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标准乱象期待规范

时间:2022-09-14 10:31:01

中国乐器标准乱象期待规范

“现行的标准有许多滞后的地方,许多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按照这样的标准造出的乐器肯定难以满足目前市场的要求。”中国乐器协会琴行分会会长黄茂强说:“标准的问题越来越重要,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标准滞后

影响乐器行业发展

黄茂强同时也是一家琴行的经营者,在日常的销售过程中,他能够体会到乐器行业标准的缺失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在销售中直接面对消费者,前几年经常由于钢琴标准的问题而感到困扰。现行标准中,钢琴击弦机的振奏次数,呢毡的质量标准达不到专业使用者的要求,购买者转向外国琴。此外由于在钢琴标准中缺少有关环保标准,一些消费者经常由于清除不了钢琴内部的异味而提出换琴,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有3至5架。”

黄茂强所提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在许多乐器上都会出现,但是相比于中国民族乐器,西洋乐器要规矩得多。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担任组长的《中国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库》课题目前正在进行当中,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还有许多。“我们首先要把一些名词和称谓标准化,最起码要有一个名和实的统一。比如二胡,一定要有两根弦,三根弦的肯定不叫二胡。”尽管说得有些夸张,但是从韩宝强的话语中还是能够感受到中国民族乐器标准混乱的严重性。“当前民族乐器各行其事,相对于西洋乐器来说,中国民族乐器严重缺乏标准。国内的各个乐团用的乐器都不统一,许多作曲家给这个团写的作品到了另外一个团效果截然不同,更不用说到国外去演奏了。这不但影响了民族乐队音响质量的稳定性,而且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民族音乐的传播。”

目前韩宝强领导的小组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标准的制定工作。众所周知,中国的民族乐器以个性见长,如果都有了统一标准势必会影响其个性魅力的发挥。对此韩宝强解释说;“标准的制定不是为了把民族乐器扼杀在标准中,而是在保持其个性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起码的标准。”

乐器标准规范

任重道远

相比民族乐器,标准相对统一的西洋乐器所面临的局面要简单一些。如何依据行业发展状况制定和清理标准,是当前西洋乐器所面临的首要任务。4月13日至15日,全国乐器标准化委员会在福州召开,这次会议的内容就包括8项乐器行业标准进行复审。本次会议还增补了13位新委员,而其中就有好几位琴行老板。来自市场一线的反馈,成为标准委员会制定标准的重要依据。

对此,全国乐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王根田介绍说,乐器行业标准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毕竟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行业标准的制定水平将直接决定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如王根田所言,中国乐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正是得益于标准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乐器进入到中国,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者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合作,让中国企业了解了国外先进产品的技术标准,掌握了他们先进的技术。

据王根田介绍,一年半来,乐器标准委员会完成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乐器标准项目共22项,如《电鸣乐器放音设备音乐标准的制订》、《电鸣乐器均衡类音类装置通用技术条件》、《钢琴弦轴板》、《钢琴用毡》国家标准都已制定完成。为了完成好这些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乐器标委会分别组织共17家乐器企业的有关人员,先后召开5次工作会议。

除了制定新的标准,对以前的乐器领域标准的清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王根田介绍说,标委会针对2004年以前制定的标准进行了清理,共有48项标准需要进行清理,复审共计完成了40项,如果完成这次会议上复审的8项行标,就能初步完成全部48项标准复审工作。

“乐器行业标准制定任重道远,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国家和企业的支持。”在谈到乐器行业标准制定的下一步工作时王根田强调,“目前国家对于行业标准越来越重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几次发文,强调标准制定的重要性,这对于整个行业是有好处的。这根标杆将直接关系到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标准的制定,都不可能是永久的。我们的标准制定者,应根据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不断地丰富内容修改不足。促进行业发展离不开标准,由“发展中”向“发达”的过渡更加不能没有标准。

中国提琴制作比赛第一名奖金20万

5月5日至17日,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将在北京举行。这次举办的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不仅在我国是第一次,在亚洲也还是首次。从4月14日赛事组委会举行的会获悉,本次比赛获得第一名乐器的奖金分别为小提琴12万元,中提琴14万元,大提琴20万元。获金奖的乐器将由比赛委员会永久保存。

本次赛事由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截至3月31日,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4名选手报名,将有280件乐器参赛。据比赛评委会主席郑荃介绍,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评选阶段。5月5日至9日举行国际提琴制作论坛,选手交完乐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还安排了7场不同内容的大师讲座。5月8日的决赛将对公众开放,5月9日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颁奖音乐会,届时将用获得比赛前三名的乐器演奏,由吕思清等3位评委担任独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伴奏,谭利华指挥。

第二阶段为展览过程,5月10至17日将在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展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参赛作品展”,展览的内容除参赛作品外,还将展出中国提琴制作家在历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作品及世界顶级名琴。展览场地还将进行试奏及提琴制作现场表演,还有评委和参赛选手的现场交流。

郑荃介绍说,比赛的10位评委分成制作家组和演奏家组,每组各5人。制作家评委组按照国际惯例,只聘请了一位主办国评委朱明江,另外4位评委分别从意、法、德、美聘请,其中意大利和德国的评委都是两国元老级的人物,法国和美国的评委也是多次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多次担任各国举办的提琴制作比赛评委,都是享誉世界的提琴制作大师。5位音乐家评委中有3位中国小提琴家盛中国、吕思清、林昭阳,中提琴评委由美国中提琴独奏家Roger Chase担任,大提琴评委由澳大利亚大提琴家Markus Stocker担任。

世界上许多提琴制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美国等都有国家级的定期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为提高提琴制作的艺术水平,促进这些国家的提琴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J010

上一篇:投机让3D陷入困境 下一篇:新作绽放第三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