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中的幼儿发展

时间:2022-09-15 06:59:27

浅析情境教学中的幼儿发展

摘 要: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幼儿,使幼儿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幼儿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将幼儿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幼儿的求知欲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发现精神。

关键词:幼儿园;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教学效果评价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在情境教学中,不仅孩子是参与者,教师同样是情境中的事件探究者或问题解决者。通过幼儿和教师对某件事物或问题的探究,教学内容及进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这些事件或问题恰如一个个“锚”,把幼儿与教师的“思想之船”固定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在对知识的纵深探究中不断建构每一个主体的意义。情境教学以幼儿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虚拟的教学情境,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知识的建构,其目的在于使幼儿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获得认知的发展,体验精神的成长。

二、情境教学效果评价

1.情境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

开发和利用幼儿需求和兴趣中的教育价值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幼儿感兴趣和需求的事物,并且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们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讲故事,孩子总是专心致志地听,特别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最能吸引他们,当你讲小人书中的故事时,你会发现,孩子们常常是一边听,一边想,这种学习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根据这一特点,故事情境的导入是非常常见的,不仅使幼儿可以安静地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情境教学启发幼儿的经验

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教学以其内在趣味性诱发儿童的内在动机。游戏教学虽是由教师来安排和引导的,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教师的要求应很快能转化成儿童自觉自愿的活动,从而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活动外的强制手段和要求,这是维持游戏教学的重要机制,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特征。在游戏教学中,儿童能控制所处的环境和手中的材料,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自由创作、选择和表现中获得愉快。这种愉快,根据陈鹤琴先生的分析,可体现在三个方面:生理上的愉、认知上的愉、交往上的愉。例如:在科学活动《有趣的碘酒》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黑猫警长抓老鼠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探讨黑猫警长如何抓住偷米的小老鼠,启发幼儿体验碘酒遇到淀粉后变颜色的奇妙,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

3.情境教学提升幼儿的知识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才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自如地运用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记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联想,再认推理等追忆所学的知识,使之更好地巩固和保持知识,为能够运用知识而做准备。

情境教学没有领域的限定,不仅能够启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还能够巩固和复习幼儿的已有知识。在“探索屋”活动中,要求幼儿自由搭制球杆连接,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不够浓,而且毫无目的性,搭制物品也大同小异。我及时为小朋友创设了情境,利用《三只蚂蚁》的故事,要求他们搭出三只小蚂蚁在胜利逃脱蜘蛛的追捕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在情境的创设下,孩子们搭出了房子、仓库、长颈鹿、跷跷板、书……,还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他们自己创编的故事,在学习球杆连接的同时,还巩固了幼儿已有的知识。

总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幼儿,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情境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问题的思考.兰州学刊,2001(4).

[2]李吉林.情境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