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一百强的投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15 11:36:43

中国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一百强的投资比较研究

摘要:以2009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一百强企业与中国上市公司一百强企业为基础,通过分析他们的行业结构和财务数据,来比较他们的投资潜力,以发现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民营;国有;上市公司;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86-02

一、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一百强与中国上市公司一百强投资行业比较

(一)民营、国有上市公司一百强的界定及样本选择

1.民营上市公司的界定。根据中欧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的最新版的《2009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绩效报告》,该报告把所有非国有的农村和城镇经济实体,主要包括私营企业、集体所有企业、私人股东或集体股东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甚至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资企业),都界定为民营企业。在此基础上,该报告把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界定为经营活动主要发生在中国大陆境内的所有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2.一百强的样本选择。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一百强的选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携手Wind资讯推出的2009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2009年度排名没有计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

国有上市公司的一百强的选取:用《财富(中国)》(www.省略)推出的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一百强排行榜替代,因为民营上市公司在此榜单中所占比例较小,2009年上该榜单的民营企业仅有十个。

(二)民营、国有上市公司一百强的投资行业比较

为了方便研究,本文把所选的上市公司按照“CSRC行业分类标准”并结合榜单中公布的行业状况进行归类。同时,在比较一百强上市公司投资行业时,笔者参照行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选取企业数量及平均规模这两个行业结构指标统计分析,指标等式如下:企业数量=单个行业内企业数量;平均规模=单个行业总的营业收入/行业内企业总个数。

根据2009年度《财富》中国上市公司一百强排行榜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携手wind资讯推出的2009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一百强排行榜等公布的数据,本文对2009年中国上市民企、国企一百强按照CSRC行业分类标准分类后,分别对其企业数、平均规模两项指标进行测算。表1是经过测算后的两项指标的指数以及排序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此次民营上市公司上榜的企业从产业分布上看很明显的特征是绝大部分企业依然是制造业,百强中制造业所占比重高达67%,如果加上建筑业,这一占比更是高达71%,集中在化工、汽车、家用电器、食品、服装等传统行业。企业数量最多的制造业在行业平均规模中的排名却不如人意,这说明制造业的营业收入较低,民营企业在服务业发展上的严重不足,非传统行业企业在增长势头上超过了传统行业。另外,新能源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有五家新上榜企业不约而同都有关太阳能光伏,这说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中国上市公司一百强行业结构较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一百强行业结构而言更稳定,包括的行业更多,行业分布更均衡,行业平均规模远大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一百强。

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一百强与中国上市公司一百强投资潜力相关财务指标比较

根据上文的行业分类及排名情况,分别从两榜单中选取能相互对照的各个行业的领头羊,为从保证统计口径一致,均选取在有在深沪上市的公司,这样,我们就从五个不同行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中选取了五家民营企业(美的电器、宏图高科、苏宁电器、龙元建设、中国平安)和与之相对照的五家国有企业(宝钢股份、中兴通讯、五矿发展、中国中铁、中国人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公司。

2008年是股市灾难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下滑等诸多因素影响,股指从高峰6 124点暴跌到谷底1 664点,跌幅73%,蒸发了12 万亿元以上的总市值,相当于中国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大盘中所有的个股都受影响,包括我们选取的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增值率和资产增长率都大幅下降。所以,我们的分析只能是一个比率上的趋势分析。

1.样本公司成长性分析。公司的持续快速成长意味着公司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的不断增加与扩大。笔者收集了两类样本公司2007―2009年证券交易所公布的财务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它们的营业收入增值率和资产增长率(见表2)。

2.样本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根据十家样本企业的年报数据,分别计算出民营与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比例等反映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见表3)。民营企业2007年末的利润总额增长率为100.09%,高于国有企业60.37%的水平。到了2009年,民营企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为26.64%,远低于国有企业82.29%的水平。两类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对比表明,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国有企业差。在盈利能力和资产使用效率方面,2009年国有企业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比例为2.22%,民营企业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比例为3.85%,超过前者近2个百分点。可见,民营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强。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1.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行业升级。中国民营企业尽管规模很大,但大多数栖身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这一现代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低端区域,付出大量能耗物耗及环境污染的代价,往往只能赢得整个产品价值链中的一点微利,此种增长模式不仅制约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制约着整个民族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民营企业要改变这种模式,必须从粗放走向成熟,必须进行行业升级,只有民营企业的行业升级,才能带来整个民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转变。

2.政策保障。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挖掘民营企业的投资潜力和引导民营企业的投资仍然需要国家的政策保障。当前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除了逐步放开一些领域外,还要采取一系列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支持或资助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为民营企业做好各项技术服务工作。通过引导民营企业的投资,挖掘民营企业的投资潜力,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民营企业的知名品牌,从而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使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以此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汉川,邱红,周扬.中国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中行业先锋企业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6,(7):143-144.

[2]胡树华,李荣.世界五百强与中国五百强的行业结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9,(5):95-97.

[3]苏冬蔚,陈宇欣.中国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6):23-30.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 下一篇:浅谈医院职工住房公积金档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