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时间:2022-09-15 04:55:45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摘要】我们生活在21世纪这个信息的社会,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尽管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再局限于信息技术课堂,但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决定了它仍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身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点拙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现代信息社会,尽管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可能局限于信息技术课堂,但这门课程的目标决定了它仍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们尤其是一线工作的教师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我在教学实践探讨中总结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营造良好信息素养的氛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前提。

信息技术课堂上良好信息素养的氛围能够使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进行教学,倡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获取和利用信息。例如在学习用photoshop简单地处理图片时,我首先确定"创作海报"这个主题,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是海报呢?接着我和学生一起上网搜索有关海报的大量知识。当学生对海报简单地了解后,我们又搜索了大量的海报图片,然后我就势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用photoshop来创作海报。学生搜索海报的相关知识,搜索图片以及分析海报的出彩之处,实际上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搜索信息、分析信息,最后把这些信息内化,创作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营造良好信息素养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感受中去学习,让学生在老师设定的环境中不由自主的学习,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2、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培养提高信息的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就是计算机的使用技术,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教材主要讲解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这些都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而Office软件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从技术层面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还应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来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例如在学习电子表格excel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让学生利用Excel的求和、排序等功能来统计每个家庭每天用电、用水、买食物等的开销,分析如何节约能源或勤俭节约。这样的学习,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而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3、大胆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互联网丰富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全新的学习方式。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有效地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缺乏最基本的信息收集的素养。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应该是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及自主学习。计算机网络可以作为进行这类学习的最优途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改变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学习《计算机硬件》一课时,我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制作了专门的学习网页——选购电脑Do it yourself,把过去死板地讲解计算机硬件一课,变为有趣的买电脑活动,学生边从网上学习计算机硬件,边查找更多与硬件有关的知识,如型号、兼容性等。再如学习《QQ群的使用》时,我利用中央电视台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专题网页,结合网游少年写下8万字网游日记最终轻生一事,让学生利用QQ群,就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学习,无一人使用QQ与他人聊天,自觉自愿地进行激烈的讨论。在网络环境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活动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等,让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又一重要渠道。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既把这些方法作为教学方法,又以这样多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反馈也有一些反思:

1、 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充分思考,精心设定。不当的情景设置营造的课堂氛围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使之不能正确选择信息。

2、 课堂活动的设计有时是以用技术服务生活为目的,这时,要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例,选择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技术的学习,从而影响到信息素养的培养。

3、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要注意调控,教学时要环环相扣,让学生不至于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走神、跑题。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赋予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一定要为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地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新一代具有丰富信息素养的现代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信息素养》中国教育曙光网

[2]《全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2002年

[3]覃钧: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信息素养. 广西教育.2006年第12期

上一篇:主旋律以外的话题 下一篇:传统家具遭遇三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