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道德构建

时间:2022-09-15 04:08:12

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道德构建

【摘 要】本文针对现实中一些道德缺失现状,结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古诗文,主要从爱国、忧时忧民、正直感恩几方面选例,探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语文阅读 道德构建 爱国忧民 正直感恩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应当具有一种文化自觉――一种弘扬传统道德的文化自觉。中国古代诗文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兴衰,真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辉煌与耻辱。特别是古文,更以其特有的叙事论理、崇经载道、抒情写意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情感世界的丰富深邃、理性思辨的缜密严谨、审美心灵的建构历程和历代人生的潮起潮落。千百年来,大浪淘沙,古文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奇葩,令人百读不厌。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载体,也是我国文人知识分子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来源。通过诵读,走进文本,反复吟咏,心口相应,烂熟于心,使学生在诵读,鉴赏思考,感受和领悟过程中,在与古人的沟通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启迪和境界的升华。真正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意境,为学生创设浓厚的美感气氛和兴趣氛围,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让学生在感受鉴赏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思考并领悟其深刻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及时代精神,以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历了几千年几百年时间的淘洗,都是蕴涵着大量的人文性和美感性,有着丰富的文史哲的内容,是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和美感教育的典范性材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的是爱国主义情感。爱国爱家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主旋律,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和精神品格,常常表现在许多爱国诗人、文人的作品之中。忧患是表,爱国是本,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正是爱国爱民的爱国精神。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忧患爱国意识。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语文教材了解了诸如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形象的曹刿,提出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范仲淹。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除《离骚》之外,还有《九章》《九歌》《国殇》等大量的表现其爱国情怀的作品。“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的引路人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古诗文中反战的诗篇很多,但那是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义之战。至于对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还是竭诚拥护并踊跃参加的。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正是一个民族不亡的根本。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秦风・无衣》正是表现了这种誓死抵御外侮、英勇卫国的精神。《诗经》中的这类诗篇,不仅真实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在保家卫国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而且也标志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一开始就进入了我国进步文学创作领域。这类诗歌,必将以它特有的光辉、巨大的魅力,照耀诗坛,教育和鼓舞后人。

透过这些诗文,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穷也则兼济天下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是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胸怀之博大,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读杜甫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的开篇中写道:“我在年青时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一段话,既表明鲁迅先生对自己对梦历程的无怨无悔――“不以为可惜”,也告诉我们通过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变革社会是他的执著和信念,是他不能忘却的梦。《呐喊》的写作动机缘于此,《呐喊》的灵魂也在此。只要我们读一读《呐喊》,我们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当“狂人”琢磨出历史书上遍写着的“仁义道德”下潜隐着“吃人”的血污时,鲁迅先生掀开封建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看到它的血腥和丑恶。当孔乙己的生命活力被传统文化教育戕害得只剩下“窃不算偷”的可笑辩白,咸亨酒店里的人们用笑声伴他永远消失时,我们分明嗅出这社会的陈腐和死亡气息。从杨二嫂的自私刻薄和闰土木偶般的呆滞里,我们似乎身受着“故乡”冬季里的肃杀和了无生机。从华老栓抱着人血馒头像抱着新生命的希望,从康大叔的骄横自得,从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的随声附和,从夏瑜母亲上坟时的羞愧之色里,我们能感受到中国社会的病体沉重和亟须疗治。当阿Q的健忘和“精神胜利法”也无法帮他摆脱死亡的恐惧,并最终也无法挽救他走向死亡时,我们会想到,不起来改造国民精神,中华民族真的是要趋于死地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等,这些构成《呐喊》的每一篇每一章,无不闪现着鲁迅先生通过文艺来改造国民精神、变革社会的思想理念。可以这样说,鲁迅的《呐喊》及其后的所有创作,都是为了圆他通过文艺改变国民精神这一“不能忘却”的梦。鲁迅的笔端倾诉着一个民族的渴望,因此他的文章总爆发着惊雷般的震撼力,对旧时代有着摧枯拉朽的猛力。

鲁迅寻梦途中的百折不挠,鲁迅圆梦实践中精卫填海的坚韧自信,无一不燃烧着他对民族、国家热烈的爱,无不一证明着他是一个真的猛士。这也正是“达则兼济天下,穷也独善其身”精神的延续。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司马迁因写出不朽的名著《史记》而名垂千古,他为不少有为之士写了传记,而对于他本人,却并没有做什么介绍,就是在《太史公自序》中,也只是说明他写《史记》的有关情况及缘由。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读他给朋友任安的书信《报任安书》来读出他的品格,读出他的形象――品格崇高伟大,形象光彩照人;他有自己的处世之道,更有自己的为人原则,他不会改变自己。用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形容这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应该说恰如其分。

魏徵在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著称,前后陈谏200余事,反复以隋亡为鉴戒提醒太宗,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为“贞观之治”作出了贡献。

唐太宗非常重视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亡倦,每达宵分”。他还曾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训戒太子。宋、明、清三代的一些君主,也经常讽读这篇奏疏,用来规戒自己。可见它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意义。即使到了今天,文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也仍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贞观盛世”的开创和延续,魏徵等的正直忠言是一个重要因素。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其著作《宾退录》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李密《陈情表》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李密“孤”――“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苦”――“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弱”――“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缺亲无故,又没有童仆的清贫之家的几世单传的孤根弱苗的成长,饱蘸着祖母刘氏多少关顾之爱,倾注了祖母刘氏多少矜悯之情,耗费了祖母刘氏多少操劳之力!不妨说,祖母虔诚不渝地把自己全部的智慧、热血、精力乃至生命都放在抚养作者上面,读者怎不被浸透在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之中而对作者产生深切的同情呢?如果祖母刘氏身心康泰,操作便利,那还可以有些周旋。大不幸又一次在必然中发生了──祖母刘氏经受不了许多家庭变故的摧残,经受不了许多社会人心的冷遇,经受不了许多对孤弱孙儿的哀悯和担心,喂养和抱持,事必躬亲,因而“夙”婴疾病,“常”在床褥,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祖母所唯一依靠的是一根弱苗而已,“臣侍汤药,未尝废离”,概括而又具体地写出了作者对祖母的孝敬备至。

在我们传统诗文中有很多智慧,不是单纯的知识,最有名的一句话是“转识成智”,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孔子认为“知人者智”,智慧就是能够洞察、把握、了解客观事物,从而有一个圆满的处理。所以我们让学生领悟经典古诗文实际上就是让他们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融会成一种人生的智慧,这就是古人说的“无用之大用”。这就是中西哲学的差别,也是哲学和科学的差别。科学是一种事实的判断,而人文的科学,包括哲学,会融汇成一种智慧,形成一种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不是通过实验室里的实验得到的。所以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不能完全是科学的,有些是科学解决不了的,比如人格的问题,理想、境界的问题。同样一件事,每个人有不同的境界,就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孟子讲的做一个大丈夫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并不是每个有知识的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关键要看你是否能将知识转化成智慧。这个转化的条件具体地讲就是学生诵读、积累的这些古诗文,总有一天会融会贯通变成一种人生智慧。道德构建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具有时代性、历史性和长远性的一个文化工程,一个百年树人的工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工程。

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地位也在提高。很多老一辈的学术权威,像季羡林先生,都认为我们这个民族对世界未来所能做的贡献,不是原子弹,不是汽车,也不是科技,而是我们的文化,是我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培育起来的“天人合一”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传统文化中由“天人合一”所引发出来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就是“和而不同”,就是孔子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就是和气,我们讲道德伦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化解矛盾来达到人际的和谐,达到社会各阶层的和谐,达到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整个世界的和谐。

作者单位: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读者和读物关系新探 下一篇:“杂交水稻之父”为我们弘扬了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