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贴标签”现象的解决方案

时间:2022-09-14 08:47:45

记叙文“贴标签”现象的解决方案

许多同学在作文应试的时候,经常会精心打造好一个“万能故事”。到了考场上,根据不同的作文题,在故事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添上几句扣题的话,自以为这样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所向披靡,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如果添上的这几句话与故事内容并没有密切的联系,就好像在白开水的瓶子上贴上了“茅台”“五粮液”的标签,完全是自欺欺人,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不切题意的厄运。

比如,有位同学准备了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内容是有关一位母亲如何用一颗理解的心安抚儿子的青春叛逆。可是考试的时候却偏偏遇上了一个“门”的作文题,这位同学抓耳挠腮一番之后,决定把所有的故事都安排在门口发生,让母亲敞着门等我回家,在门口和我沟通,我也在门口和母亲达成谅解。结尾的时候这位同学还灵机一动,添上了一句“门见证了母亲对我所有的爱”。

这样的作文就是典型的“贴标签”作文,因为母亲为我解决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故事与“门”的功能、特点、结构并没有必要的联系,所谓“门见证了母亲对我所有的爱”完全是强加上去的关系。根据这位同学的逻辑,我们完全可以说“墙见证了母爱”,“椅子见证了母爱”……所以在评分的时候,这样的作文只能被视为“不切题”,最多是“基本切题”,只能在三类文标准以下评分。

想要解决好记叙文的“贴标签”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所写故事与题目之间必须有着内在的联系。如上述“门”的作文题,不管是实写还是虚写“门”,都要把门的结构、功能作为构思的出发点,让自己的故事与“门”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可以把上文有关“母爱”的故事作以下修改:母亲理解我青春期的烦躁,为了让我少受干扰,就给家里的门轴、门锁都注了油,还改掉了平时行动风风火火的习惯,关门的时候轻手轻脚、小心翼翼。这样写的话,“门”在整个故事中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尾就可以说“一扇普通的门,却承载了母亲无尽的爱”了。

上述文章中的“门”是实写,即使是虚写,也要从“门”的功能、结构特点出发。比如门有隔离的功能,我们就可以由此构思出关于“隔阂”“拒绝”“独立”的故事;门可以打开,具有沟通的功能,我们就可以由此构思出关于“交流”、“合作”、“开放”、“坦诚”的故事。

从门的结构出发,门上的窗口可以象征喜欢安静又不能拒绝热闹的生活态度,门锁可以象征对人的戒备之心,门槛可以比作是做人的标准等等。

二、锤炼好开头和结尾。开头部分,我们必须明确地揭示出自己的故事与标题之间的关系,让阅卷老师清楚地知晓你的立意。还是以“门”的题目为例,有位同学认识到不同的门后面有不同的世界,推开了不同的门也就意味着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所以他就写了文理分科时自己如何做出选择的故事。

他的开头是这样的:“人生就像一个迷宫,到处都是虚掩着的门,而每扇门后面都有一条未知的道路。关键时刻,如果我们推错了门,走错了路,就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无法弥补的缺憾。”这段话点明了“门”与“选择”之间的关系,为下文叙述故事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阅卷老师的阅读指明了方向。

结尾处他这样写道:“我庆幸自己推开了文科这扇门,它让我领略到了政治的辩证之美,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之美。我知道我的人生路上还会有许多扇门,我确信自己还能做出最恰当的选择。”这个结尾既呼应了开头,又把“门”与“选择”的关系再次予以强调,重申了主旨。

三、选择细节突出故事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有一位同学以“门内门外”为构思的突破点,写一位独居的老人被子女遗弃后住在一间老房子里的生活情景,“门内”是老人的惨淡和凄凉,“门外”是老人子女的恣肆和张扬。两相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感叹。应该说,这样的构思还是比较有新意的。难得的是,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细节描写,把“门”融入到了整个故事中。

比如在写老人外貌的时候,作者写道:“老人脸上的皱纹如道道沟壑,不知掩藏着多少悲伤。正如身后那扇斑驳的木门,无数的裂缝里不知道掩埋了多少时光。”“老人的牙齿掉了好几颗,就像那扇门板脱落的木门,已经挡不住风雨的侵袭了。”写自己心情的时候,作者写道:“门缝里钻进来一缕缕阴冷的风,一直吹到我心里,让我感到彻骨的冰凉。”

这样的细节描写既能够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还能够起到点题的作用,使故事与题目更加贴切地吻合起来。

立意训练

三只小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三只小鸟,它们一起出生,又一起从巢里飞出去,一起寻找成家立业的地方。它们很快便飞到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哎呀,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那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地向我仰望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另两只小鸟失望地摇了摇头说:“好吧,你既然满足,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想再到高处看看。”这两只小鸟飞呀飞,终到了五彩斑斓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不起了吗?”另一只很难过地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说完,它振翅翱翔,向着九霄,向着太阳,执著地飞去。最后,落在树上的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麻雀、大雁和雄鹰,它们的命运为什么不同呢?是因为它们对自我的要求不同。麻雀满足于树梢,所以它的世界只有几丈之高;大雁满足于云层,所以永远飞不出层层云雾的缠绕;雄鹰则不懈追求、’力求最高,所以它的世界阔及宇宙。

三只小鸟不同的生命追求,恰与现实生活中的三种人状况相似:第一种人如同麻雀,与他人起点相同,却飞得最低。这是因为,他们一味满足于“差不多就行了”,做事不到位,处处找借口,拖延、倦怠、失责已成为他们的习惯。第二种人好似大雁,对麻雀的“树梢高度”充满不屑和惋惜,所以他们选择了继续高飞,但也仅仅止于表面上斑斓无比的云层。这些人虽然做事勤恳,能够尽量将任务完成,但容易满足于现状而失去进取心,最后也只能沦为平庸的人。第三种人犹如雄鹰,志向高远,其目标是无止境的高度。他们精益求精,让自己无可替代;他们做事高效,忙会忙到点子上;他们精于思考,带着思考来工作;他们目标高远,凡事追求最好。

本题参考立意:后天的努力和追求是成功的关键。

(唐惠忠)

上一篇:“须三多”与“五读”俱全 下一篇:Our Eating Habits Are Causing a Global C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