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发展路径

时间:2022-09-15 01:40:58

商贸流通业发展路径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与前景预测;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对策与保障措施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商贸流通业观念陈旧、缺乏影响广的自主品牌企业、市场机制不完善、收入增加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外向型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兵团商贸流通业还很薄弱,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念陈旧、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本文首先对兵团商贸流通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前景和重点,提出了一些相关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兵团;商贸流通;需求分析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被人们所认知。它不仅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一、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兵团国内贸易快速发展。2000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到“十五”末的2005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亿元,增长73%,年均增长11.5%。“十一五”的前3年,兵团国内贸易继续稳步增长。2006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38亿元,比2005年增长19.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7.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78.48亿元,比2005年增长2.5%。2007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6.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59.93亿元,增长21.5%。2008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88亿元,比2007年增长22.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17.02亿元,增长12.4%。

“十五”期间,兵团外贸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年均增长达到32.8%。2005年,兵团实现进出口总值31.05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3.5倍。“十一五”的前3年,兵团外贸保持了高增长势头。2006年,兵团实现进出口总额35.0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8%。2007年,兵团实现进出口总额55.6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2.1%,占自治区进出口总额的40.5%。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下半年开始,兵团进出口增势逐月回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8.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4%,占自治区进出口总额的39.7%,下降3.7个百分点。

二、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商贸流通业观念陈旧

当前,全国都在强调扩大内需以及经济转型,但是政府部门主要决策层和主流经济学界并没有认识到“流通革命”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此次经济危机最该引起人们反思的是长期轻视流通业(包括轻视对国外市场的流通渠道体系和具有自力的经销体系)导致的“产品销售危机”,最该重视的是流通业滞后导致的财富流失、流通秩序混乱(垄断导致财富分配不公)以及最终消费受阻等“流通问题”。然而,似乎政府出台的对策体系以及现行的主要决策最终还是回到了重视生产、重视投资的老路上。如果流通革命没有完成,建成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最终实现工业化都将是空话。

(二)缺乏影响广的自主品牌企业

“十五”期间,兵团实施品牌推广初见成效。推出了“新天”、“伊力”牌系列酒类制品,“天业”牌节水器材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兵团品牌。但是,计划经济的惯势和“官商”思想的影响,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农副产品贸易、民营经济、药品经营、盐业经营等分属于多个部门、多套班子、多套人马,各吹各号,各唱各调,部门利益至上,诸候割据称雄,批零分离,内外贸脱节,国内外市场分割等因素制约着兵团形成影响更广的品牌企业。

(三)市场机制不完善

由于兵团长期以来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导致兵团缺乏宏观功能强大、体系健全的市场网络,存在开放程度不够、市场信息不灵、流通不畅等问题。以农资批发为例,兵团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发,但由于配发环节繁琐,导致本该低成本的农资配发到职工时反而高出市场价格的现象。以石河子地区为例,统一采购的农资要经过师、团、连三级配发,繁琐的环节不仅导致效率低下,而且使得成本逐级提高,最终的价格居然比市场价格还要高出大约0.5元/公斤。此外,兵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信息、技术、咨询等所占比重较小。

三、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与前景预测

(一)收入增加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

从“十五”开始,兵团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速,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递减态势。2007年,兵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521元,比上年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6193元,增长2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7%。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6.94亿元,增长17.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72元,增长17.0%。可以预见,消费动力将对兵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城市化水平是发展商贸流通业的环境条件。以兵团4个城市为例,2007年,兵团4个城市——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和五家渠共完成生产总值138.5亿元,占兵团经济总量的31.4%;四市人口达到74.11万人,占兵团总人口的28.7%;四市人均生产总值18842元,比兵团平均水平高出1754元。其中,石河子市经济总量占到八师垦区的71.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政策因素逐渐弱化和消除,城市集聚效应的扩大,城镇人口进一步相对集中,从而将大大加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发挥着桥头堡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在中亚五国相继独立后的近10年来,经过经济转轨、复苏与发展,中亚五国的经济实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国新疆依托其地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中国与中亚五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使得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济贸易联系更加密切。新疆与中亚地区紧密的贸易关系为兵团商贸流通业拓展了新的空间。

(四)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以主城商圈带动商贸。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以兵团4个城市为中心,集现代商业、新型商贸和商务办公、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和区域性商务中心。二是以物流发展提升商贸。以“信息化”为基础,“集约化”、“标准化”为重点,建设配套完善、功能强大、服务一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园区,健全物流运输与信息系统平台,大力发展多种运输方式互补的联合运输形态和综合运输配送体系,建立优质、高效、周到、快捷、安全的现代流通产业。三是以市场发展推动商贸。围绕兵团4个城市和中心团场公路交通沿线,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和出口基地,进一步增强聚合幅射能力。四是以产业联动壮大商贸。加速与一、二产业的渗透、融合,促进生产、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条一体化,拓展流通产业发展空间,壮大流通规模,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四、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转变两个观念

一是转变“重农工、轻服务”的观念。兵团是靠农业发展起来的,兵团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是全国最高,但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根本原因是对服务业发展重视不够。要想改变兵团服务业滞后的现状,就必须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具体说来:一是从上到下转变观念,重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二是从上到下成立专门的服务业领导办公室,专门负责服务业发展;三要编制兵团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兵团有农业规划和工业规划,但是没有服务业发展规划,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服务业的重视不够。

二是转变“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对繁荣区域经济,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以商兴工,工商联动”,没有流通就无法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利润,第三产业就会失去支撑力。因此,要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就要切实加强领导。

(二)调整人员结构,引进和培育商贸人才

如前所述,兵团服务业人才匮乏,今后一段时间,要加快培养亟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办学等形式,加强对商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批既精通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抓住机遇,招聘引进一批年轻化人才,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使兵团的人员结构得到改变。

(三)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培育商业龙头企业

一方面,加快对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改制的步伐,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成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小流通企业,要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界限,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破产、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的经营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以现有流通骨干企业为重点,引导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市直商业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载体,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优化配置县区商业资源,使有限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以做大做强为目的,主动与国内大型商业企业嫁接,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尽快形成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集团。

(四)加强“三个结合”,促进产业相互带动

一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工业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工商联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实施本地化战略、走出去战略,共同组建分销网点或委托商业企业总经销,提高兵团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相结合。围绕兵团农产品出口,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组建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三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加大兵团旅游景点区的商业服务网点建设和扶持力度,完善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加大旅游产品和旅游食品的开发力度,达到商贸服务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洪颖.谈兵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及改革思路[J].新疆农垦经济,1996,(03):30-31.

[2]韩江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01):75-77.

[3]孙卫青.入世对兵团商业流通业的影响及对策[J].兵团党校学报,2004,(04):25-26.

[3]刘维新、胥静.2001年兵团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回顾与2002年展望[J].新疆农垦经济,2002,(02):38-40.

[4]葛坚松.美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江南论坛,2007,(03):37-38.

上一篇:科技园区技术现状策略研究 下一篇:职业体育价值链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