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时间:2022-09-14 09:24:29

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有效教学”“有效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热门词汇。如何在当前这种新课改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一项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编写教学导案――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前提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平时的生物教学前,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在个性、特长、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多层次、分目标的进行教学预导案的设计。例:一位老师教学《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一课前,为学生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1)藻类植物探究:①列出你所知道的藻类植物?②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主要特征是什么?(2)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探究:列出常见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猜测它们的生活环境。(3)你在预习中有哪些困惑和发现?此类方案的设计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给了学生一片自由探究的空间。学生可以依据文本去探究,也可跳出文本来发挥。长此以往,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再如,教学《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一课前,应明确具体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准备:(1)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实物苹果;(2)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3)利用多媒体课件,人、植物或者动物性状和相对性状对比图片以及多幅亲子间照片,精心设计出教学过程、课堂总结、课堂反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

二、营造民主氛围――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热爱学生,要像父母亲一样关爱的学生的成长。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在学生中人为划分等级,以此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感和压抑感。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心,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的不同表现,当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回答的时候,要培养其质疑品质,尽量指导学生自主设置学习中的生物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者是教师进行解答。同时,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者应想尽办法给予鼓励和表扬,充分肯定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以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问题。

三、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关键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初中生物教材在具体内容方面有较多单纯性理论知识,加之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往往会对生物理论学习产生深奥与枯燥的感觉,部分学生因此还会丧失学习信心以及兴趣。例: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教者从生活角度提出问题,用动漫手段创设直观情境,通过层层推进激发学习兴趣,逐渐揭开科学之谜。(1)提问导入:你们知道什么叫光合作用吗?你能举出我们身边的事例作说明吗?(2)播放动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问:①此类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的?②这些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什么物质?(3)设想情景:如果没有光合作用,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4)实验探究:在一天的早、中、晚,分别从一种植物上取下三片相似的叶子,先用酒精脱色,再用碘染色。仔细观察其中的变化。

2.引导观察实验。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践表明,学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关系着学生能否透过实验的现象,抓住物质变化的本质。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教学片断如下:(1)出示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样本,要求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探究单细胞的特点;(2)积极观察思考:①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滴加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②观察临时装片时,如何区分细胞和气泡?③用凉开水漱净口的目的是什么?

四、注重练习反思――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保证

1.强化练习巩固。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检验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强生物教学的测试练习。练习的题型多样,形式多种。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等;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实践活动。练习的时间可以为课前、课中,也可以为课堂结束的时候。需要指出的是练习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梯度以及差异,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其能够灵活使用。例:教学《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一课,为了检查教学效果需要设计练习进行教学反馈:(一)选择题。1.性状是指( )。A.生物的形状;B.生物体的性别;C.生物体的形态、生理特征;D.生物体的大小。2.“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可以用遗传学上的来解释。A.变异现象;B.遗传现象;C.生殖现象;D.生长现象。(二)列举题。1.豌豆的白花――豌豆的紫花;2.人的黄皮肤――( );3.玉米的高――( )。

2.及时反思。所谓反思就是写本课教后小结,即就一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置、方法运用和即兴调控等方面记下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或理性思考。

当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及时不断地反思。如,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又如何发展?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践表明,通过课堂教学自我反思,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1例老年起搏器囊袋溃破、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 下一篇: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