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处在“政策空窗期”

时间:2022-09-15 03:03:46

当前形势处在“政策空窗期”

中国人民银行再度降息,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这显然是顺应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市场的要求,在经济放缓和市场压力之下顺势而为的举措。不过,这些措施是否足以改变当前市场的悲观预期,甚至扭转经济放缓的趋势呢?从国际和国内近期连续大力度救市之后的市场反应来看,短期内这种可能性不大。从中国央行小幅放松货币的政策步调来看,这是循规蹈矩的做法。

如何看待中国央行和中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呢?安邦集团策略分析师陈功认为,在当前情况复杂纷乱之时,应该从全球化框架来分析形势。影响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和政策的,已不只是国内因素,在中国外向型的经济结构之下,再加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交叉影响,中国已不是一个封闭系统。

在陈功看来,当前国内形势处在一个“政策空窗期”――这期间出台的各种救市措施起不到显著作用,许多救市政策也因为国内外形势变化而相互抵消。真正大力度的、有效果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从全球来看,“政策空窗期”同样存在,一个明显表现就是,虽然各种应景救急的政策不断出台,但金融市场仍然跌宕起伏,沉浮在地狱与天堂之间。

然而,“政策空窗期”也是全球各国协调金融政策,统一采取大力度、有效措施的前夜。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总统布什最近连续发表讲话,为自由资本主义辩护;而欧洲的法国、德国则在呼吁,重构全球金融体系,甚至有人提出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II)。前不久举行的欧亚峰会,则变成了欧亚金融峰会,欧亚各国针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变化交换意见,进行磋商。

这种幕后谈判还在继续,中国总理在访俄期间,也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点,“一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二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特别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三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这既是中国同俄罗斯的对话,也是中国向世界表态。

陈功认为,现在全球正处在颇为关键的金融权力的幕后谈判期,而真正的“大戏”将在11月15在美国举行的G20经济危机峰会上演。各国现在的密切沟通、博弈,都是在为G20峰会在做铺垫。这次峰会既是为世界领导人们提供一个表达其对危机下的金融市场以及如何协调应对等观点的论坛,也是各国进行协调、达成基本一致的机会。当全球各国在经受了数月的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危机的煎熬之后,它们有可能形成更加实质意义上的协调。到那时,各国才可能采取关键的政策步调,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政策空窗期”之后各国协调采取的措施,将会在政策力度、政策效果上与现在有明显的不同,但这些政策是什么,各国各自承担什么责任,现在还难以得出明确结论,需要视G20峰会的谈判结果而定。就此而言,目前最合适的做法是保持政策稳定的环境,不至于在政策上以一国之力做无用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金融政策今后必须要有全球性眼光,要在全球性框架的基础上搞国内政策。这是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眼光太小了不行。

上一篇:孙为民 内生式发展模式是源动力 下一篇:政府主导央企整合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