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的现状以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06:58:47

浅谈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的现状以及对策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这些新问题,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新经济的特点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策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连续两次使用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愈演愈烈,隐形失业率高企不下。欧洲债务危机导致人心惶惶,国家破产摆上了桌面。为应对各种危机,各国银行纷纷出台措施,用于改善本国的经济状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也受到了这种冲击。为应对这种危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我国采取多种金融手段稳定我国的经济,既要保证经济向着良性方向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低于7%,同时还要遏制高通胀,还要保证就业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这些新问题,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新经济

(一)新经济的特点

1、经济持续增长

和过去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时期相比,国家的经济出现持续增长状态,不但经济的年增长率不断超越竞争对手,而且经济增长速度也远超其它国家,国家的实力也逐渐上升。

2、隐性失业状况严重

在当前,由于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收紧银根,导致许多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出现了倒闭现象。这样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隐性失业状况。

3、通货膨胀率高企不下

当前,物价增幅水平处于不稳定的状态,CPI高企不下,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4、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尽快我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冲击,但是我国的出口贸易仍然保持高位运行。这是因为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劳动生产力成本逐渐下降,附加在产品上的劳动附加也来越低,这样就给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从新经济的特点可以看出,新经济就是快速发展、快速扩张的经济,在新经济的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频繁出现,其中,有的经济活动促使经济向着良性发展,有的经济活动却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商业银行,势必会受到冲击,遇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现状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对业务活动、资金流动和经营成果等进行计划、决策、核算、考核管理活动的总称,是一个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仍然采用旧的管理模式。在旧的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只单纯按照报账制进行管理,这样就造成了重视计算轻视管理的现象。银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根本没有明确的原则,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规范。多少年来,商业银行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只是重视合算的质量以及事后的分析,而对于科学技术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基本上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这样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商业银行面对客观存在的利润低、多品种核算的问题时,旧的管理模式就缺乏很好的应对措施。

(二)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职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商业银行的管理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办法,相当多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成从旧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转身,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财务决策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不健全,信贷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监督预警体系不健全,内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有的商业银行甚至还没有认识到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覆盖的范围,他们甚至仍然认为财务管理就是简单的会计记录,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根本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决策支持、成本控制、盈利控制、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以及参与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的考核手段和经营目标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原来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但这样,还存在考核手段和经营管理目标发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在考核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注重的是数量指标,而根本不注重经济利益的核算。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考核目标和商业银行的盈利目标发生了冲突。例如:在信贷指标的考核上,商业银行常常注重的是存、贷款规模和存量状态,对于存、贷款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不计。商业银行常常根据指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却不从银行的商业目的去进行分析。

(四)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运作中收益不大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或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

在商业银行内部,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认识,那就是把中间业务当成是附属业务,是可有可无的,资产负债业务才是银行真正的主营业务。殊不知,在西方先进的国家的商业银行中,早就将中间业务当成了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运作中,虽然有的银行进行了一部分中间业务的运作,但是他们运作的目的绝大多数是为了将这批收入作为福利发放给内部的职工,有的银行虽然也有大量的中间业务,但是他们有的为了拉拢客户尽可能地将存款存到商业银行,主动放弃了对这部分这部分中间业务的收费。

三、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打造财务工作管理的新理念

要想从容应对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打造全新的管理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要认真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要将价值理念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当中去,争取每位员工、每单业务都体现出科学的价值理念。商业银行要大力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将每种产品的内容以及操作流程讲述透彻,让他们了如指掌。在这样的前提下,让员工运用相关的知识,通过改善操作流程,从而降低成本。“将预算作为当期财务资源配置的基础和风向标,同时强调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管理事前、事中控制职能,而不仅仅局限在事后的财务评价工作中。

(二)大力加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商业银行完成正常业务的保证,在加强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加强“纵向管理”和“双线负责机制”的建设,以保证财务人员在商业活动中的独立地位,这样财务管理人员才能不会受到外部的干扰,对于财务管理人员对银行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大有帮助。同时要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要保证最新的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的手中。这样,不但极大地方便了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信息的处理,而且还增大了信息的透明度,使得银行内部管理人员都能参与到银行的监督管理之中,这样对于银行的财务管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避免了现象,遏制了银行风险的发生。

(三)加大财务管人员的培训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素质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员。为此,要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将财务管理人员从冗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做到财务管理专人专职,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互相推诿,还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管理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要想使商业银行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就必须加大对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新的问题时从容面对,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苏志芳.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改革的探索.银行分析.2010.01

[2]曹涣春.浅谈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的现状以及对策.中国外资.2010.08

[3]张静慧.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2

[4]徐之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华北金融.2006.03

上一篇: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对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