡或加速代谢过程,损害细菌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广谱高效,作用快而强为氧化剂类消毒剂优点,特别是过氧乙酸,能杀灭所有病原体;但其氧化性强,高浓度时对人和动物刺激性强,性质不稳定;配制好的稀释液药效维持时间短,应现用现配。常用熏蒸、喷雾、浸泡等方法对动物圈舍和屠宰加工车间、仓库、车船和环境等的消毒。常用氧化剂类消毒剂主要有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

5.卤素类主要为氯、碘及能释放出氯、碘的化合物。利用其化学性能活泼,对菌体细胞原生质等的高度亲合力,能很快渗入菌体细胞与原浆蛋白的氨基等产生卤化和氧化作用,而使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从而杀灭病原体。卤素类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杀菌能力,但因其化学性能活泼,保存时应密闭、遮光。常用做设备、场地、饮水和手术治疗时皮肤的消毒。常用卤素类消毒剂主要有碘伏、碘仿、百菌消(碘酸混合溶液)、碘酒、漂白粉(含氯石灰)、氯胺(氯亚明)等。

6.表面活性剂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可高浓度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细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中间产物逸出,妨碍细菌的呼吸和糖酵解过程,并使菌体蛋白变性,菌体破裂,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广谱抗菌,显效快,对组织无刺激性,主要用于对环境、手术器械、无菌间、孵化室等处的消毒。一般常用消毒剂主要有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洗必泰(氯苯胍亭)、消毒净、度米芬(消毒宁)、创必龙、百毒杀(葵甲溴氨溶液)等。

三、消毒药的合理使用

1.消毒对象:制定消毒制度前,首先应明确消毒对象!原则上常规消毒应做到全面细致,防止疏漏; 应急消毒要做到彻底及时,从根本上抑制隐患。一般的消毒范围包括: 场地、禽舍、物品、排泄物、用具、禽分泌物、饮水、垫料、饲料、粪便、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以及工作人员。

2.正确选择:消毒药应选择不损害被消毒物品、低毒、高效、广谱、使用方便、价廉易得的、无残留和性质稳定。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原种类、疫病流行特点、畜禽的品种、日龄和消毒对象等,有针对性的选用!带体消毒要选择低刺激、低毒的药品,另外,市面上的消毒药名字各不相同,但主要成分是一样的,所以要查看其有效成分后再使用。

3.合理配伍:市售消毒药多为复方制剂,配合使用时应明确各种药物的成分,避免药物之间相互拮抗或毒性增大。卤素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消毒药避免与强还原剂及酸性物质接触,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消毒药勿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消毒药配伍。酚类和碱类不能同时使用。甲醛和三羟甲硝甲烷配合,具有缓释长效的特点。对于具有广谱消毒活性的消毒剂,轮换用药是不必要的。

4.合适的方式:消毒药的用法有浸泡、涂抹、喷洒、熏蒸和刷洗等,使用时要根据消毒对象的性质选用合适的方式,同时也应结合其他消毒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煮沸比较适合于小件玻璃用具、工作衣物等消毒;喷雾和熏蒸的方式适于对畜禽舍内空气消毒; 采用生物热发酵做无害化处理对粪便的消毒更为有效。

5.科学的配制:配制消毒液应选用含杂质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水温一般控制在30-40℃ ,炎热夏季可用凉水。由于一般消毒药用水稀释后稳定性变差,所以要现用现配,一次用完,配制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配伍。

6.降低不良影响:消毒时要尽可能降低对畜禽的影响。一是消毒时间要固定,最好在中、下午,带体消毒,最好在暗光下进行; 二是按步骤操作,常规消毒为先清扫,再药物喷刷; 距动物60-80cm,动作要轻,声音要小; 三是疫苗免疫前后48h 内不使用化学药品消毒; 四是当取得足够的消毒作用后,要加强通风,防止过分潮湿。

7.注意安全防护:配制石灰乳时要严防石灰粉飞入眼中; 用漂白粉消毒时,要防结膜炎和呼吸道炎症; 氢氧化钠消毒时要防灼伤皮肤; 环氧乙烷对畜禽和人体都有毒性,避免直接接触; 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时要用金属容器,警防火灾。另外,消毒后要及时处理好食槽、水槽等环境中的消毒药。

四、消毒效果保证及检查

1.消毒效果保证

1.1 由于舍栏内的有机物会影响消毒效果,因此,清扫、高压冲洗也能起到消毒作用。试验证明,清扫、高压冲洗和明药物消毒分别可消除40%、30%、和20%-30%的细菌,三者相加可消除90%-100%的病菌。

1.2 舍内温度、消毒时间、药物浓度、喷洒量对消毒效果有影响,舍温应在在10℃-30℃之间,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1.3 不同的消毒药物不能混合使用,一种消毒不能长期使用,需多种消毒药反复替换使用。

猪场消毒需程序合理,药物适当,药量足,消毒时间充分,条件适宜才会有理想的消毒效果。

五、总结

消毒在畜牧兽医生产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保证肉食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卫生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重大的作用。但是,消毒剂选择不当、消毒方法不规范,消毒效果则不会理想。因此,养猪场应对微生物污染控制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消毒措施,选择经济、适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对饲养环境、场所和工器具进行消毒,保证肉品卫生安全,保持畜牧业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消毒是畜禽疾病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一定要认识其重要性,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对畜禽及其环境进行严密消毒,防患于未然。一个好的消毒程序,是需要适时调整优化的,而且需要根据每个猪场情况,自身生产需要,注意各种因素对消毒药的影响,来制定消毒计划,了解消毒药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消毒药与消毒方法,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和消毒效果评价制度,只有实施科学合理的饲养和防疫,才能取得好的消毒效果。因此要加强对规模猪场兽医、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猪场消毒的各个环节,如消毒种类的选择及更换、剂量、使用方法等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消毒制度,提高消毒效果,降低成本,减少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创造更多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富平.浅谈猪场消毒的方法[J].生产指导,2013(295):40-41

[2]王祥.畜舍常见消毒药使用的注意事项[J].卫生防疫,2014:4

[3]费杰,陈荣.常用消毒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J].水禽世界,2013(6):45

[4]张守印. 禽舍消毒有“学问”[J]. 吉林农村报,2014,3:1

[5]彭国瑞,彭小兵,蒋玉文.兽用消毒药的种类及其在养殖场中的合理使用[J].中国兽药杂志,2013,47(2):68-69

[5]林兆京,王有木等.消毒是提高养猪益的重要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02,5:52-53

[7]吴长德等.常用消海剂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国畜牧兽医,2004,31(10):31-33

[8]李先保等.我国畜产品安全管理与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思考[J].国畜牧杂志,2003(5):3-4

[9]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肉、禽、蛋及其制品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0]张凤鸣,刘世均,丁玉春等.猪场的消毒(上)[J].四川畜牧兽医,2003,30(11):55-56

[11]丁玉春,刘世均,丁玉春等.猪场的消毒(下)[J].四川畜牧兽医,2003,30(12):55-55

[12]陈水强,罗新.养殖场消毒误区[J].新疆畜牧业.2005(1):42-42

[13]张伏生.消毒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剖析[J].河南畜牧兽医,2005,26(2):43-44

[14]刘莹.临床常用消毒剂使用误区探讨[J].中华实用医学,2004,6(12):61-62

[15]杨磊.当前规模化养禽场的消毒程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11):26-28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下一篇:水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过程控制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