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

时间:2022-09-15 07:19:08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

【摘 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本研究就详细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导学 应用

引言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这就强调了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有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因此质疑是任何一项创新活动开始的根源。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大意义。让学生通过质疑、提问、解决问题来一步步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收获学习的快乐。

一、将问题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一)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教师让学生做好预习的准备,要围绕教学目的,提出能引导学生钻研教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理解重点、突出难点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师生角色转换的策略,教师给学生下达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自行思考,提出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模式解决学生的疑问。这样一来,既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设疑、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探究,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在课堂中

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利用“问题导学”教学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应注意合理性和趣味性。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加以设置,并且要具有创新元素和讨论价值,适应现代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才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施展自己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主动合作交流,提高课堂合作交流的效率。

二、教师设置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尽量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欲望。同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问,大胆质疑权威,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这样,也能改变学生提问能力低,提出的问题重复单一的现象。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耐心、诚恳地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和自信心,不能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怪癖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者干脆不回答,不应故意回避或转移话题。教师也应当增强信心,树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识。

在探究“物体的浮与沉的决定因素”这一问题时,我通过趣味实验,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我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下沉。提出:“鸡蛋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然后向水杯中加入盐,并不断加以搅拌,当盐水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鸡蛋就慢慢浮起来漂在水面了;又问“鸡蛋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鸡蛋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力有什么变化?”这时再向水杯里倒入纯净水,直至鸡蛋从水的表层下降,停留在水的内部,处于悬浮状态。这一现象立马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我自然导出问题――物理的浮与沉受哪些因素影响呢?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结论:当浮力F

三、培养学生的主动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将问题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植入到物理课堂,能更直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突破“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当通过师生角色转换的策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模式解决学生的疑问。这样一来,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设疑、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也改良了学生思维散漫、不动脑筋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打破“老师说了算,教材不能变”的观点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权威意识正在逐步变化。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质疑”能力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口。因此,教师不能阻止学生提出质疑,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束缚,让学生在质疑和思考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问题时,我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体育课上,我们班的男生在踢足球,小球被踢出去后,为什么越滚越慢呢?”大家来了兴致,议论纷纷,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球脱离脚之后,不再受到脚施加给它的力,速度就会越来越慢直到静止。”然后,我又进行更深一层的引导:“那为什么用同样的力踢出去同一个球,在水泥地上滚动速度快,并且滚得远,而在草地上滚动的距离却比较近呢?”这就涉及到“摩擦力”的问题,大家一想,现实生活中确实是这样,然后又开始思考、议论,经过小组讨论,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学,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好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目标。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下一篇: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