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下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02:49:09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下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减退,两极分化在加剧,每个班上都出现了一大批偏差学,英语教学低下生。本文从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下原因,同时根据问题的症结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困境,方法对策

新课改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英语教学成绩低下。

1.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分析

当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在教学条件、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1.1 学校管理方面。

1.1.1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一直以来都十分奇缺,尤其是偏远山区更是捉襟见肘,一所农村初中只有两三个英语老师,一个老师带一个年级的英语课程,而且英语老师一般年龄都比较大。

1.1.2 学校领导对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不够重视,对学校英语老师的培训不够到位,学校不能创造有利于新课程下英语教学的环境,英语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

1.1.3 学校英语教研活动成效不高,教师之间交流偏少,教师英语学习渠道不畅通,学校的英语课外活动严重不足。

1.1.4 评价体制不当,教学与考评相脱节。

当前的评价体制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中考高考等各种大小考试就是教学的大旗和指挥棒,教师的工作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使得英语教师们围着这个指挥棒团团转。因此,考试考什么老师们就教什么,教学始终围绕成绩来进行应试教育。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这样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科自身特点和学习的最终目的,使英语学习与实际运用相脱节,更偏离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轨道。长此以往,在英语学习上,学生越来越难学,教师越来越难教,学得累教得累,教学效益越来越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1.2 教师教学方面。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相当部分农村英语教师思想观念不到位,抱着拒绝、轻视的态度,经常找些客观理由作为借口,这在农村中学尤为严重。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影响方式。具体体现在如:

1.2.1 教学目标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

新课程标准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它要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外语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如何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培养。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关系。比如,农村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语言知识,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益处不大。此外,多数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1.2.2 单向填鸭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滔滔不绝地在上面讲,学生不厌其烦地抄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有很多弊端,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讲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老师过多的灌输,导致学生疲劳困乏,学习效率低下。

1.2.3 以应试指导教学。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对付中考,考试内容以笔试为主,即使考听力,所占比重也很小。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改试卷,很少注重听说读写。学生满脑都是语法的概念,“听、说”等的应用能力很差。

1.2.4 对学生的学情研究不够,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研究不够。

农村学生普遍比较自卑,爱害羞,学英语张不开嘴,怕人笑话,而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大胆,敢说、敢讨论。所以需要老师了解农村学生的心理,解开束缚学生的思想包袱。

1.2.5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及研究活动偏少。

教师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少,情感联系脆弱,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他们甚至不敢与老师打招呼,上课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导致农村学校英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课堂互动不够,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1.3 学生学习方面。

1.3.1 小学英语基础太薄弱。

大部分学生不重视英语课,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英语就是副课,英语学习从思想认识上一开始就掉队了。大多数学生在初中的英语学习还沿袭过去的方法和认识态度,所以就导致英语学习越来越困难了。

1.3.2 机械式学习。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死记硬背,有相当多的学生甚至不认识音标,不会拼读生词。学生在记忆生单词的过程当中,不能很好地掌握记忆单词的规律,只是简单机械地学习背诵。学生在机械地记忆生单词后,由于理解不透,很快就忘记了。加上平时作业负担过重,越学越吃力,就会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害怕学习英语。

1.3.3 农村学生学英语存在先天的不足。

农村的学生大部分不敢张嘴说英语,不会主动模仿老师,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

1.3.4 农村学生缺少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

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能听到的英语只有在课堂上,课外听到的语言只有当地的方言,农村学生在村上说普通话都遭人嘲笑,可以想象说英语的后果。农村多数家庭收入相对较低,生活困难,多数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重视不够。部分学生虽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但方法不当,感觉越学越差,最终失去了学习英语兴趣。

2.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探讨

2.1 努力改变思想认识,充分重视英语学习和教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教师改变了认识才会勇于创新,克服困难提高教学效益。

2.2 增加农村英语教学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2.1 改善英语教学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学生已经感受到社会进步发展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农村英语教学投资,配备齐软、硬件教学设施,使英语教学能更易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和成绩。

2.2.2 提高英语教师素质。

增加经费,充分支持鼓励英语教师进修、培训;创造机会,组织安排农村英语教师外出学习。只有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扭转农村英语教学落后低下的局面才有保障。

2.3 教师肩负责任,做扭转逆境的带头人。

作为一线教师,要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创新开动脑筋,创设英语教学环境氛围,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训练良好的学英语习惯和方法,彻底改变农村英语教学难教难学、城乡差距日益增大的状况。

2.3.1 创建和谐课堂。

处理好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和谐课堂气氛。只有老师成了学生的知心人,使学生感觉老师既了解他们,又处处关心热爱他们,他们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才能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应该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2.3.2 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

对农村学生来说最大的鼓励和鞭策莫过于相信学生,老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信任。搞好农村学生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当学生有了英语学习的自信,教师再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靠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斗志。只有前期的思想疏通工作到位后,教师才能再施以适当的教法开展高效英语教学。

2.3.3 教师要耐住性子,学会等待,在循序渐进中教英语。

对农村学生的英语教学,教师一定不能着急,学生少许的进步都是值得表扬的。在教学中不能将一个知识点一次全面的讲给学生,教师要分批次,一次一点的教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会接受不了。所以教师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认识的成熟,等待知识点的循序丰满,切记不能操之过急。

2.3.4 引发学生认知好奇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似乎与他们的已有经验相冲突的事实,在学生潜意识中明确探究话题的情况下,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反思等学习过程以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人教版Go for it Book II为例,笔者用多媒体展示未来机器的外形及功能的同时,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①What kind of jobs do we want robots to do? ②Which country has robots that can walk and dance?③Do all scientists agree about what robots will be able to do?④What kind of job can a snake robot do?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地发现、分析和解决每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What will robots do in the future?时,就会自觉地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分享与同学合作的愉快,从而产生对英语的兴趣。

2.3.5 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拓宽英语学习途径,加大英语信息的输入量。

新课程的英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有许多突破,强调多渠道学英语,特别强调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等。这些都很好的反映了学习英语的重点,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口语训练时间和材料。但是农村地区学生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却听不懂内容。为此,听力训练可配置一定的情景,并在教学中主要介绍文化背景,这样,在听时思想就不会转不过弯了。

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口语录音带和听力录音带,以教材为本,辅之以课外拓展和补充。坚持经常听、反复听,进而达到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的目的。学生接受系统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听力一样,说的能力同属于口语能力。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口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教学手段,口语训练又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对话、游戏及认真唱好英语歌曲。朗读、背诵也是农村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法宝,每学期要有计划的布置背诵的内容和朗读的材料,让学生在朗读背诵中感悟英语。

2.3.6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机械灌输和只讲大道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1)采用双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比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效应很大,充分使用英语来教学,创造一定的外语环境,对于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一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初一英语教学只要使用简单的英语,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训练,而且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易于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当然,比较复杂的句子和词汇,适当用母语点拨一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2)加强语感培养,让学生体会纯正英语的韵味。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与课本配套的录音、多媒体等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朗读示范,并让学生多听多看,通过声情并茂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充分感受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与节奏等,使学生在对话、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建立声音图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生成语感。在学生初学英语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音训练,为发展拼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课堂提问时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采取抢答、必答、求答等形式让学生发言,特别是给弱势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记者采访、导游介绍等课堂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看、写、读、听、背多管齐下和眼、手、口、舌、脑的综合运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机械操练中走出来,让他们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感受语感,把握语感。把握了语感,则学习的悟性就会高,由此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就会深刻些,进而能开发自己学习英语的潜能。

(3)实施班内教学分层管理。

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千差万别,课堂教学只能关注到中等学生,好学生上课吃不饱,差学生跟不上,所以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班内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分层教学是在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再将备、讲、批、辅、考各环目标分层落实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将一个班的学生化整为零,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4)强化英语的思维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尽早学会用英语质疑。初中阶段,教师先要规范语言,再一步一步地控制思维,训练用英语思维。如课堂用语Pardon?Excuse me,Can you spell the word? Is it your book? How are you? Which class are you in?等等,让他们尽快进入用英语思考的阶段。其次,教师要尽量不用母语授课,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直接训练。每天英语课前五分钟的Free talk,让学生迅速进入交际所需的语境中。如开展一日五分钟的Free talk,每周选一日为Emglish Day,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初期制订的学习目标大多数都能顺利实现,开始主动用英语写日记,记学习心得和体会。

2.3.7 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向他们传授学习方法。如教学生查词典;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复数以及三人称单数形式;使用图形帮学生理解时态等等。笔者从事多年中学英语教学,发现有些学生的英语学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老师对学生采取积极态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勇于提问,不怕在学习上犯错误,受挫折,具有强烈的交际动机,勇于做各种尝试,勇于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并在学习上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换角色,要从学习的控制者变成指导者,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慢慢地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觉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2.3.8 加强课外辅导,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农村学生光靠课堂学英语远远是不够的,因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对初中学生,他们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所以初中英语学习就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45分钟课堂为中心,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英语学习课内外一体化。向45分钟要质量是有限的,即使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也没有充裕的时间给予纠正。在课余,通过师生交谈、考试、测验及平时作业等途径,反馈教学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存在问题,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需要,补充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演短剧、师生自由会话,形成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丰富英语知识,加大语言输入量,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素质。

2.4 改革评价方式。

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和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英语学科来说,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总之,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只要认真分析总结各方面的原因,认真研究学校、教师、学生的现状,认真研究新课程,认真研究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这样,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o英语(新目标)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石峰,文海山.《新课标下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10.6.

上一篇:妈妈两极化,孩子擦擦擦 下一篇:开展有效实验教学 构建魅力化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