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嘉峪关魏晋五号墓壁画

时间:2022-09-15 02:39:06

浅析嘉峪关魏晋五号墓壁画

[摘要]本文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入手,介绍了嘉峪关魏晋五号壁画墓的位置、形成时期、性质,墓内壁画的布局和排列、内容、绘画手法、设色特点及价值。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五号墓;壁画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31-02

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促进了西北边陲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嘉峪关雄踞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汉魏属酒泉郡,东接酒泉,西抵阳关、玉门关,中西文化交流在这一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乡戈壁滩上保存的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壁画墓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壁画墓分布在嘉峪关以东至酒泉市以西20公里的范围内。1972~1979年,先后发掘13座,其中8座是彩绘砖壁画墓。现有六号和七号墓室对游人开放,三号墓为单人葬,七号墓为四人合葬,其余的均为二人合葬。六号墓是这13座墓中出土画像砖最多的墓葬,共出土壁画砖700余块。五号墓于1973年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西侧。

嘉峪关墓葬群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之久,从发掘的13座墓葬来看,它们出现于曹魏。从地理布局来看,嘉峪关魏晋墓群应为家族墓,不仅风土紧相毗邻,而且四周有沙粒堆起的方形“坟圈”。其中较大一些墓葬的墓主人具有郡县级文武官阶和地方豪绅的身份。墓葬分为二室和三室两种,有拱形斜坡式墓道相通,以干砖垒砌而成,多为家族聚族而葬的墓地。

魏晋壁画五号墓内的画像砖和其他墓一样,均为一砖一画,上下分层排列,内容丰富。也的有半砖一画,有的则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用数块画砖组合。画像砖的内容,除军事题材外,系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真实再现了当地百姓半耕半牧的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情景。

绘制这些砖画的是一些土生土长、技艺高超的民间画师,他们熟悉墓主人的生活情况,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描绘的图画非常生动,绘画技法以中国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真实地摄取了瞬间的生活情节,以洗练、简洁的笔法,一挥而就的随意线条,简单朴实的色彩,勾画出人和物的动态和形象,为墓主人营造了一种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的生活氛围。画砖设色也较复杂,大多采用勾填的画法,一般用土红色起稿,然后用墨线勾出轮廓,再用赫石、红色等填入色彩,色彩热烈明快。中、晚期设色方法更为多样,除勾填法外,还用勾勒法、原色多样配置法、晕染法等。其产生的年代早于莫高窟壁画艺术,由此填补了魏晋时期绘画艺术的空白,为探索敦煌艺术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嘉峪关魏晋五号壁画墓还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大凡墓室壁画,不外画天、地、人界这几个层次。天、地界的虚幻神话传说故事,在五号墓数量很少,仅见于一些造型砖。汉画像砖中常见的忠孝节烈的圣贤图和瑞应图在五号墓基本不见。这里展现的是墓主人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

凡墓主人具有文武官阶、品位的都画有显示身世的出行图以及兵农相兼的屯垦图。出行图一般为墓主人在中间骑马或乘车,前有导骑,后有从骑,声势浩浩荡荡。有的用多块砖连续表现,有的绘成大幅壁画。

生产活动方面有农耕、畜牧、狩猎、养殖、园林等。常见的为男子驾牛犁地、耙地、耱地、播种,男女在场圃中打场、扬场等;妇女提篮采桑,孩童守护林园;放牧人赶着马、牛、羊群;牵骆人在逍遥地行走;家禽在麦堆间啄食;肥猪在坞旁觅食。

狩猎内容也占一定比例。猎人持枪跃马追逐猎物,或挽弓俯射,或转身回射。三五成群的步猎者,放逐鹰犬追逐猎物,黄羊、鹿、兔等疲于奔命,猎者穷追不舍。

生活方面有宴饮、庖厨、屠宰、酿造及衣食住行的种种场景。宴饮是画者最乐于表现的题材。主人席地而坐,手拿叉、勺等食饮工具,几案上放满盛食器皿,有二三奴婢捧物进食,还有乐师奏乐。屠宰图中,宰杀猪、羊、牛、鸡等各有不同的方法,猪置于案上开腔,羊悬挂,牛击头。庖厨的场景,女子烧火或揉面,男子切肉,壁间放置着各种炊具。牛车是生产工具,也是生活工具,可载物,也可乘人。

1973年8月,五号墓完整地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西侧的一座地下陈列室并加以复原。五号墓是一座二室墓,总长7米左右。墓门外有一条斜坡式墓道,上铺花纹方砖,砖上雕刻有云纹或水火图。墓门高1米左右,用砖拱券而成。墓门上方有高大的门楼,门楼上部镶嵌有雕砖门阙、斗拱、彩画砖或图案画,砖画像和砖雕塑内容有人身鸡头、人身羊头、青龙、白虎等。

进入墓门通道则为墓室。前室顶部为J顶,后室顶部为拱券顶。顶以条砖纵叠起券。墓壁用干砖相叠,不用粘合剂。棺均置于后室。

五号墓前室壁画以三层排列,后室以四层排列。和其他墓葬一样,五号墓的彩绘砖画主要分布在前室。前室西壁突出了墓主人饮宴和厨事,其内容有炊具、屠宰牛羊、男女侍厨事、女侍进食等。前室东壁描绘各种生产活动和出猎等画面,内容有农具、采桑或打果,还有狩猎图。后室是置棺之地,后壁彩绘砖画为显示墓主人富有的绢帛、丝束。

五号墓前室东壁保存有一幅墓主人出行图(长1.2米,宽0.35米),是嘉峪关魏晋墓中所有壁画中最大的一幅。画面在六块砖面上展开。出行队伍的第一排为一骑马武官,第二排为四名骑马武官,第三排为二骑马持矛武士,第四排为一骑马武官,第五排为四骑马持矛武士,第六排为一骑马武官,第七、八排各为四骑马持矛武士。奔马似四足腾空,尾平直如箭,头高高扬起,步态轻盈。出行队伍阵容庞大,浩浩荡荡。最后两排马,马头和骑士四个,而马尾却是五个,作者采用“藏头露尾”的技法,表现马队气势宏大。

河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嘉峪关,依山靠水,地势险要,是酒泉西部的门户,也是河西的咽喉。有文献记载,嘉峪关在嘉峪山西麓,嘉峪山即古之玉石山,因为经常出产玉石,所以得名。这说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建立河西四郡后,这一带就有军队驻防把守,已经正式设防,而且嘉峪山口的防务很自然就成了酒泉郡防务的一部分。到了五代时期,嘉峪关附近的黑山脚下就建了“天门关”,负责这一带的军事防御,自然有部队驻守。据史料记载,公元10世纪以前,嘉峪关不仅有军队驻守,且已建关设防。汉代长城从酒泉、嘉峪关西北不远处的地方经过,直达玉门关,现在还有汉代烽燧的遗迹存在。长城烽燧遗址出土了汉代的简牍,说明有将兵把守。魏晋墓壁画砖上的生动画面,印证了这一事实。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最有名的是五号墓前室北壁东侧的《驿使图》。画面上一个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黑帻),身穿右襟宽袖中衣,足登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信使则稳坐马背,奔驰在戈壁绿洲的草丛中,形象逼真,恰是当年辛勤奔驰、沟通信息的信使的真实写照。这幅驿使图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表现农业生产的犁地图分布于前室东壁,为二牛抬杠,一人扶犁,缰绳系于犁把,一农夫右手扶犁,左手扬鞭驱牛。采用的犁铧,系全铁制成,前端为等腰三角形,中腰有横木,后部稍高于犁冠,破土较深。之前犁地的二牛抬杠单辕犁,犁铧扁平,较笨重,破土不深。之后由二牛抬杠向一牛耕作发展。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为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可信的形象资料。

耙地图分布于前室东壁,画面表现了两头牛拉着一套带齿的耙,一身穿长服的农夫双脚站立于耙上,右手拉缰绳,左手持鞭,驱牛耙地,将土块耙碎以保墒。由于河西地区土层较薄,渗漏严重,又干旱少雨,因而对于水土保持很早就很重视。耙地只是防旱保墒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在犁完地以后,要用牲畜拉的铁耙耙地两遍,这样就起到了初步保墒的作用。专家认为,耙地的农具始于汉,可远离内地的河西地区,在魏晋时期普遍将其使用于农作,足见其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

耱地图也分布于前室东壁,耱地则是在耙地之后,或播种之后,再用一种不带齿的耱,将土块压碎,将土地耱平,使土地平整,起到进一步保墒的作用。这幅耱地图表现的是一位农夫站于无齿耙上,驱二牛耱地。农夫站在无齿耙上耱地,就是要加重无齿耙的重量,起到重压土地的作用。这些墓砖壁画所表现的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耙的形象图,比记载耙的《齐民要术》要早一个世纪。

扬场图分布于前室东壁,图画一身穿长服的农夫持杈扬场,后有二鸡走来,粮堆上也有一鸡玩耍。杈又称“杈杆”,是叉取禾束的农具。

五号墓前室东壁的打场图表现的是一农夫双手持连枷,高高举起欲敲击铺在场圃上的一堆麦穗,为其脱粒。农夫动作娴熟,面部表情轻松、愉快。连枷是一种手工脱粒农具,由一根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操作者持柄,使敲杆绕短轴旋转,有节奏地敲打铺在场上的植株穗荚。早在先秦时期,中原人民就采用了连枷用于守城,称之为“连梃”。唐代早期,连枷就经过加重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后又用于马上骑兵。

嘉峪关魏晋墓为研究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融合、生活方式、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由于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这一时期中国的绘画文献记载非常零星、简略,绘画的实物资料更是凤毛麟角,墓葬群的发现则填补了中国绘画史的一大空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发现和补充,所以,嘉峪关壁画墓的发掘更显得尤为珍贵。

陇西郡历史文化考辨

常霞

[摘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陇西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历史沿革、文化遗址、珍贵文物、历史名人等方面阐述了陇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关键词]陇西;历史沿革;文化遗址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33-02

陇西地处甘肃东南部,居陇山西侧,处渭河上游。因其位置处于陇山以西,故名陇西。陇西东境有形势险要的古峡,西边是川媚岭峻的首阳旧县,南倚天险石门,北绕战国秦长城,自古为“四塞之国”、“巩昌雄镇”。又因地处甘肃东西交通要冲,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始有建置。清代设巩昌布政使、按察使、巩昌府知府等均驻陇西。甘肃巡抚也曾一度驻节在此,陇西成为当时陇右一带的政治枢纽,军事重镇,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南安福地”、“巩昌雄镇”、“声闻四达”之美名。

古郡陇西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为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陇西县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象牙、牛角、鹿角化石昭示了陇西远古的历史文化。

1973年,陇西县文峰镇宝凤乡青林岘出土一件象牙化石,长0.43米,直径0.04米,是一段长毛象门齿化石。据当地村民反映,该化石是在宝凤乡东梁村青林岘社门底子沟内南侧断崖上掘出。青林岘象牙化石点东邻大梁山,南屏野猪口梁,西对老街阳坡,北通那湾里。此地海拔2396米,年平均气温在6.5~8.5℃,平均无霜期150天左右,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气候阴湿,草木丰茂。1976年陇西县首阳镇三十铺出土的牛角化石长0.6米,直径0.13米。该化石在距地表深约7米的黄土断崖上掘出,此地东、西两面为山梁,中间是荨麻沟,沟口朝北,沟外是赵家沟自然村,沟底为荨麻沟自然村。荨麻属植物的通称,此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445毫米,无霜期146天。住户稀少,植被稀疏,此化石的出土说明远在10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荨麻沟一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有斑鹿茸等野生动物在这一带生活繁衍。因沧海桑田之变与长期平田整地,该化石点的地形、地貌已发生改变,现在这里植被稀疏,干旱少雨。1986年在马河镇赵家沟出土的鹿角化石,长1.05米,据当地村民指证,在马河镇团结村安家岔山沟,距地表约10米的黄土断崖上,掘到一截鹿角化石。此化石点东至小槎梁、南依西岔梁、西接蒋家河、北临赵家沟。此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445毫米,无霜期146天,安家岔为一条绵长山沟,沟脑山坡散布三四个村庄,村中有30多户人家,村周围树木生长茂盛,村北有引洮工程指挥部,村南山梁为引洮工程穿山涵洞工地,各种车辆往来不绝。

从这三件化石的尺寸可以推知,当时野生动物个体要比现在大得多。这三件化石点虽然地理范围跨度比较大,但说明至少陇西在第四纪早期(从二三百万年前至1万年前止),已经具备了化石形成的条件:从生物个体来说,必须具有主要由矿物质组成的硬件,如脊椎动物的骨、齿、角等;从大自然环境讲,需要具备迅速掩埋生物的地质条件,如地震、滑坡、塌陷、淤积等;从长期时间概念总结,生物遗体还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多种化石作用,如物质的填充、交替、升馏等。

陇西出土的古生物化石表明,远在10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陇西已是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地区,有野牛、斑鹿等动物出没林中,同时证明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人类生存。目前,全县境内发现的数以百计的古文化遗址,时间范围从公元280年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置陇西郡设襄武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根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史前时期,我们的先祖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文化。暖泉山遗址、梁家坪遗址、南坡营遗址、包家坪遗址、香炉嘴遗址等近80处齐家文化遗址,留下了人类早期活动的痕迹。从现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中采集的标本、出土文物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石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们遍布于渭水流域及其支流牙河、科羊河、菜子河、大南河和锁峪河等河谷地带。

在陇西境内战国秦长城遗址约60公里,由渭源县盐滩野狐湾进入德兴乡阳山村南1公里的梁阴山后转向东南,经罗儿坪、余家嘴头、马莲岘、王家坪、榆树坪、下苗家堋⑵旄松奖鄙搅骸⒃铺锵纭⒈铁庄、苍河湾、后阳坡、小干川、和平乡、马儿坪、 砂川里进入通渭县。福兴镇以东为东西走向,以西为西北―东南走向,横贯陇西中部,遗迹若断若续,因长期雨水冲刷、自然风化、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虫害鼠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建设取土、垦地拓路、攀爬踩踏等人为因素,这段长城受到严重破坏,沟坡地带遗迹消失,沿山梁地带较为明显。墙体以夯筑为主,部分地段削山为障,从福兴镇柯寨乡交界的胡家墩堡子北面至福兴乡的马莲岘长城梁,约有25公里的地段保存较好,残高3.5米,基宽5米,夯层厚0.08~0.14米,两侧有壕沟,宽约50米。采集有红褐色绳纹版瓦、筒瓦、灰陶残片。秦长城所经之地,沿渠傍崖,蜿蜒起伏,势若游龙。

陇西现存的名胜古迹较为丰富。屹立于县城中心的威远楼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仁宗皇v五年(1053),宋丞相韩琦为了攻夺失地和边防需要,在古渭州地修筑古渭砦城,并于砦东1里东北坊建一t望谯楼。此楼“雄压全军”,威镇远方,故取名威远楼。孟卜曾作诗记:“韩公安抚来秦风,威远楼筑在渭滨。凭眺自有西土月,旌旗已靖朔方尘。”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扩建城垣时,将谯楼移至城中。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造铜壶滴漏置于楼上,并制一鼓相配合,夜以击鼓报更,故又称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将楼由三楹扩建为五楹,更名雄镇楼。楼阴、阳两面各高悬“巩昌雄镇”、“声闻四达”的两块匾额。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经吏部文选司出守巩昌府陈廷纶倡导,扩建为五开间三层木架楼。座基高11米,楼高15米,长27米,宽17米,通高26米。一楼有红色廊柱24根,象征一年24个节气;一楼底层有廊柱12根,象征一年12个月。二楼有廊柱12根,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四面飞檐,檐下有斗拱102根,楼底层为青砖砌墙,东西辟四窗,对开一门,二楼棂栏围绕,三楼四面雕花明窗。拾级登楼,“俨然图画屏障,脱尘氛绝,云气凌空,万山排阔”,复名“威远楼”。道光十六年(1836),巩昌府知府唐树义又筹资修葺,雕梁画栋,丹涂彩绘,在楼台东南角置名晷,并将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所铸重达4000多公斤的铜钟置于楼台。钟击之声闻四达10余里,无事报时,有事报警,故又称“钟楼”或“钟鼓楼”,是陇西雄踞一方的标志性建筑。

清代建筑保昌楼原是著名的拱北寺,同治三年(1864),拱北寺被焚毁,光绪九年(1883),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创建,这座楼是陇西本地匠工的杰作,是由木匠莫长泰、泥瓦匠蔡全福、画工李元领班修建。三楼为八边形,八角吞脊兽吻。屋面椽檀匠心独具,屋顶别具一格。保昌楼为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四角飞檐翼然,有廊柱34根,斗拱52朵。一楼砖砌墙面原有雕花,二楼、三楼为镂空套花木窗棂,外有雕刻护栏,内有楼梯护手,丹漆彩绘,棂栏竞秀。登楼俯眺,山坡下陇西八景之一的“洛浦荷盖”与木楼交相辉映,翘首于渭水之滨的河浦北山口。

矗立于陇西东大门文峰镇的文峰塔,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四月。文峰塔是座七层八棱攒顶楼阁式实心转塔,塔基边长8米,高2.8米,为正方形砖石结构。座基方正厚实,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塔高34米,塔身由下向上依次收缩至最高层聚拢呈尖顶状。第一层塔直径6米,第七层塔直径3米。塔顶为重檐攒顶,下层外延八脊飞檐,檐头镶有砖饰涨口兽头8具,兽项下各悬挂一个风铃,微风一吹,丁当作响,声闻远方,象征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塔顶为圆攒尖顶,第四层至第七层的8面共有11孔佛 ,内供佛像,即为明清时期陇西佛教兴盛的实物见证之一。此塔为七层八楼攒顶楼阁式实心砖塔。塔基为边长8米、高2.8米的正方形体砖石结构座基,塔高34米,宝塔凌霄,雄伟高大。

另外,还有府文庙大城殿、县文庙牌楼――棂星门,隍庙抱厦、北关头天门和李家龙宫等古代建筑,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陇西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被列入省、县两级保护单位的就有21处,未列入保护单位的有100余处。位于首阳镇三十里铺村渭河南岸级台地上的吕家坪遗址,出土马家窑文化双耳尖底连续旋涡纹彩陶瓶,是国家一级文物,现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此遗址开阔平坦,面积约30万平方米,属温和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6.5~8.5℃,平均无霜期约150天左右,平均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光照充足,黄土松软,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调查后发现,吕家坪遗址文化层厚约0.3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断面暴露有灰坑,曾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灰陶片,器表以素面为主,彩陶纹饰有\彩条纹、旋涡纹、网格纹、器形有旋涡纹尖底瓶,双耳罐、盆,深腹罐等,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址,说明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在背风向阳、依河而居的地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创造着光辉灿烂的文化。

陇西古郡,人才辈出。西汉有著名军事将领廉褒,与华佗齐民的医术方士封衡;东晋十六国时,后秦姚苌称帝,其子姚兴,留心政事,包容广纳,兴办学校,注重农业,并先后灭前秦、西秦、后凉,与北魏、东晋相抗衡,死后被称为“文桓黄帝”;南宋抗金英雄王德将军战功显赫,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列为中国历史著名军事人物;元代的汪世显、汪德臣、汪惟正威震陇蜀;唐代宰相辅政良臣赵Z、李石、李蔚。文人有中国文学史上称为“陇西三李”的唐代传奇小说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明代超群卓越散曲家金銮,一生奋笔不缀的清代著述家杨庆;明末清初诗书大家王予望,清代才女李桂玉等,都是陇西这片热土上的优秀儿女,一代才俊,成为陇西历史上光彩斑斓的丰碑。

上一篇:维吾尔女性与人生仪礼探析 下一篇:绩效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