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记》中的“问”

时间:2022-09-15 12:03:16

摘要:《学记》是我国教育史具有重要地位的文献,文中多次提及“问”字,包括“幼者听而弗问”、“善问”、“善待问”、“记问之学”、“力不能问,然后与之”等处,构成其整体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记》中关于“问”的观点包含有对当前教学很大的启示意义,本文据此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学记;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01-02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全文一千二百余字,内容丰富,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教育著作。笔者认为《学记》通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教育概论”,从开篇至“《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论述教育重要性、学制及考评、教育内容、教与学的基本原则等等;第二部分系统探讨“教学”,从“今之教者”至“虽舍之可也”,论述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优秀老师的条件和尊师的重要性等具体的教学关系;第三部分讲如何才能“有志于学”。文章精炼概括,引喻形象,通篇逻辑严谨,讨论教育教学中诸多问题,对后世尤其是教育事业参与者具有很大启示作用。

问,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之一,《学记》也提到这一点。我们在讨论教育教学具体现象时,都不能撇开“问”字,它是人表现出来的思考行为,只有通过这个行为才能真正地教与学,本文试图结合对《学记》和现实现象中关于“问”的理解作一些阐述。

1.关于《学记》中“问”的主体

《学记》中有七处直接提到“问”字。最为集中(四个“问”)讨论“问”话题一段论述是集中体现《学记》对“问”这一行为的态度: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1]

关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诸多不同注释,尤其是围绕“问”字的不同解读,而关键是对于“善问”的主体认同不同。从字面的理解并不困难,“善问者”即善于提问的人,“善待问者”即善于回答(解决)问题的人,分歧产生于将它置于教学关系中的认识。一种观点是“问”的主体是学生,对象是老师,也就是说“善问”是“善学者”的一种素养,是对学生的要求。《礼记正义》中的注解虽没有对这点作出明确说明,其注释这样说:“言善问之人,如匠善攻治坚木,先斫治其濡易之处,然后斫其节目。其所问师之时,易先问其易,后问其难也”,[2]从这里看,“问”的主体并非教师。另一种观点,“善问者”是“善于发问的教师”,[3]这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从现在的文献来看,持后一观点的人较多。相对来说,“善待问者”一般都认为是指老师,强调老师必须善于回答学生的提问,这点比较统一。

对于“问”的主体之争,这并非原则性问题。师生相遇就产生了教学关系,双方的对话必然有问有答,不能非得在“学生问老师答”还是“老师问学生答”做出选择,这就是一种对话形式。这种分歧在现实中确实也有所表现,居于不同哲学取向或者文化背景导致的侧重不同,比如相比较学科/知识中心取向来说,儿童中心取向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再如孔子则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强调学生主动性,而苏格拉底有时候会不断地追问讨教者。因此,既然《学记》本身并没有明确指出“善问”的主体,那么其理解可以相对个性化。笔者这样理解:“善问”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它既是学生“善学”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好老师所必需的教学方法。而且这样的说法并不与《学记》整体思想有冲突,理由如下:

其一,《学记》中对老师的要求颇高,君子要知晓教之“所由兴”和“所由废”才能为师,且关键在一个“喻”字,教学中要“道、强、开”,意思是要“引导、使其(学生)强、开导”,[5]最终达到“和易以思”才能称得上“善喻”。所谓和易以思,即除了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不断进步,还要使得学生会钻研思考。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对学生发问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平淡地将知识道理叙述给学生,是不能促进学生思考的。所谓基于问题的学习效率更高,在教师主导的教学中,问题自然来源于师。因此,强调教师作为“善问”的主体十分必要。

其二,为什么要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保持对问题的兴趣,“学而不思则罔”也就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思考的结果无非是两种,要么解决了问题,要么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需要请教他人,这就需要问。这样的方式是启发式教学。因此,学生成为“善问”的主体具有其必要性。

2.关于《学记》中“问”的含义

除了“善问者如攻坚木”这段主要论述了“问”的话题外,《学记》中还有另外三处,分别是“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力不能问,然后语之”。第一句意思是“年纪小的学生只许旁听,却不必发问,为的是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以求循序渐进”;[6]第二句的大体意思是“只靠现学现教的知识来应付学生发问,是不能担负起教师的众人的”;第三句意思是“只有当学生提出问题又说不出究竟的时候,教师才讲解给他听。”古汉语词典中“问”的含义有十余种,《学记》中的七个“问”大体限于“问,询问”、“请教”两个常见的意义上,在此基础上作一定拓展、引申。以下按其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作一定说明。

2.1 “听而弗问”之问:《学记》中认为年纪小的学生听,不必“问”。这个“问”应该理解为其本义,即发问、提问。需要指出,不提倡提问并不是说学生除了听就能完成学习了。

“听而弗问”似乎与现代的儿童教育观不相吻合。我们知道,儿童在进入一定年龄阶段之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让他们很喜欢问问题,所以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少儿科普书刊及动画节目会很受欢迎。随着西方教育理论影响的深入,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影响,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老师还是家长,面对儿童充满好奇的眼光总是希望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懂得他们所希望了解的所有知识。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类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怪观点盛行。让年纪小的学生只听不问,显得与现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

上一篇: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 下一篇:午睡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