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与荆州婚俗文化的比较

时间:2022-09-15 12:46:51

新疆维吾尔族与荆州婚俗文化的比较

【摘 要】本文主要从新疆维吾尔族和荆州婚俗的文化背景、程序、特色等三个方面展开,比较两地婚俗的异同。通过比较探究,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以便增进民族感情。同时,使人民对两地婚俗文化有一个新鲜和细致的认识,让这两种婚俗文化更好的流传和传承。

【关键词】荆州;新疆维吾尔族;婚俗;民族文化;比较

0 前言

婚俗,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通过婚俗文化的研究,对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具有深远意义。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婚俗文化也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可以透过探究荆州与新疆维吾尔族婚俗文化差异来相互学习和借鉴,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达到相融相通和各民族的和谐共处。

1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婚俗礼仪

新疆维吾尔族婚俗的程序:择偶、提亲、定亲、商定彩礼、订婚仪式、尼卡仪式:南疆有些地区的“尼卡”是在婚礼的前一天举行,而北疆的有些地区则是在当天举行,仪式在女家举行,除了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新人的父母和亲属之外,一般不邀请其他的客人参加,所以这种场面不易亲见。“尼卡”带有宗教性质由阿訇主持,念诵《古兰经》,并问双方是否愿意结为终身伴侣,意为青年男女得到真神“”的祝福。另外,维吾尔族人把视为珍品的盐和生活中必备的馕作为“尼卡”的一项内容,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既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又喻意新人像盐和馕那样永不分离,白头到老。举行完尼卡仪式,接着是迎亲、拦驾、揭盖头仪式、揭盖头仪式是婚礼第二天男家举行,热瓦甫或收录机奏播出韵律动听的民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你的眉毛/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上的弯月亮/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上的弯月亮……男女青年们热闹的聚集在一起逗笑嬉戏,一位妙龄少女从人群中走上前来,以轻巧敏捷的动作,揭下新娘的盖头。而后新房内一片欢腾,宾客们在欢快的旋律下,翩翩起舞,以示祝贺。新人在宾客的簇拥下往往会热情奔放地跳起赛乃姆"双人舞,新房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喝彩欢呼,热闹非凡。婚礼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回门。新娘回门后,婚礼就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 荆州传统婚俗礼仪

荆州民间婚俗礼仪程序:择偶、请八字:八字合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旧俗,就是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以卜八字是否相配[1],所谓合婚,就是把男女双方八字配在一起,对双方八字之间的五行是否和谐,双方所行的大运、流年有无严重的不好和冲克等问题详加研究,由此推导出以后两人的婚姻生活吉凶,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防患不幸的婚姻于未燃之际,从而提高婚姻质量[2]。这虽带有迷信的说法,但也不乏科学的依据,但这种做法足以可见当地人对幸福婚姻的不懈追求及对婚姻的重视。请了八字接着就是提亲、过门(多指一对谈恋爱将要结婚的新人,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如果得到双方的家庭的认可,随后是订婚、下彩礼、定日子、哭嫁、接亲、拦车、陪十姊妹、陪十姊妹是说婚礼举行当天宴席上,新人夫妇的同辈未婚姊妹(表兄妹,堂兄弟)选十个坐一桌,陪新人喝酒表示手足之间的情深谊重,并祝福新人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吃完喝完新郎新娘就入洞房、然后亲人好友闹房、最后是回门:女子出嫁三日(日期各地不同,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后,首次回娘家探亲叫回门。与婿偕行者谓双回门。

3 两地婚俗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新疆维吾尔族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舞蹈文化艺术,人们都能歌善舞。他们把舞蹈文化艺术糅合到婚嫁风俗礼仪上,给传统的婚礼赋予了情趣和浪漫,使得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得以流传。荆州发扬了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讲究礼尚往来。

3.1 两地婚俗文化的共性

3.1.1 对媒人的重视

两地对于缔结婚姻传达的传统伦理思想是具有共性的,两地自古以来在婚娶中,都坚持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视媒人和聘礼的作用。自周代始,缔结婚姻通过媒人逐渐成为一种风俗,至唐代,“媒妁之言”则写入法律《唐律・户婚》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媒妁男女婚姻才是合法的,才被认可,才不至于违背伦理道德。这足以说明媒人在婚姻嫁娶中的地位。

而结婚要请媒人的婚姻习俗沿袭至今,荆州和新疆维吾尔族的婚俗中,媒人的地位依然不可或缺,无论是择偶、提亲还是彩礼,媒人都始终如一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1.2 对婚姻的重视

千百年来,中国人执守着传统价值观和朴实的道德观,不厌其烦地继承着婚俗程序的繁杂,婚礼仪式讲究礼节、情调、个性、排场、浪漫、喜庆,把婚礼举办成人生中最热烈、最盛大的庆典。婚礼仪式讲究礼节、情调、个性、排场、浪漫、喜庆,哭嫁:娘家对女儿的牵念,女儿对娘家的恋恋不舍。拦车马:簇拥着新娘新郎坐上披红扎彩的迎亲车离家而去,沿途乡亲可以拦住迎亲队伍,迎亲队伍要送礼物或红包给拦路者,场面甚是热闹。回门:出嫁女儿不忘父母恩德,回家探望父母双亲等,均体现了两地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两地婚俗某些程序具有共性:繁杂的程序代表了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对儿女的诚挚祝福,以及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2 两地婚俗文化的差异

3.2.1 两地婚俗文化的背景的差异

荆州有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有影响深远的三国文化,还有以荆州三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和以张居正为首的名人文化。在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的滋养下,荆州婚俗沿袭了古代盛行的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传承了远久和淳朴的民俗文化。荆州传统的婚俗文化保留的较为完整,对于通婚范围没有限定,历来提倡婚姻自由。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变中,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成为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受伊斯兰教思想文化影响,维吾尔族无论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意识还是伦理道德准则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是思想、观念、意识和伦理道德准则。在婚姻习俗上,维吾尔族也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维吾尔族通婚范围一般只限于本民族内部,很少和其他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

3.2.2 两地婚礼聘礼的差异

聘礼:订婚时,男家给女家的定礼。伊斯兰教法概念,亦称聘仪。阿拉伯语“麦亥尔”的意译。即新郎按婚前的约定赠予新娘的礼品,聘礼作为传递情意的媒介的作用都是一致的。如《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首诗里的“彤管”就是聘礼。当然这种作为婚姻聘礼的礼品的种类、数量、贵重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地位都有所区别。而新疆维吾尔族和荆州的婚俗中,彩礼虽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差别。

新疆维吾尔族的婚俗中,商定彩礼是一个重要环节。维吾尔族对男女初婚的彩礼(主要有三项:专为女方买的衣服、鞋帽、头巾、首饰等物品;专为女方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亲属送的礼物,主要以衣料为主;婚宴上所需食物,包括肉、油、馕或面粉、大米、胡萝、盐、糖果及柴或煤等。)颇为讲究。通常女方将彩礼的数目列出一个清单交给男方然后由双方代表进行磋商,协商一般在女方家进行。 另外,在订亲的仪式上,男方要在客人面前宣布给女方家的彩礼清单。宣布清单的人是专门聘请的,他举起彩礼以说唱的形式,向众人介绍每件彩礼的产地、质量、性能、规格等。一般地说,介绍彩礼的人,口才比较好,他可以把一般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既得女方家人欢心,又让男方家人满意。毕竟彩礼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姑娘的身价和男方家的诚意。

荆州婚俗礼既是夫家的脸面也是娘家的脸面,足见彩礼的分量。原来流行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后来又讲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三个六(六千六百六十元钱),现在流行一卡一房。在媒人把双方商量要购买的东西,折合成为人民币,由婆家直接把钱打在银行卡上,再交给小俩口处置。这样爽快方便,新人既可以自由灵活的采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又可以作为以后发展事业的启动资金。

3.2.3 两地婚礼程序的差异

(1)新疆维吾尔族婚礼

为了增添婚礼的喜庆氛围,维吾尔族还进行的“婚礼麦西来甫”歌舞娱乐活动。富裕人家还会邀请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跳起诙谐、欢快的“那孜儿空姆”舞助兴。欢快的鼓点,喜庆的唢呐,新疆维吾尔族婚礼热闹隆重。维吾尔族婚庆使用的餐厅一般都很宽敞,四周是包厢和散台,中间是舞池。婚宴开始后,在琴声歌声中,众宾客齐声赞道“美满婚姻,地久天长”。然后宾客们轻盈举步,巧转腰肢,欢歌曼舞,舞毕即入席就餐。

按照习俗,新娘到婆家时,婆家的大门前要点燃一堆驱魔除邪的神火,由一位客人钳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新娘也绕火堆走一圈才能登堂入室,进入新房。有的男家从门前到新房的通道上,用毛毡,地毯铺地,新娘一下车就踏在地毯上,由男方邻里四个壮汉抬入新房,表达对亲娘的特别尊重和热烈欢迎。

(2)荆州婚礼

婚宴上端菜的小媳妇们,会发红蛋(水煮带壳染上食用红色素的熟鸡蛋)作为喜庆礼品给宾客,以示同喜。其实,红蛋也是向亲朋要红包的食品,红蛋用碗装好,等到宾客拿完蛋就须在空碗里放上礼钱,多少不计较的,旨在礼数。

另外,宴席上菜过三道,厨师就会让端菜的人端出一盘菜上插有红花的菜来。按风俗,插花是厨师向主客们讨要红包利市的一种方式。宾客们面子上总会象征性往空盘子里放些。类似这样的小礼节也是一种地方习惯,只为嬉闹着好玩博得大家开心一笑,无伤大雅。

晚宴后,新娘会端上一杯红糖茶水敬给婆婆,正式改口叫妈妈。婆婆幸福地眉失眼笑连声应和着,同时手忙脚乱地拿出一早准备好的大红包递给新媳妇。娇羞的新媳妇还会假装推让再三,以示体恤婆婆的艰难。新娘拗不过婆婆只得羞答答地收下这份浓情厚谊的人生大礼包。

综述:荆州和新疆维吾尔族的婚俗文化都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透过比较找出共性和个性,透过共性使两种不同的文化相融相通,达到各民族的和谐共处,透过差异来相互学习和借鉴, 引起社会关注婚俗文化,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婚俗文化,以便于人们对两地的婚俗文化有一个新鲜和细致的认识,让这两种婚俗文化更好的流传和传承。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在这种意义下,探究新疆维吾尔族婚俗文化与荆州婚俗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婚姻,重视婚俗文化。关注婚姻,婚姻和谐,家庭美满,人们睦邻友好更加有利于社会和平安定,有利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婚俗文化,婚俗文化作为一种风俗礼仪,是一个民族思想、宗教、文化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社会风尚习俗和传统婚姻习惯,对揭示婚俗文化中蕴含的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对良好社会风俗的形成和现代社会和谐发展,都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2]刘达临,等.中国婚姻家庭变迁[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93,50.

上一篇:关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探索 下一篇:谈新时期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