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致命”失误及对策

时间:2022-10-28 06:17:36

例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致命”失误及对策

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先”,面对新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等缺陷。更可惜的是,一些考生的作文结构很严谨、内容很丰富、语言很优美,如果抛开材料的限制绝对是上乘之作,但因为立意失误而只能判为三类文或四类文,甚为可惜。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笔者结合近几年高三教学及高考阅卷情况,将考生审题立意的“致命”失误总结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

【失误一】通篇不引述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所提观点不知从何而来。

材料作文较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较大,不直接告诉考生“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那就是引发考生写作缘由的只能是所给的材料。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做“缘事而发”,考生提观点时必须引述材料。引述材料的优点就是告诉阅卷老师立意点是从材料的哪个角度切入的,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几十万考生,面对同一个材料,考生所提的观点也许是阅卷老师所想不到的创新观点,但如果因为没有引述、分析材料,进而没有明确地告诉阅卷老师切入点而被判为偏题或跑题,岂不冤哉!

对策:开篇用简洁的语言引述材料并做相应的分析,告诉阅卷老师所提观点的切入点。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修船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船主着想,顺手把漏洞补好。结果避免了一场海难,挽救了别人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了船主的酬谢。漆工诚心诚意去补漏,并没有想要什么回报,却遇到懂得感恩的船主,得到了巨额赠金,留下了一段“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真心感恩”的佳话。

2012全国新课标卷优秀作文《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赏析】开篇考生信手拈来引用一句俗语,开门见山,直奔中心,接着引述材料分析提此观点的缘由。此开篇既引述、分析了材料,又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明明白白地告诉了阅卷老师此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在第一时间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失误二】不明材料感情倾向,褒贬不分。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狼和羊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使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狗,而狼则拿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狗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狗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对策:抓住细节。寻找表达材料感情倾向的关键词。

此类具有感情倾向的材料作文,材料中一定会有一些关键词表明其感情倾向,是贬或是褒。因此考生必须紧盯着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理解其感彩,在其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行文立意,这才是材料的最佳立意,切莫忽视这些细节而与材料的本意南辕北辙。

【失误三】偷换观点句中的关键词,以致“剑走偏锋”。

如: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冰川。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仍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叹息说。

注意: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是带有观点句的材料作文,考生可用抓观点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来审题立意。从阅卷现场来看,考生都能够抓住“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这个观点句,但在立意的时候有近四成的考生所提的观点是“人生应有方向方可成功”,这个观点是典型的偏题。因为在这个观点句中,关键词是“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并不代表没有方向,只不过是方向错了而已,所以本题的立意点不是在探讨“有无方向”的问题,而是在探讨方向的“正确”与“错误”对人生的影响。故而“人生应有方向方可成功”的观点只能判为四类文即偏题作文。

对策:抓住观点句,扣准关键词。一字不改。

此类材料作文一般都有观点句,观点句要么在材料中,要么在材料后的提示语中。总之,无论观点句在什么地方,考生一定要找出观点句,进而缩小范围提炼关键词,然后扣准关键词立意。因为材料已具有明显的立意点,考生只需顺着材料的观点去立意即可,切莫抛开观点句而随意发挥,更不能将材料中的关键词随意更换。所以考生只需把观点句当做观点,用关键词反复扣题即可避免偏题。

【失误四】只顾只言片语,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

如: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老鹰冲向蓝天。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解题】就上述材料而言,需要注意材料中的“深山”、“寂寞”、“翱翔”、“不改初衷”、“拼命生长”、“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亲吻”、“梦想”、“幸福”等词语或句子,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意最终的结果――不起眼的无人知晓的平凡石头,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高高翱翔的愿望。据此,考生可立意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幸福的获得需要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础”等。此外,还可以从“同类嘲笑”的角度立意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等。

但从阅卷现场来看,有些考生却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抓住只言片语就草草立意。比如,有些考生抓住“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这句话便提出了“成功需要沟通”的观点;有些考生抓住“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冲向蓝天”这句话便提出“要善于借助他人”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都是严重的偏题。

又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所给材料是一幅漫画,部分考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漫画上的文字“出事了”的寓意,仅仅抓住漫画中的“西瓜皮”去立意,谈乱扔垃圾的危害、至于谈环保等话题更是离题甚远。

对策:注重材料的整体寓意。提炼中心。

一般说来,此类材料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大多比较简单,内容比较集中,材料的主旨常常通过主要(中心)人物体现出来。审题时,考生应从材料整体出发,认真领会情节主体,从主要人物的“言行思”人手,学会从主要人物的结果去追究造成结果的原因,学会思考材料的启示,进而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并据之立意。如果考生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肢解割裂,依据只言片语立意,就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式思维错误,这样的立意只能导致偏题甚至是跑题。

【失误五】用一个幼稚的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寓意。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洞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解题】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跌入山涧摔死,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但行文时有些考生却根据“兔子”的故事展开联想,用整篇文章阐述兔子怎样飞跃山涧,成功后又是怎样得意忘形,还有些考生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一个“羽毛靠风飞上天”的故事。这样的立意虽说不偏题,但显得太肤浅,这是典型的扩展材料型作文,因此只能判为四类文。

对策:提出观点。联系现实,向外拓展。

此类作文一般是寓意型材料,考生写作时首先要引述材料,缘事而发(少量引用,但不要照抄),然后再分析材料,提出观点。在行文时一定不要就事论事,要做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进而写出材料寓意的现实意义。选材时,考生所选的材料一定要和原材料“意合”,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偏题或幼稚化立意。

总之,尽管材料作文的立意要求是角度自选,但我们绝对不能脱离材料任意发挥,所以笔者认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戴着镣铐跳舞”,何谓“镣铐”,“镣铐”即“材料”也。因此,当考生想展示那舒展自划的“舞姿”时,切不可忘了自己身上还戴着“镣铐”。

上一篇:There Comes Zhen Huan 下一篇:“须三多”与“五读”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