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

时间:2022-09-15 04:31:22

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

摘 要:面对当前制造业物流运行成本过高、效率较低的现象,该文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分析指出制造业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滞后、企业物流意识淡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是其主要原因。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运作效率,可以通过建立三个系统,运用两个方法和进行供应链管理、效率化的配送、物流外包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制造业 物流成本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已被广泛认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比美国高出近一倍,仅在物流环节中就损失约2000亿美元,这说明我国的物流成本有着很大的降低空间。如何实现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合理化的目标,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

1 物流成本概述

1.1 物流成本含义

物流成本是指在企业物流活动中,物品在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和时间上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总和。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的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l)人工费用,(2)物质消耗费用,(3)营运费用,(4)财务费用,(5)延期或缺货费用,(6)维护费用,(7)管理费用。

1.2 影响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因素

(1)物流外包环境。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管理。第三方物流市场价格的随意性、波动性,加大了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预测的难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另外不少企业也存在“从价”盲目寻求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情况,不能准确地全方位地考虑企业自身的物流成本水平;还有目前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公司推出的物流服务也不够全面。(2)企业内部物流环境。目前企业的自营物流因缺乏先进的一体化生产线、物流管理理念和专业性人才以及厚实的物流支撑的金融体系,而导致物流设施设备严重短缺、物流运作不具标准性、物流技术落后或是只盲目追求高技术加大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物流各活动之间的协作性差。(3)供需链上、下游市场环境。从供应链来看,由于企业处于波动的采购环境,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把较多的资金投于原材料的保险储备上。从需求链来看,由于物流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企业没有及时的市场需求反馈,盲目地组织生产,不光会增加物流成本,也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再则,供需链成本得不到优化,上、中、下游不能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企业缺乏对客户或供应商成本构成因素的认识,也势必会增加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

2 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

2.1 制造业物流成本现状

在我国,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一直是企业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过高物流成本的消耗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2 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具体表现

(1)整个行业的物流成本占生产费用的比例都很高。(2)从库存情况来看中国物流,形势更不容乐观。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在发展中国家约5%,而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库存大约在3万亿元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30%,这是商业物流不畅的重要表现。(3)周转速度慢。我国制造企业成品库存约15 d,原材料库存约30 d,商业销售库存约35 d,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的时间不超过10 d。中国企业产品的周转周期35~45 d,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 d。(4)物流系统效率低。中国企业更愿意用自己的车队运输货物,但货车空驰率竞高达37%以上,同时因包装问题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每年达150亿元,货物运输每年损失500亿元人民币。

2.3 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1)物流成本财务核算存在制度缺陷(2)物流标准化、信息化落后(3)制造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重视不够,物流成本理念落后(4)物流管理人才匮缺,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人员更欠缺(5)企业物流管理结构与机制不完善(6)企业自营物流居多,物流设施利用率低。

2.4 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措施研究

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物流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的多少。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运作效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实行供应链管理。(2)合理运输、物流外包和效率化配送。(3)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生产流程。(4)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的两种方法:第一目标成本控制法,它是指企业在市场调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物流系统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及流通加工等环节发生的足以影响成本的诸因素进行严格的科学计算,制定出目标成本,对实际发生的耗费进行限制和管理,并将实际耗费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完成预定目标成本的一种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一个完整的物流目标成本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事前控制,是指进行物流活动之前,对影响物流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事前规划。事中控制,是对物流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物流成本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及其原因及时进行揭示,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保证物流成本目标的实现的控制过程。事后控制,是在实际物流成本形成之后,对实际物流成本的核算、分析和程序考核。第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认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企业受到双重损失、总体获利水平下降。(5)建立健全“三个系统”: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统;建立物流成本绩效评估系统。

参考文献

[1] 曹志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基层论坛,2008(9).

[2] 代坤.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3(19).

[3] 方芳.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ABC成本法[J].统计与决策,2003(5).

[4] 高军.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1)

[5] 郝晓燕.物流成本控制的几个误区分析[J].财会研究,2011(9).

[6] 韩庆兰,朱晓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4(9).

上一篇:延时误差对光控相控阵天线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高速路应用融雪剂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