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教媒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探析

时间:2022-09-15 08:12:56

用电教媒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探析

【摘 要】电教媒体以其形象性、直观性、信息容量大、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收获。教师要切实发挥电教媒体的辅助作用,将文本中的知识点教活、教透,促使学生乐学、善学,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电教媒体 情境 情感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38-01

电教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信息容量大、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收获。教师要切实发挥电教媒体的辅助作用,将文本中的知识点教活、教透,促使学生乐学、善学,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设备,创设生动情境,丰富学生感性体验,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课的导入阶段,如果能一下子抓住学生心理,就会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比如阅读《2008,北京》,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天安门广场曾经出现过的欢乐场景还停留于比较模糊的层面。要让学生感受当时全国人民的激动与兴奋,就需要给学生创设一定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取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于是,笔者就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当时北京申报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天安门广场的欢乐场景。学生通过观看画面,感受到了人们欣喜若狂的心情。在阅读课文时,笔者又多次呈现相关画画,引导学生体验人们的兴奋之情,感受人们的欢庆之声,形象直观地理解了“沸腾”、“人山人海”、“四面八方”、“涌来”等词语的意思。在这里,运用多媒体手段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情感。

二、化抽象为形象,印证学生的想象

学习语文离不开形象思维,语言文字固然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产生共鸣,但有还得借助一定的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变遥远为亲近,印证学生的想象。这是因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学生并非亲眼看到,所叙述的事情学生也并非亲身经历。而如果在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内涵的同时,能够适时地呈现出一些场景,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教学《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笔者用课件呈现第1自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我仿佛看到了黄河汹涌的浪头拍打在石头上,声音震耳欲聋。”“我仿佛看见一个又一个浪头把岸边的泥沙石头掀翻到水里。”“我仿佛听到了像打雷的声音,如果有一条小渔船,肯定会被掀翻。”学生借助文字展开了丰富想象,笔者给予了认可和鼓励:“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然而这毕竟是学生的想象,为了让学生真切领略一下黄河那惊心动魄的气势,笔者适时运用媒体播放了关于黄河的录像。看着这雄伟的画面,听着这气势磅礴的声音,再声情并茂地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肯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播放一段录像,让浩浩荡荡的黄河生动地奔腾在学生眼前,学生领略了黄河的壮美。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创设的视听情境,它有力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学生仿佛被就站在黄河岸边,目睹着她的风采。这样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化静为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想象是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凭借各种载体,将学生引入想象的天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想象的乐趣。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联想,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积累表象。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生动。当然,教师也要积极为学生想象创建良好的氛围和展示的平台,并及时妥当地给予指导和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个性发展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张扬独特的个性,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学习《黄山奇松》,在借助文字领略了三大名松的风采之后,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抒情音乐和人们游览黄山观赏黄山奇松的录像,学生静心观赏。之后,笔者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三大名松会对游人说些什么?学生思维一时活跃,以“三大名松”口吻讲述着自己作为黄山象征的骄傲和对游人的留恋。此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扬起了想象的风帆,开启了思维的闸门,课堂教学进入了“任情感激荡,任思维涌动,任想象飞翔”的境界。

四、引发共鸣,促进学生感悟事理

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内涵,就离不开对重点词句、精彩语段或点睛之笔的理解和赏析,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语言训练点,瞄准重难点,指导学生品读、感悟。为了达此目的,有时需要凭借多媒体课件来帮忙。比如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了孟郊的母亲深夜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孟郊缝补衣裳的情景。借助图画,学生可以直观地感悟到在那种环境下缝补衣裳,母亲是多么的劳累,那一针线凝结着母亲对儿子多少关爱。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或面向全班说说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由此来感受母亲对儿女的一片情谊,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懂得了要孝顺自己的妈妈,懂得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道理。教学进入发声时,笔者又用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跟着齐唱,在动情的歌声中实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梅娟.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2014(02).

[2]刘彩红.点燃兴趣之火,绽放绚丽之花[J].考试周刊,2014(64).

上一篇:初中英语趣味教学对策探究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