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时间:2022-09-14 08:39:30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摘 要:食品安全经常在各种新闻媒体中听到,在近期发生的植物奶油事件中,我们开始对食品安全有所思考。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食品安全的定义,接着简要说明我国市场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最后通过研究西方国家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从而思考出如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频发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 频发 原因 措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近年来,屡屡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总让人忧心忡忡,如果食品都不能让公众放心,那还有什么可以代替食品来让人们赖以生存呢?种种的担忧,让人们对现今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思考,到底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源自何处?频发的原因到底归结于什么?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

那么,何谓食品安全呢?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文件,曾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义词,下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也有学者把食品安全归纳为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 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健康的隐患。

二、植物奶油事件背景

植物奶油,又称氢化油、植物黄油或植脂末,由于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被指“堪比杀虫剂”,从而被专家列入人类食物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2005~2009年卫生部对中国食品市场167种产品调查发现,我国87%的食品含有氢化油;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等小吃也含有;约90%的冰淇淋、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均检出含有氢化油,其导致的后果是: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9.7%;我国有体重超重者2亿、肥胖者8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万。这一数据看得人们有了恐慌感,植物奶油的危害是如此之大,很多国家早前就禁止使用植物奶油,可中国这个以人为本的国家却仍在大量使用,严重伤害了公民的健康,扰乱了社会秩序。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一)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

温总理在金融危机时曾说过:“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在当今社会,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最应当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企业如果只考虑自身利益至他人而不顾,把挣钱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这是可怕的,没有道义的。社会责任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对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在消费者心中需要占足够多的分量才能让企业长久发展.

2 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只有在真正拿到货并食用之时,才稍微放下一点心,没人知道后面还会因为吃了这个食物而发生何事,很多时候我们买物品也正如此,很多时候,消费者都是选择有品牌的食品,因为这能让消费者安心,觉得这是个有保障的物品,但是往往在得到众多信任后,品牌商品便开始了掉以轻心,觉得只要是不会让消费者倒下的食品就都能吃。

3 从政府的角度分析,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漏洞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执法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许就只有“食品安全法”,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之时,总会发现有很多权利没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还不知道应该找何部门进行投诉,这就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过于笼统,法律与法律间协调不好.

2.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强

一般来说,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三种模式:多部门分工监管、单部门主导监管和专设部门独立监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是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确立了多部门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就是从田间道餐桌,由农业部、质检总局到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的监管。但是,这仍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四、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措施

1、食品企业的自我监督尤为重要

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源于食品企业的诚信,他们想着自己的利益,视顾客的健康于不顾,使用一些在受污染地区生长的原材料,或是大量超标、国家禁用的配料,使得食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食品企业加强自我监督,优选料,常自查,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标准为目标,守法遵章为准则,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在企业严格自我监督的同时,加强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以此保证食品市场的安全有序。

2、健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

政府是市场中的责任人,直接对企业进行监管,2009年,国家制定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指出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企业加强自律,并要求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建立企业信用可评价机制,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政府对其指导、管理的指标体系之中,加强对食品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以此保持食品市场的安全,对百姓们负责。

3、建立完善的食品产业链

我们应该知道,在2004年国家已经明确将食品安全监管分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四个环节,按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理顺了实盘全监管职能,但成效并不明显。那么,想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控制整条食品产业链.

4、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增加执法公正性

前边已经提到政府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我国现在是多部门监管的模式,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且各部门总会有重叠的地方,会出现推脱责任的情况。《食品安全法》规定由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其来接收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将各环节分发给各部门负责检查和监督,大家相互协作,积极应对,一一制定及完善相应的规章条例法案及评估机制,规范各部门责任范围,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协调执法.

5、监管部门应填充专业素质人员

监管部门大多数是年老的工作人员,陈旧的思想和专业内容已不能跟上如今问题得解决,填充大量专业素质人员是非常必要的,他们拥有较高学历,有钻研精神,能将学到的先进知识运用到适当场合,能够使相关部门及时更新卫生标准限量指标,这也是保障民众的食品安全急于解决的任务。

6、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

政府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因为食品安全信息不能单纯地靠市场自发调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还使消费者及时了解食品安全信息,防止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主动收集、整理、传递信息,确保各部门间评估、决策及事故处理等方面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新京报.2010,卫生部正评估植物奶油风险 被指“堪比杀虫剂”[EB/OL]. news.省略/20101110/n277497592.shtml

2、包昌红.刍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11)

3、王晓丽,李磊.基于食品安全视角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浅析[J].价值工程,2009(11)

作者简介:李琪,女,(1984-),汉族,桂林柳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政行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招生就业处,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

上一篇:景观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应用探析 下一篇:试论后危机时期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策略