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言 共振情感

时间:2022-09-15 12:39:32

优化语言 共振情感

写人记事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最大,它构思精巧、事件典型,加上合适的叙述、描写、议论及抒情,生动地叙述了事件,形象地刻画了人物。这一类文本内容情节性强,作者的情感表露真实,往往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写人记事类文章的特点

1.真。

写人记事类文章一般选用真人真事,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齐全。写作语言朴实,感情真切,可以引起读者共鸣。同时还特别强调凸显典型细节,如动作的刻画、神态的变化等,给读者真实的“镜头感”。所以,很多人喜欢阅读这一类文章。

2.活。

写人记事类文章在结构上可以完整叙述,也可以零散表达。灵活运用多种修辞,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内隐的情感外显;在表现手法上,也常常使用象征、描写、烘托、反衬,凸显文章艺术效果。

教好这一类课文,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还过多停留在“真”字层面:梳理内容,串读情节,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真实目的。其实,内容的解读、情节的梳理,往往不教就会,将力气花在这儿,无异于逆水行舟。

二、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教学

盛新凤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一书中指出,写人记事类文章要根据这一类文本的特点,抓住关键的融通点进行施教:表里融通(写人文章),事理融通(叙事文章)。融通的落脚点在哪儿呢?显而易见,就在文本中有特色的语言上。抓住语言的落脚点,折射全文,贯通课堂,就能很好地实现“融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也印证了以语言为落脚点的课堂教学价值所在。如何抓住这个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三步走。

1.语言建模,激活情感。

“建模”一词的定义为:建模就是建立模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建模”并非具象化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事物而做出的一种大致的描述。“语言建模”就是让学生对即将习得的语言有一个抽象的、大致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规则、表象。写人记事的文章因为表达的情感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抓住文本中重点教学的言语形式,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模型,唤醒其生活的积累,勾起生活中的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将起到激活作用。比如,盛老师在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紧紧抓住“美丽”一词,起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师:看着她的画像,你能不能也抓住她的长相、衣着、神情等等,来说一说居里夫人的形象?

生1:居里夫人有一头金黄的短发,还有一双别有深意的眼睛。

生2: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她的眼中透露着坚毅,她平凡的穿着使人感觉到她非常平易近人,很亲切。

师:这只是她的头像,我们看不清她的衣着。盛老师告诉你,她习惯穿一袭黑色的长裙。我们刚才抓住了居里夫人的衣着、长相、神情等,描绘了画像上的居里夫人。(出示课件:画像中的居里夫人)

由谈话开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老师的容貌,然后说说画像上的居里夫人,进入文本之前,就先让学生有了“外貌描写”的初步印象。这是对本堂课学习文本中人物外貌描写的一次建模。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认识、思想、情感等内容借助语言外显,对“美丽”这个词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2.语言内化,提升情感。

语言内化是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素材通过加工、整理、演绎等手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相对固定的语言规则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能力要得到提高,“内化语言”的过程必不可少。积累语言只是内化语言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内化的语言往往机械、死板。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内化,应该是对普遍语法的一种认识,以至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灵活地运用,恰当地表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建立起供学生学习所用的“样本语言”群,并加以引导、点拨,使学生利用样本语言习得表述的方法,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重构、更新自己的语言系统,真正达成内部语言的丰厚与提高。而内化语言的手段和策略是非常多元的,可以通过复述、情境表演、品词析句等,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加以选择优化。

比如,盛老师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重点抓住了“实验室里的居里夫人”提炼镭的情形进行批注训练,综合实验室中居里夫人工作时的语段,借助批注的练习,引导学生读懂了“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神色略显疲倦、神情略带淡泊的原因。这一板块的设计,语言的落脚点依旧在居里夫人的外貌描写上,同时,借助“工作时”的语言,丰富了居里夫人的形象,让学生看到了一个“活动”的居里夫人。而“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的外貌描写所呈现的语言形式是矛盾统一的。初看内容,神情庄重又略显疲倦,坚定又略带淡泊,这是矛盾的,跟生活中常态的“美丽”也是有冲突的。抓住这个语言点,不断优化学生的批注,最后发现了居里夫人独特的美丽:工作量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时间漫长、充满危险……由此,学生再看居里夫人在报告会上的神情,对“美丽”一词的理解自然提升。

3.语言迁移,共振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言是精神的外壳,表达的过程就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因此,抓住有特色的语言,在文境中迁移运用,是学生精神和语言同步成长的关键点。

盛老师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教学中,就人物描写的语言在文境中进行训练:

师:你能不能结合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抓住居里夫人当时的衣着、长相、神情,还有动作等来写一写实验室中的居里夫人的形象呢?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生1:在实验室中,居里夫人还穿着那身黑色的长裙。实验室中弥漫着烟雾,居里夫人不停地咳着,可是她还继续工作着。火烫伤了她的手,她感到十分疼痛,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她不断地坚持着,忍受着痛苦。

生2:只见她依旧身着一袭黑色长裙,站在桌边,从满桌的试管、量杯中取出一些,用她那深邃的眼光仔细地观察着试管中的液体。

生3:居里夫人站在一口大锅边上,不停地冶炼工业矿渣,她不停地用手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点点星火飞溅到她那黑色长裙上,烧出一个个小洞。

……

从上面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前两个板块的语言教学自然进行了统整,借助自己的想象,看到了居里夫人的穿着打扮、神情举止,也看到了居里夫人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样子。“美丽”不再是“常态”“自然”的描述,体现在居里夫人的敬业之中。这种语言的流露,其实就是学生对“美丽”的真正理解。

三、该模式的价值

1.融通性。

这种模式的教学,将内容(人、事)与语言融合在一起,既得意,又得言,并且使学生在课内学会迁移运用,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语用”价值。

2.实践性。

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的获得同其他能力的获得是一样的,需要学生不断实践。通过“语言建模”“语言内化”“语言迁移”等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解放思想,释放心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真正内化本领。

3.互补性。

任何文本都有空白处。在文境中拓展实践空间,可以充实空白的文本,对文本解读更深、更新;学生的语言规则得以运用,及时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言”互补,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上一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探试 下一篇:以导练之策 启阅读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