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时间:2022-09-15 12:16:56

“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摘 要】关于留守儿童教育和看护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同时也是我国下一代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留守儿童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寻解决留守儿童不良情绪、情感的应对方法,如加强家庭教育、加强监护人的责任感、改善提高学校的管理工作、呼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爱等,对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情感;关爱

前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提高生活水平、解决生计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到城市打工,而他们的子女却远离父母,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护,或寄宿在亲友家中,这些孩子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同时也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在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只能用不成熟的心智去承担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也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5000余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

为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我利用在石柱县南宾中学校顶岗支教之余对所在学校初一、二两个年级19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1600份,现就其调查情况进行说明: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在1600儿童中,有1020人农村留守儿童,占调查儿童的65%;其中女童有589人,占所有留守儿童的58%。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460人,占留守儿童的45%;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560人,占留守儿童的55%。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留守儿童监护情况。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4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其中87%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5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4%被托付给亲友。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75%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2%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是8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27%,中等占4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网络,抽烟等不良现象的约占28%。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发现,1020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5%,85%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4、老师关注太少。本期以来,66%的留守儿童还没有老师找他谈过话。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从调查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竟有66%的留守儿童在将近三个月的教学时间里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即使是批评也是如此。

5、心理压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见,思念父母,16%的留守儿童为今后的生活着急,部分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烦恼,既要照顾自己,还要为家里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务由自己处理;得不到同学不理解;有时遭别人歧视等。

三、对策与措施

农村孩子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比重,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

1、家庭教育方面。首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第三,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的联系。

2、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要重点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要求各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学生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二、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三、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四、重视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3、政府及社会方面。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学生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等领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峰,金绍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期刊网,2006(03).

[2]李慧.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3]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贴近青年生活的理论思考 下一篇:公允价值的确认与国内外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