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游戏论”的语用学意义

时间:2022-09-15 06:39:55

浅析“语言游戏论”的语用学意义

【摘 要】当下英语教学仍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本文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为基础,试图构建外向型英语教学模式,让语言在使用中才有意义,通过语言的使用了解语言的动态变化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语言的能力。

【关 键 词】语言游戏说;生活形式;教学模式;外向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54-03

一、“语言游戏论”的基本含义

“语言游戏”这一概念是维特根斯坦在《蓝皮书和褐皮书》中提出的,该学说强调日常语言与真实世界间的交互关系,从而完成他本人从“理想语言”向“日常语言”哲学的转变,该学说涵盖下列内容:

首先,语言游戏存在于生活形式中,这种形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生活形式则是一种语言实践,着眼于人们使用语言的动态活动。

其次,语言游戏是开放性与规则性的结合。任何语言都不能预设,但语言交往必须有章可循,这些规则应该是在游戏中去感受并使其在游戏中得以显示。然而,游戏是可变的,规则也是可变的,可见维特根斯坦已经将实际动态的语言游戏规则取代了恒定不变的逻辑对应规则。

第三,意义来自使用。维特根斯坦认为,词汇与对象一一对应的观点是不对的,认为语言词汇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从而阐发了规则约束下语境对于语言意义表征的重要性。“语言的意义从来就不固定在某个词汇上,语言的意义来自于语言的使用”。

二、外向型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学生身处信息时代、知识时代,从小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所接受的英语教育不亚于母语,甚至超过所有学科,因为现在的家长深知掌握一门外语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各种英语培训学校也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幅提高,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也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还沿用老一套单一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满堂灌,死记单词用法,语法规则,势必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一切。因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采用多媒体,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聘请大量外籍教师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最严重的是教、学、用三者严重脱节,考试成了指挥棒,题海战术,再次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而偏离了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要加强外向型英语教学的力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潜能,使学生讲起英语来能脱口而出、沟通轻松自如、阅读没有障碍、写作得心应手。

三、构建外向型英语教学模式

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存在于生活形式之中”的理念,建议学校成立专门的英语语言文化学习教室,按照英美文化习俗精心布置,墙上挂上世界地图,代表西方文化的各种涂鸦,也可以贴上字母和数字,学生的手绘作品。总之,要张扬个性,色彩浓重,让学生一进入这个教室就充满了喜悦与好奇。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来经常改变设计,比如圣诞节,教室门口就会放一棵大大的圣诞树,上边挂满了学生的圣诞作品,彼此交换圣诞卡片,让学生感受到圣诞浓烈的节日气氛,同时请外籍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在此节日期间孩子们做的活动,并教授相关的习语及单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感知语言的奥妙,在圣诞这种生活形式当中去体会语言的使用,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过感恩节,让学生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西方习俗,也丰富了语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去探索语言学习的奥妙,那将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我们大多数语言学习都注重规则性,也就是刻板的语法教学以及死记硬背单词。诚然,没有单词,就无法遣词造句;没有语法,就无章可循,但如何使单词的记忆与语法的应用变得有趣起来,这就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探讨的问题,似乎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当下,形形有关英语的书及讲座层出不穷,这对单词的学习与语法的掌握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是开放性与规则性结合的原则,我们可以试图尝试用语言游戏来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单词的教学,拿最简单的HEN为例来做一阐述,首先可以放一段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片――《小鸡快跑》的片段,询问大家这是关于什么的电影,回答当时是有关CHICK的,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FAMILY TREE,标出HEN、ROOSTER、CHICK和EGG,还可以画出另一图示,介绍身体的各个部位,当然也可以继续询问小鸡有什么用途,可以用来做什么,答案当然是多样的,肯定会有炸鸡翅,就可以引到肯德基或者麦当劳上了,那么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如何点餐呢,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讲授有关肯德基和麦当劳产品的单词以及如何点餐的句型了,这样我们不仅扩大了单词量,而且还教会了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

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我们知道中国有很多文化已经消失了,有的只剩下口语而没有文字流传,比如羌文化,而语言如果不被使用,就是死的,如何使语言活起来,这也是从事语言教学的工作者的使命之一。中国的文字来源于生活,我们的老祖宗通过多年的生活实践,创造了象形文字,我们一看到这个字就能了解其含义,可见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所以只有让其回到适当的生活方式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而不是单纯的词汇与对象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说DOG一词,大家都知道是“狗”,可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却有不同的含义,只在后边加个标点符号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A dog. 可能是回答别人的问题,“看门的是什么?”――是狗。

A dog?表示疑问,“是狗吗?”言外之意,“狗能这么厉害吗,是狼吧!”

A dog!表示惊奇,“是一条狗!”“是谁救的这个人?是狗啊!”可见,狗是多么忠诚。

除此之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时代的要求,选择生动、合适的教材,要兼顾活动型和任务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及语音室设备,大量提供音频视频信息,定期观看英文影片,给学生更直观的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使用的环境,也可组织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作为助教组成员,帮助教师完成简单的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分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还可以定期举办语言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查缺补漏,能够更有效学习,依此循环往复,书本上的知识在不断地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升华,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教学系统,真正使语言游戏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校方也可开设具有浓厚西方特色的咖啡屋,为广大外语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场所,定期请外籍教师介绍西方文化习俗,学生们到了这里就像到了美国,更好地了解各国风俗习惯,法律法规,每个人都能把自己融入到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当中,从而更好地体会语言的变化规律,从容地掌握、正确的使用、全面地领会外语学习的精华。

通过上述外向型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力图实现语言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使外向型英语教学走出僵化的死胡同,使语言教学真正活起来,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Norman Malcolm, Ludwig Wittgenstein: A Memoir).李步楼,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84.

[2]范・皮尔森.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C.A.Van Pearson, Ludwig Wittgenstein: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y).刘东,谢维和.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韩林合.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台湾,1994.

[4]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M].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1998,2002.

上一篇:如何整体提高区域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 下一篇:心理剧在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